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养生护理干预对亚健康护士群体的影响

时间:2022-10-16 02:38:10

中医养生护理干预对亚健康护士群体的影响

【摘 要】亚健康为健康与疾病之间的一个阶段,不及时给予有效的干预调整会引发疾病。采用中医体质养生知识对我院356名亚健康护士进行护理干预,取得良好效果。

【关键词】亚健康;中医养生;护士

【中图分类号】R21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4-7484(2014)06-3712-02

The doctor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health care intervention effects on sub-health nurse group

li ping

Liaoning shenyang city big east the area in the north sea street 11 110044

Shenyang thoracic hospital care

Pick to: the health of a phase between health and disease, not in time to give effective intervention adjustment will lead to disease.Use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keeping in good health knowledge, 356 in our hospital and health nurses nursing intervention, obtaining good results.Worthy of clinical promotion.

亚健康乃机体无明显疾病诊断,却出现适应性减退、反应能力减弱、活力降低等健康与疾病之间的一类生理功能低下状态[1]。机体长期紧张到一定程度即可诱发亚健康状态。大量资料证实亚健康在护士群体中乃高发。现就我院采用中医养生护理干预对356名护士亚健康状态的调节结果总结如下:

1 护士亚健康状态

1.1亚健康及表现

1.1.1亚健康特点不被社会承认,不被大众重视,不被医学确认的隐匿与潜在性; 可向健康与疾病发展的可逆性及双向性,易被人忽略。它是疾病的起源与根基。

1.1.2亚健康主要体现在心理、躯体、社会适应性等方面。

1.1.3亚健康护士群体常见躯体症状:疲惫、腰酸腿痛、头痛头晕、眼睛疲劳、体力不支、精力不足等,见于疲劳人群;心理症状:记忆力减退、失眠、多梦、烦躁易怒等。

1.1.4亚健康年龄多在22―47岁之间,女性多见。医院乃服务窗口单位,患者集中,医疗和护理工作繁重,且大多医院床护比明显不足,临床护士长期承担紧张繁重的护理工作并承受着很大的心理、社会、家庭、环境、教育等因素的影响,其工作特点和性质严重影响护士身心健康、生活及工作,据统计临床护士的亚健康状态占99.95%。

1.2 护士亚健康的现状及发生原因

1.2.1护士亚健康的现状

2013年10月-2014年3月对我院400名临床护士进行问卷调查,结果显示:临床护士中

89%处于不同程度的亚健康状态,明显高于普通人群的亚健康发生率(35%一42%)。明显高于卫生部对10个城市医院人员的调查统计数据(48.0%)。调查显示有1项以上亚健康阳性症状的护士占87.5%,有3项以上亚健康症状的占65.8%。提示临床护士健康状况不容忽视。

1.2.2护士亚健康的诱因

1.2.2.1工作量较大

社会对护理工作的要求逐年提升,护理工作节奏快,责任心要强,情绪压抑,护理急重症患者时精神需高度紧张,各类医疗事故及纠纷的报道,现阶段不良的医患关系,“医托”“医闹”的干扰和“举证倒置”及“侵权责任法”的出台等,更加重了护士的心理压力。

1.2.2.2心理压力大

随着科技的进步医疗技术的不断更新,对护理人员也提出了更高要求。护理人员除完成紧张的工作外,还需完成各种培训与考核,使护士的压力逐渐增加。为了更好地适应临床工作,提高自身的知识层面,许多护士利用业余时间参加夜大、自考、网络教育等以提升自身的学历,护理晋升还须参加全国职称考试、职称外语考试、职称计算机考试等等,这些沉重的压力促使护士心理压力加大,导致身心疲惫。

1.2.2.3性别因素

女性生理导致排卵及经期会出现特定时期的亚健康状态。另一方面女性长期超负荷工作引起的慢性应激期血浆GCS显著高于慢性应激的男性。

1.2.2.4人际沟通因素

由于护理人员的严重缺编,人力的不足,致使护士除了应付琐碎而繁重的护理工作外,很少有时间与患者进行沟通及交流,其次因沟通技巧欠缺,导致护理人员与医患及家属之间缺乏良好的沟通,因而使部分护士对周围复杂的人际关系感到困惑,而增加了护士的心理压力。

