严打哄抬房价

时间:2022-10-16 12:16:24

严打哄抬房价

近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总理,就当前经济形势、明年经济工作和其他问题回答记者提问。在回答网民关于房价的问题时,温总理提出抑制房价过快上涨的四项措施,一是需要弄清楚政府要做什么,市场要做什么,既发挥市场的机制,又发挥政府调控的作用。二是要鼓励居民购买自住房和改善性的用房。但与此同时,要采取措施抑制投机。中国的国情决定了我们的住房必须坚持安全、经济、适用和省地的原则,特别要重视中小套型和中低价位房屋的建设。三是要运用好税收、差别利率以及土地政策等经济杠杆加以调控,稳定房地产的价格。四是要维护房地产市场秩序,打击捂盘惜售、占地不用、哄抬房价等违法犯罪的行为。

政府真的要抑制房价吗?

温总理关于房价的态度引发了网友的热议,在不到半个月的时间里,楼市调控政策频频发力。从“国四条”到“拿地首付不低于50%”,再到“营业税优惠政策”终止,中央政府密集出台了多个楼市调控政策。

就在政府稳定房地产价格的调控措施频频发力的同时,楼市“高烧”依然不退。专家认为,当前房地产调控措施开始进入密集出台期,未来或有“重拳”出击。

“营业税优惠政策”终止的消息公布后,具体采取哪种方式进行征收是业内外关注的焦点。12月23日,财政部、国税总局下发的《关于调整个人住房转让营业税政策的通知》对此进行了明确。该通知提出,自2010年1月1日起,个人将购买不足5年的非普通住房对外销售的,全额征收营业税;个人将购买超过5年(含5年)的非普通住房或者不足5年的普通住房对外销售的,按照其销售收入减去购买房屋的价款后的差额征收营业税;个人将购买超过5年(含5年)的普通住房对外销售的,免征营业税。

“政府传递的信号非常明确,即遏制房价的过快上涨。指向性也是非常明显的,有保有压,抑制投机性购房,鼓励自住和改善型购房。”北京大学房地产研究所所长陈国强称。

同样是在12月23日这一天,为严厉打击房地产开发企业囤地、炒地行为,国土资源部通报了9个省18宗房地产开发土地闲置情况,督促各地方政府及国土资源部门进一步落实闲置土地处置有关政策,警示房地产开发商根据实际开发能力理性取得土地,及时开发利用。

分析人士指出,虽然短期内国务院出台的调控措施难以产生较大的影响,但政府随后应该还会出台相关措施,比如收紧二套房贷利率等,而如果房价仍然过快上涨的话,不排除政府明年出台更加严厉调控措施的可能性。

从12月7日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到12月9日和12月14日的国务院常务会议,再到五部委出台的“土地新政”,可以说,进入12月份,房地产调控措施出台开始进入密集期。专家表示,政府传递的信号非常明确,即抑制投机性购房,鼓励自住和改善型购房,遏制房价的过快上涨,下一步或有更严厉的调控措施出台。

就在12月21日,有消息说,相关部门已制定调控政策,不但明确要求各大商业银行严格执行二套房贷利率,而且同时将二套房及多套房的商业贷款首付比例提高至50%。此消息顿时紧绷了市场的神经。对此,央行未予置评,各地银行也纷纷表示没有接到调整通知。

目前最大的矛盾在于调控政策能否发挥应用的作用,历年的宏观调控中,都提到了抑制房价过快增长,为此,政策分别从供给端和需求端加以控制和引导,来实现平抑房价的目的。但在供给端,有效的市场供应并不充足。即使增加了土地供应,新的问题又涌现。在“8・31”土地制度变革以前,各个城市已经出让了许多土地;在这两年宏观调控期间,由于企图采用增加土地供给的方法,缓和房地产供求矛盾与降低房地产价格,许多城市又出让了若干土地。这些土地出让以后,大量地囤积在开发商手中,增加了开发商土地储备的数量。

国土资源部中国土地勘测规划研究院副总工程师邹晓云在接受采访时表示,在现行土地出让机制短期内无法改变的状态下,必须通过加强监管来改变囤地现象。工程进度必须写入合同中。需求端的控制同样遭遇市场博弈。谢国忠指出,现行的金融政策不能有效制止投机。银行房贷作假,投资和投机需求被鼓励。而税收政策的实施,同样饱受争议。21世纪不动产分析师孟奇认为,在流通环节上征税意义不大,税费成本必然将转嫁给购房者,增加首次购房者的购房成本。而对持有环节征税--物业税迟迟不能推出,也令投机者更加肆无忌惮。

有专家认为,调控政策对于房价的抑制作用还是很明显的,但是要注意的是在调控政策的实际执行过程中,地方政府能否将一些措施落实到位。如果真正做到了执行到位,或许,中国楼市真正到了降温的时候。

上一篇:“李金川之死”揭开教育的伤疤? 下一篇:哥本哈根峰会在激烈交锋中落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