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与超越:关于教师专业发展的“专业”追问

时间:2022-10-16 05:31:02

基于与超越:关于教师专业发展的“专业”追问

当下,教师专业发展是一个重要命题,成为学校发展、教育改革的热词,几近成为教育的时代话语。显然,这是个进步。事实证明,专业发展凸显了教师专业的价值,让教师拥有了专业尊严,也凸显了教育的规律与特点,让教育拥有了崇高、伟大。

大凡成为热词的时候,都必须同时留有一份警惕,要不时有些追问。这决不是对热词的怀疑,更不是否定,而是让其处在恰当的高位,不会因为过热而走向极端、走向片面。

对于教师专业发展亦应持有这样的态度。比如,我经常追问的是,教师的专业究竟是什么?教师的专业发展与全面素养的提高,究竟是什么关系?撇开孰重孰轻,究竟有没有一个更为关键更为紧迫的问题?于是,我把目光投向现实,又在审视现实的同时作些思考和梳理。

说到专业,教师们首先回答的是学科专业,“我是语文教师”“我是数学教师”……这没错,学科专业对于教师发展至关重要,没有学科专业,站不稳讲台;没有扎实的学科专业,站不好讲台,成不了优秀教师。教师的学科专业是个永无止境的过程,因为,学科知识不断更新、发展,甚至学科知识结构也会发生一些变化。但是,一个不可回避的问题是,如果只注重学科专业发展就行了吗?南师大附中的校史馆里有一份宝贵的档案,记录的是关于教师专业进修的规定。当年,南师大附中是中央大学实验中学,学校规定所有教师每年都要到中大进修,课程选修的顺序是:首先选修与自己所教学科没有关系的课程,其次选修与自己所教学科靠得比较近的课程,最后才选修自己所教学科的课程。这一顺序规定道理何在?难道那些课程真的与所教学科没有关系吗?与自己所教学科靠得近的课程又近在哪里?也许,那时代还没有教师专业发展的概念,却有这么先进的理念:只关注学科专业发展是远远不够的,为此往往既要基于学科,又要跳出学科。

这里涉及到几个问题。其一,教师的专业知识是不是个结构?既然知识是个结构,结构中不仅包括学科知识,还应包括学科以外的知识,比如条件性知识(教育理论知识),比如文化性知识。显然,只有学科知识这一知识结构是不完整的、不合理的,不合理、不完善的知识结构,不可能让教师成为一个优秀的教师,用现代的观点看,甚至不能成为一个合格的教师。其二,在学科专业以外,有没有一个更大、更高的专业?亚里士多德曾提出过“第一哲学”的概念。他认为在许多具体的哲学以外还有一个更重要的哲学,这一重要的哲学为其他具体哲学提供基本概念和基本规律,因而它是前提,应当具有在先性。他把这一哲学称为第一哲学。教育呢?教师专业发展有没有一个“第一专业”?我以为是有的。我以为,儿童研究应当是教师的第一专业。其三,在教师发展中,我们的兴奋点、重点放在哪里呢?是首先着眼于全面素养的提高呢,还是首先着眼于教师专业素养的提高呢?估计不存在重要与次重要的问题,但有一点是不可忽略的,那就是全面素养的提升,对教师的发展显得尤为关键,也显得尤为迫切。而当下,多多少少还存在过于重视专业,比较忽略全面素养的现象。换句话说,是不是应当把教师的全面素养也纳入教师的专业范畴?这是一个亟待重视和研究的问题。

智慧有大小之分,发展格局也有大小之分。钱学森晚年的“大成智慧学”,倡导的就是性智(主要是人文科学)与量智(主要是自然科学)的融合;庄子在《齐务篇》里也说:“大致闲闲,小智间间。”闲闲,指的是宽大的视野和整体思维。关注教师专业发展应当追求大智慧,因而才会有大格局,也才会有大发展。大概形而上的道与形而下的器,完全可以用来引领教师的专业发展,这样,道才会生一,生二,生三,生无限。所以教师专业发展,既要基于学科专业,又要超越学科专业。

(成尚荣,原江苏省教育科学研究所所长,国家督学,210013)

上一篇:个人投资与消费模型的期望效用最大化 下一篇:Copula的局部变结构点诊断的实证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