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想品德课堂教学模式改革

时间:2022-10-15 11:35:18

思想品德课堂教学模式改革

素质教育是适应现代科技、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创新是素质教育的核心和灵魂;深化教育改革,培养素质全面发展的创新人才是教育改革的根本。 在此背景下我校积极推进课堂教学模式改革,采用“先学后教,三清教学”为课堂教学模式,并成立课题研究,其中有省级课题《“先学后教 三清教学”课堂模式改革实验的深化研究》,也有杨少伟校长《落实成功教学理念,抓好素质教育的主渠道》、《关于我校课堂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分析及应对方法》和郭小军老师《浅谈课堂教学改革实施策略》等实践经验总结,通过学习、研究、尝试到全面铺开,思想品德课“先学后教,三清教学”的教学模式已逐步完善。

一、“先学后教,三清教学”课堂教学模式改革的认识

现在很多学校都在进行课改,但我们课改的目的什么?课改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是什么?我想大家都知道,但往往都忽视了。在传统教学中我们往往只考虑知识传授的科学性、逻辑性、讲究把知识点讲清楚、讲透彻,把学生当成知识的容器,没有把学生当成一个活生生的人,公民意识、生活、情感、交往、悲悯等人的基本属性都被忽视。12月15日拥有“全国最牛的中学校长”、“全国最有魅力的校长”等称号的北京四中校长刘长铭在厦门参加市教育局等单位举行的校外教育德育论坛指出:“中国教育没把学生当人”,他说,中国学校把“以人为本”的口号喊得最响,但是,“中国教育却是最不以人为本”。我认为课改要真正做到以学生为本,以学生能够轻松愉快完成三维目标为标准,教学设计要以学生为出发点,课堂教学要符合学生的学习规律,让学生成为课堂真正的主人。

二、“先学后教,三清教学”课堂教学模式的尝试

所谓的教学就是教与学相结合或相统一的活动,教即学,教为了学,教的核心是学生的学,这就是“教学”的本义和真义,是教学成功的真谛。好的老师不是教书,不是教学生,乃是教学生学。教学生学是什么意思呢?就是把教和学联系起来:一方面要老师负指导的责任,一方面要学生负学习的责任。我校实施以“成功教学之要决”(一项任务,两种理念,三点引导,四个环节),以“先学后教,三清教学”为课堂教学模式改革,这种模式虽然在教与学的先后顺序对调,从根本上改变学生学习方式和教师教学方式,是教学思想、本质、模式变革,先学后教有机地融合了自主、合作、探究三种学习方式,在思想政治课堂教学中既突出学生作为学习的主体,又发挥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的主导作用。通过课改我们发现,课堂上师生互动和交流增多了,三维目标更容易实现了,我个人认为思想品德教学中情感、态度、价值观教育应该放在首位,通过课改师生关系更加融洽了。

三、“先学后教,三清教学”课堂教学模式的运用

我校现有思想品德课堂教学采用“先学后教,三清教学”为核心的教学模式,这个模式的教学流程主要体现在先学、后教、堂练等环节。①先学环节(“自学”环节)在所有的教学环节中,最具本质意义的就是学生先学(自读)教材(课文),这个环节是任何成功(有效)的课堂都不可缺少的。②后教环节(“精讲”环节)让学生在先学的基础上提出学习中存在或发现的问题和困惑,然后在这个基础上进行交流展示(深化和拓展)。③“当堂训练” 环节(“精练”环节)则是在“先学”、“后教”之后,让学生通过一定时间和一定数量的训练,应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从而加深理解课堂所学的重点、难点。另一方面能及时暴露学生对新知识理解应用的不足。总之,练习和反馈是有效课堂教学的重要环节,是提高课堂教学质量的重要保证。另外的“三清”指的是“堂堂清、周周清、月月清”。其中关键一环节就是“堂清”,通过这个环节,提高自主学习的能力。 思品课的“堂堂清”是指在课堂教学过程中要及时反馈,通过口头提问、默写、练习等形式进行知识掌握的过关,以形成知识体系,不留知识的漏洞。“周周清”是指每周都要对学生一周所学知识进行总结归纳,查缺补漏。“月月清”是指经过一个月左右时间的新知识学习后,要通过单元复习、单元检测等形成引导学生形成比较大的知识体系,并对一个月所学知识进行再次巩固并查缺补漏,以形成完整的知识体系。

