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我国民商法中的连带责任

时间:2022-10-16 05:40:15

浅析我国民商法中的连带责任

【摘 要】作为民商法中的重要法规之一,连带责任是具有特殊性的民事则是,可以使权利人的合法权益得到最大程度的保障,可是,就目前而言,我国理论界还未对民商法的连带责任予以深入的研究,导致了民商法中一些问题的出现,文章就以民商法连带责任的内涵以及连带责任的类型作为入手点,对民商法连带责任做了深入的分析与探讨,以飨读者。

【关键词】民商法;连带责任;法律传统;委托

民商法连带责任涉及的范围十分广泛,国家机关、企业法人和个人等都是其主体,目前来看,我国民商基本法中只是规定了有连带责任,却未对连带责任的概念进行准确的定义和说明。连带责任可以有利于减少违法行为,保证了债权人的债权。笔者从事相关工作,对此有着较为深刻的认识,就民商法中的连带责任问题,谈谈自己一些看法与见解。

一、民商法连带责任的定义和内容

因为法律规定和传统上有着不同,我国大陆的法律英国、美国的法律对民商法连带责任的理解和定义各不相同。对于英美两国来说,连带责任的基础原则是经验原则和实用原则,债权人不仅能对一位债务人提出诉讼,还能同时对所有的债务人提出诉讼。让所有的债务人承担债权人的责任,对于债务人而言,可以进行共同承担,还可以分开承担。在连带责任的规定方面,英美等国家更加重视的是对诉讼的处理与解决。

在我国,连带责任的规定十分众多,可是,却没有对连带责任有统一的解释和认识。目前对连带责任的认识主要持有两种观点,其一是:两个或者两个以上的债务人对债权人承担偿还债务的责任称为连带责任,其二是:连带责任应当在不分份额的前提之下,向受害人、债权人共同承担法律责任。这两个观点对民商法的解释各有优点,第一个对民商法连带责任的特征做出解释,第二个观点则显得更加透彻。

在我国,民商法连带责任有其鲜明的法律特征,表现在以下几点:

(一)所谓的连带责任,指的就是债务人需要共同承担的责任,只有在两人或两人以上债务人的时候才会产生。

(二)如果存在很多的债务人,这些债务人之间存在着连带关系,其中的任意一个债务人都可以对债权人承担全部的责任。

(三)多数债务人其中的一个还清债务后,债权人不能重复受偿债务。

(四)作为民事责任中的重要内容,连带责任一定要有法律的严格规定,保障债权人利用法律维护其相关利益,防止自身利益受到他人侵犯和损害。

二、我国民商法连带责任的几种类型

目前我国并没有对民商法中的连带责任做以明确的分类,为了加深读者对于连带责任的认识,笔者从不同的角度入手,将连带责任分为了以下几种类型:

(一)委托行为中所产生的连带责任。事实上,不是所有的行为都需要承担连带责任,根据法律规定,如果委托行为出现问题,当事人就要承担一定的连带责任。如果人在明知自己行为违法的情况下还要执意进行,那这种连带责任就是不可避免的,利用委托行为的连带责任能够规范行为,防止违法行为的出现。

(二)由承担保证所产生的连带责任。由于在承担保证的过程中没有对保证的方式以及内容做明确的说明,如果债务人在合同中没有兑现承诺,承担合同中应当履行的责任和任务,就会出现责任。如果合同上的保证人有两个或两个以上,就要确定每个人分别承担的任务。如果责任没有得到明确的分配,那么后果所产生的责任就要由所有债务人一起承担。

(三)在共同责任下所产生的连带责任。做个比方,在建筑施工时,如果建筑物上有东西掉下来,侵害到了他人的人身安全,就会触发共同赔偿的责任。我国最高人民法院已对人身损害案件作出了十分明确的法律规定,对于建筑物结构设计不当、施工过程中管理工作没有到位所引起的人身伤害,建筑设计员、管理人员和施工人员要一同承担其中的连带责任。

(四)在共同侵权下所产生的连带责任。民商法中规定,如果两个或两个以上的人在无意或者故意的情况下侵犯了他人的权益,使他人承受一定的损害,则这二人要一起承担连带责任。目前而言,这种连带责任在具体的应用中还存在着很大的分歧,比如说:如果有三个人的行为对其他一人的利益造成了严重的损害,这三个人的行为并不是故意的,那么对这种现象就有两种不同的见解,一种认为:在整个侵权过程中,三个人并没有共同的主管意识,虽然对他人造成了伤害,可是共同过失在行为中并未存在,因而这三个人不应当承担连带责任;另一种则认为:虽然这种主观行为意识并未存在,但是所造成的结果是一样的,因而三个要对连带责任予以承担。在实际的案件中,法院对于连带责任的判断会根据实际情况来进行,因而判决结果也会有很大的不同。

三、连带责任中具体责任的归属问题及解决措施

我国法院在民营案件处理中存在这样一个问题:如果对责任人的连带责任进行的确定,就不会再去对各责任人的具体责任。这种处理方式可能会造成再一次的诉讼,会对案件处理造成很大的影响。因此,法院应当利用以下措施解决此类问题:

(一)如果在连带责任中所有的连带责任人均为被告,那应当在保证权利人所有权利的前提下,根据连带责任人的协议来对每个人应当承担的责任予以明确划分。

(二)如果连带责任属于补充连带责任,被告人数不因权利人所提出的诉讼人数而发生改变,及全部的责任人都要成为被告。这种情况下,首先应该对责任人各自的责任进行确认,再确认旅行的顺序,如此,就能够很好的杜绝对于诉讼情况的出现。

四、结语

综上所述,连带责任的主要目的就是为了维护权利人的合法权益不受到不法侵害,目前而言,我国的法律体系拓展了连带责任的管理范围,进一步规范了民商法的相关内容,可是,连带责任中也存在着缺点,其损害了连带责任人的一定利益。相信经过我国法律制度的不断完善,民商法中的连带责任一定能找到一个平衡点,最大限度的保护人民的利益,解决目前存在的问题。

参考文献

[1] 王艳宁.民商法研究领域的创新之作——评民商法视域下非公有制经济法律规制与保护问题研究[J].河北学刊,2010(03).

[2] 刘思聪.浅析民商法的连带责任[J].法制与社会,2011(12).

[3] 谢晓琳.论民商立法中连带责任的膨胀[J].商业研究,2004(04).

上一篇:一人式法定代表人制度的弊端 下一篇:浅谈创新人才队伍建设为企业良好发展带来的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