2.2.1.5 学习机会少,待遇低

很多地方性政策对全日制护理本科以上学历的护理人员才有资格排队入编,其它学历或经继教获得本科以上学历的护士入编的机会却甚微;聘任、晋级及外出进修学习机会少、工资待遇低,发展空间小,竞争激烈等等。相反各种理论、技术考核比医生还多、劳动强度比医生还大,收入与付出严重失调,而导致相当一部分护士不安心本职工作,有的改行,或是到效益好、待遇好的医院应聘,造成护士大量流失和短缺,无形中增加了护士的心理压力。

1.2.2.6护士人力不足,超负荷工作

目前大部分医院护士均缺编,床护比不足是一突出问题。一个护士要负责几项工作,工作量大.经常延时下班, 不能按时就餐,甚至有些护士上班都没有时间喝水、上厕所,造成高发膀胱炎、肾结石、腰脱、腰肌劳损、颈椎病、大隐静脉曲张、胃炎、胃溃疡、神经衰弱等疾病。

1.2.2.7 生活无规律

护士“ 三班倒”的工作将她们正常的生物钟打乱,无法规律的生活和睡眠,大夜班18小时一个人,精神紧张、工作压力大、工作量繁重等,导致护士睡眠质量下降。睡眠是恢复疲劳的重要保证。长期睡眠缺乏或睡眠质量差是护士高发亚健康的重要因素。

2.1中医体质学说

以中医理论为主导,研究人类各种体质特征、体质类型的生理、病理特点,并以此分析疾病的状态、病变的性质及发展趋势,从而指导疾病预防和治疗的一门学说。早在《黄帝内经》时代体质理论就已确立,并已经有细致的观察和较为丰富的记载。现代中医体质学说认为中医体质是由先天遗传和后天获得所形成的个体体质的类型与性别、年龄、饮食、劳逸、地理、情志、疾病等诸多因素相关。

2.2中医体质的分型

现代中医对体质的分型,从临床角度根据患病群体的体质变化、表现特征及与疾病的关系等方面对体质作出分类。较有代表性的为王琦的七分法:正常质、阴虚质、阳虚质、痰湿质、湿热质、气虚质、瘀血质,近年来结合临床观察进行了不断完善,将原来的七分法增补为平和质、气虚质、阴虚质、阳虚质、痰湿质、湿热质、瘀血质、气郁质、特禀质等九种基本类型,并编制了《中医9种基本体质分类量表》,同时制定了中国人群体质分类的标准化工具―《中医体质分类判定标准》,而且该标准经中华中医药学会批准,认定为学会标准(试行) ,已在全国范围内推广应用。

2.3中医体质可变性

2.3.1体质是可变的。

人的体质既具有稳定性,又具有可变性,通过干预可以使人的体质偏颇失衡状态得到改善与调整,从而恢复健康,甚至从根本上改变治疗的观点。

2.3.2体质可相互转化

正常体质的人因为社会、生活环境的变化、心理影响可能转向不健康的中医体质。不健康中医体质的人可以根据本身中医体质特点通过调摄精神、平衡心态 、生活调养、体育运动、药物治疗等向中医正常体质转化。

3 护士亚健康状态与中医体质养生的探究与展望

护理服务对象是身心失衡的病人,长期工作压力大、负担重、长期高度紧张,易造成护士心理和体力的严重透支,而出现亚健康状态。身体不适,精神不振,将无法实施对患者优质的护理,甚至还易发生差错。通过对我院356名护士实施的个性化中医体质治疗,取得较好的效果。由此可见,采用中医体质理念治疗亚健康护理人群具有可行性。以中医体质学说理论为指导,辨别其中医体质类型,制定出科学有效的治疗、保健、康复等一系列个体化调养方案,包括起居、药膳食疗、情志调节、动静养生等可收到满意效果。

参考文献:

[1] 郑恒,崔丽萍.亚健康评价方法研究进展[J].华南预防医学,2007,33(1);32―34.

上一篇:50例创伤性休克病人的急救护理 下一篇:浅谈重型颅脑损伤患者气管切开的护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