试论小学思想品德课的教学方法

时间:2022-10-16 08:15:01

试论小学思想品德课的教学方法

小学思想品德教学意在对小学生的思想进行道德性的培养和升华,能够为学生形成良好的文明行为和高尚的道德思想奠定基础,是实施小学德育教学的主要途径之一。可是,由于思想品德教材中传授的知识内容大都是理论性的,对于小学生来说,每一堂思想品德课都要面临理论性较强的知识,他们会感到既枯燥又乏味。为了让学生能更好地参与到思想品德教学中,给学生营造一个有趣愉悦的学习环境,施教者就需要有更高的传授经验,拥有更好的教学方式。

众所周知,优秀适宜的教学方式能够帮助学生开拓更加广泛的途径,使学生对思想品德的认识更加深入和全面。在小学思想品德教学的过程中,我们教师面对的是一群思想十分单纯和幼稚的小学生,在一定程度上讲,我们要让他们理解和懂得深层次的思想教育含义是有一定难度的,但是这也正是考验我们教师的地方。要想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教师需要应用各种教学手段,结合自己广博的知识创新出更适宜的教学模式,帮助和促进学生来理解和学习深层次的思想道德知识。那么在实际教学中,我们应该如何做才能够更加有效地突破这个难点呢?笔者就自己在实施思想品德教学过程中采用的教学方法谈谈自己的一些体会。

一、挖掘教材,充分利用教材,帮助学生叩开生活之门

教材是教师教学的依据,是教师设计和实施教学环节的思想指导。小学中运用的思想品德教材是《品德与社会》,这本教材十分贴近学生实际生活,为此教师在进行课堂教学的过程中一定要使用好这本教材,再进一步地分析和挖掘出教材中包含的更具有意义的教学内容,帮助学生顺利、轻松地推开思想品德这扇大门,走进将要传授给他们的知识,促进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知识,也使知识走进学生的生活,为学生在生活中的言行指出一条正确高尚的道路。

例如,在讲述以《我们的校园》为主题的活动内容时,教材中运用了大部分的版面来呈现了一组校园的生活场景。在这个场景中体现了校园应该具有的场所和设施,如教师的办公室、学生的教室、校园的厕所、查阅资料的图书馆等等。当学生欣喜地观看这些内容的时候,教师便自然而然地引导学生去寻找自己校园这些地方的位置。当学生顺利地找到一个地方时,教师要鼓励性地奖励学生一朵小红花,让学生有足够的动力,再接再厉继续熟悉和掌握校园中的布局。显而见之,教材通过这幅图片直接传递给学生信息,让学生通过对比来寻找自己校园中的位置所在,进一步熟悉校园,这无非是引导刚刚入学的小学生能够很快地熟悉学校的环境,掌握学校中比较重要的建筑所在地。在实际的思想品德教学中,大部分教师也都是这样进行的。当小学生很快找到校园里的位置时,我们的教学是否也就圆满地结束了呢?这是很多教师都没有深入思考和研究的问题。

答案肯定是否定的。教学到现在为止,我们只是帮助学生迈进了学习的大门,里面的知识学生还没有来得及欣赏和学习,如果这时候就戛然而止的话,学生便只会停留在思想品德教育的表象之中,没能够受到更加深层次的思想熏陶和影响。因此,我们教师接下来的任务就是带领学生走近这扇大门去欣赏里面的“风景”,这才是在思想品德教学课堂中使用好教材的重要环节。教师能够做到这一点,也就说明教师充分分析和掌握了教材的精髓,把握住了教材设计的深层含义,也会发现这样的教学才能够真正地体现《品德与社会》的学习价值。

二、注意教学中的细节内容,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

思想品德教学是在一定生活经验的基础上进行的,课堂教学当然就离不开学生对实际生活的观察和感悟。只有学生能够仔细地观察生活中的微小事物,洞察到更加细小的生活现象,才能够有效调动现有的生活经验,并把这些经验运用到思想品德知识的学习之中,才能够不断地丰富自身对生活的体验和感悟。然而对于小学生来说,他们观察能力还不是很强,加之年龄特征,这个时期学生在观察事物的时候完全是由自己的喜好来决定观察的方向和内容,而且在观察时经常会伴随着自己的主观意愿和想象,因此,他们观察到的事物现象更加容易脱离实际生活。随着学生年龄的逐年增长,他们会逐步进入观察活动的敏感期,也就是说,他们会越来越重视观察更加微小的细节和变化,因此《思想品德与社会》教学要根据学生所处年龄段的具体特征,有针对性地来指导学生对生活的观察,帮助学生在观察生活细节的过程中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让学生改进熟视无睹的生活习惯,逐渐喜欢关注和观察生活中的点点滴滴,帮助学生做一名生活中的有心人。因此,在思想品德教学中,教师要逐步培养学生观察生活中细节的习惯,争取不放过生活中任何一个微小的变化,促使学生能够多角度地去观察生活,养成良好的观察习惯。

例如在讲述《秋天在哪里》这节知识时,教师要让学生从自己身边的一些微小变化来感受秋天,引导学生学回忆当秋天到来时自己的所看所感,看到树叶黄了、小草枯萎了,感受到了天气的凉意,也感觉到了自己衣服的增多……教师可以组织学生进行交流和探讨,丰富学生的观察视角,引导学生从身边的生活来展开观察,使学生养成良好的生活观察习惯。

三、从实际问题入手,让学生到生活中体验和实践

思想品德教育的核心是培养学生的道德思维能力,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逐渐形成正确的高尚的思想道德情感,也使学生在学习生活中能够判断言行是否符合道德要求,促进学生拥有自我教育的能力,提高他们对道德的辨析水平。这就要求教师在进行思想品德的课堂教学中,要选择恰当的教学内容,运用最行之有效的教学方式,在问题上进行精心的设计,用富有情趣的问题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进一步创新的动力。当学生的思维被教师营造的道德情境激活时,要让学生在课堂中充分发表自己的见解和观念,提供给学生进行自我展示的舞台,发挥学生内在的创造潜能,拓宽学生对知识的认识空间和思考的思路。

在思想品德教学的过程中,教师一定要特别注意,切忌完全按照自己的备课内容按部就班地定向地引导学生的思维,而是应该运用知识去诱导学生从多个角度观察和思考问题,并注意接受不同思想的熏陶,把握好自己的价值取向,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学会灵活地选择自己需要的知识去进行全面的分析和判断,学会在现实社会中灵活准确地分析和解决问题,而且要选择最佳的行为方式。因此,我们的思想品德教学应该采用更加开放性的教学方式,从实际生活中存在的问题入手,让学生到生活中去亲身体验和实践,这样才能够更好地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并发挥思想品德课程的重大作用。

总之,我们在小学思想品德教学中,一定要根据教材和学生的实际情况来制定和选取最适宜的教学方式,争取使我们的教学达到最优的教学效果。(责编 张亚欣)

上一篇:如何促进学生主动参与化学教学 下一篇: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有效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