当然模式不是死的,也不是一节课固定要先学――后教――堂练,而是根据课程的内容、难易程度、学生的学情等,一节课可以灵活划分为若干个先学后教堂练环节;对于难度比较大的知识点,可以教师先教,让后学生后学,教师再根据学生的后学情况,实施再后教环节,真正做到以学定教,导学结合。

四、“先学后教,三清教学”课堂教学模式的要求

“先学后教,三清教学”教学模式最大的优点是能够做到把课堂的时间还给学生,把课堂的空间交给学生,把课堂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因此在教学过程中:一要坚持四个原则(学生主体原则;目标导向原则;先学后教、以学定教原则;及时反馈,多次巩固原则)。二要做到四个坚持:坚持教学生学会学习,核心和基础是学会阅读(教科书)和学会思考(提问和质疑);坚持让学生独立学习,从课内和课外保证学生独立学习的时间;坚持合作学习,培养学生团队精神;坚持以学论教、因学定教。把学习建立在每个学生原有的基础上,从实际出发,引导每个学生循序渐进地进行学习,树立信心,激发兴趣,使学习进入良性循环的机制:学会――兴趣――愿学――学会……课堂上关注每个学生在课堂上都学有所得,真正实现课堂公平。三要做好四个预防:①新课程强调把读书的时间还给学生,可是有的教师上课便叫学生自己看书,没有指导,没有提示,没有具体要求,看得如何没有检查,没有反馈,由学生一看到底,满堂看,典型的“放羊式”,有人称之为傻读;有的教师甚至一味强调学习内容由学生自己定(喜欢哪一段就读哪一段),学习方式由学生自己选(喜欢怎么读就怎么读),学习伙伴自己挑(想和谁交流就和谁交流),典型的“自流式”,这样做,学生表面上获得了自主的权利,可实际上并没有实现真正的自主。②教师片面追求课堂小组合作学习这一形式,对小组合作学习的目的、时机及过程没有进行认真的设计。只有要疑问,无论难易,甚至一些毫无讨论价值的问题都要在小组里讨论。讨论时间又没保证,有时学生还没有进入合作学习的状态,小组合作学习就在教师的要求下结束了。教师在课堂小组合作学习中不是一个引导者而是一个仲裁者,教师只是按照既定的教学计划和教学设计,把学生往事先设计好的教学框架里赶。这是典型的应付式、被动式讨论。③学生方面,缺乏平等的沟通与交流,尤其是缺乏深层的交流和碰撞,结果往往是优秀者的意见和想法代替了小组其他成员的意见和想法,学习成绩差的学生成了陪衬,他们更多时候在做听众,即使他们发表了意见也不会受到重视,在小组汇报时成绩差些的学生的意见往往被忽视。不少教师在应用小组合作学习这一组织形式时偏重于形式,缺乏对其内涵的深刻认识和反思。④教学时间的收与放的问题。评价教师是否“收”“放”自如。“放”是让学生“先学”,“收”是教师视“先学”的情况而灵活“定教”、“后教”,在预定时间里完成某项教学内容、达成目标。学生基础较差或内容难度较大,在“放”中多“扶”一点,“放”的时间要充足,但不宜过长,坚持“会的不讲,不会的精讲”。

总之,思想品德“先学后教,三清教学”教学模式实施目的是全体师生要有实实在在教学成效,要减少师生的课外负担,要培养学生的学习素养,要提高课堂学习效率。因此不是一成不变,要求教师要立足本校,针对学生实际,不断探究和完善,灵活运用,以“先学后教,三清教学”为核心,当然也可以根据需要用一些传统方法。坚持以人为本,面向全体学生,努力提升学生综合努力,实现“高效课堂”,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上一篇:也谈班主任管理工作的重要性 下一篇:大学生诚信缺失调查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