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解答高中化学试题中如何巧用守恒法

时间:2022-10-16 06:10:35

浅析解答高中化学试题中如何巧用守恒法

在高中化学教学中,牵涉到的化学知识比初中更加的系统化和深化,为了提升高中生的化学学习效能,除了掌握必要的基础知识外,还需要学生掌握一定的解答技巧和方法.就目前高中化学的各类考试来说,都非常的注重学生学以致用能力和发散性思维的考查.本文中,主要探究的就是守恒法在高中化学解题中的应用.守恒法的使用一定程度上对于破解相关的高中化学试题起到了助推剂的作用,简化了解题思路和过程,大大提升了解题的正确率和速度,因此,在应对一些高中化学试题时,一定要换个角度去思考,寻找适宜的解答方略.

高中化学作为一种实验探究性学科,近些年在高考中,有关守恒的知识点考查的较多,这种题型考查的知识点比较灵活,能全面考查学生的基础知识和实验基本技能及知识的迁移能力等化学素养,一般来说,考题难度系数较大.本文中,笔者结合自身教学的经验并对近几年全国卷及各省高考理综化学试题进行了分析,提出了一些守恒问题的解题策略,希望能对学生的学习起到一定的促进作用.

一、有关电荷守恒的问题解析方法

针对高中化学试题中出现的电荷守恒就是在相关的化学反应中物质的电荷不会消失也不会创造,也就是说物质在发生化学反应前后所拥有的电荷数是相同的,电荷的代数和没有发生任何的异常变化.在电解质溶液中所包含的阴阳离子所具有的的正负电荷是相等的,使得电解质溶液永远出现的都是电中性.

经典案例1 已知2Fe2++Br22Fe3++2Br-,如果往100 mL的FeBr2溶液中通入3.36 L标准状况下Cl2,在充分发生化学反应后,测量出溶液中Cl-和Br-的物质的量浓度相同,试求原FeBr2溶液中物质量浓度?

试题解析 在解体之前,学生要认真的阅读试题,找出题干中给出的已知量和未知量,并找到二者之间的关联性,然后推断出:还原性Fe2+>Br-,因此通入Cl2后Fe2+发生化学反应后,被全部氧化为Fe3+.要想解决问题,还需要搞清楚在反应后的溶液中到底剩下那里物质,依据题干可知反应后的溶液中包含的是Fe3+、Cl-、Br-,并且测量出的溶液中Cl-和Br-的物质的量浓度相同,那么

二、有关电子守恒的问题解析方法

在高中化学教学中,一些化学反应遵守了电子守恒定律,如果能在试题解答中灵活的运用这一定律势必会简化解题过程,提升解题效率.高中化学反应中所探究的电子守恒一般指的是在氧化还原反应中氧化剂总共得到的电子数和还原剂失去的总的电子数是一样多的,在总量上是相同的,利用这一规律就可以解决氧化还原反应中的许多问题了.

经典案例2 在一个实验中,选取质量为38.4 mg的铜与一定质量的浓硝酸发生反应,其中在此次化学反应中,铜全部被消耗,并且得到最后的有效气体总量为22.4 mL,请问在反应中一共消耗HNO3物质的量是多少?

试题解析 从问题中给出的已知条件,按照化学思维解答方式,就可以巧妙的运用原子守恒的相关知识点来进行解答.此道化学问题,需要解答的是在整个化学反应中消耗HNO3的质量,那么就需要依据化学反应原理,依据生成物为:Cu(NO3)2和NO2或NO.那就就可以轻松的解答问题了.HNO3与Cu发生反应其中起到了酸的作用,生成了Cu(NO3)2,那么就可以推断出硝酸的耗量=2n(Cu)=0.6 mol×2=1.2×10-3mol;而HNO3起到了氧化的作用,生成22.4 mL的气体,那么以此也可以断定是HNO3的还原产物,且有HNO3~NO,HNO3~NO2,为此得出:发生氧化作用的HNO3是1×10-3mol,那么消耗HNO3的物质的量为1.2×10-3mol+1×10-3mol=2.2×10-3mol.

三、有关质量守恒的问题解析方法

质量守恒定律是高中化学守恒知识点的较为常用的定律,就是指在整个化学反应前后,质量没有发生变化,即没有增多也没有减少.关于高中化学解题中牵扯到的质量守恒,主要有两种类型:其一就是在系列反应中某原子个数或物质的量不变.

经典案例3 已知两种物质Q与R,它们的摩尔质量比是9∶22,在参与一个化学反应式为X+2Y=2Q+R的化学反应中,已知当1.6 g的X与Y发生反应后,就会产生有R为4.4 g,求反应式Y与Q的质量比 ( ).

试题解析 阅读完试题之后,很明显牵扯到的就是高中化学中关于质量守恒的知识点.从给出的题干中发现:Q∶R的摩尔质量是9∶22,那么课题推断出反应生成的Q∶R的质量就会是18∶22,1.6 g X与Y完全反应后,有4.4 g的物质R生成,还有4.4×18÷22=3.6 g的Q生成,Y的消耗为3.6+4.4-1.6=6.4 g.为那么Y∶Q为6.4g/3.6g=16∶9.

近些年,高中化学在考查内容和形式上都发生了变化,更加突出学生发散性思维和解题技巧的考查,为此,在高中化学的教育教学中教师除了让学生掌握必要的基础知识外,还需要掌握一定的化学思维和化学解题路径.

上一篇:如何搞好物理高三一轮复习 下一篇:如何做好高中化学“离子共存判断”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