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区医疗过程中影响中药应用安全性的原因及解决方法

时间:2022-10-15 10:56:38

社区医疗过程中影响中药应用安全性的原因及解决方法

摘要: 随着中药产品的开发和生产迅速增加,人们对于中药的应用也日益增加,由此引起的不良反应也越来越多。那么为了使中药疗效更好的发挥,毒副作用减少,中药应用的安全性必须要引起人们的注意。社区医疗由于其特殊的诊疗群体,更应该重视中药应用的安全性问题。

关键词: 中药 安全性 原因 方法

中图分类号:R285.6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004-7484(2012)01-0084-02

中药因为其使用安全,确切的疗效,较小的毒副作用,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中药是指在中医基础理论指导下用以防病治病的药物。社区医疗群体别是老年人,更是对中药治疗疗效深信不疑。很多人都存在着“中药无毒”的错误观点,导致了在中药应用过程中安全性受到影响,严重威胁着患者身体健康。所以我们要端正态度,正视中药使用过程中的安全性问题。

1 影响社区中药应用安全性的原因

1.1 社区医疗老年人居多,存在着“中药无毒”的错误观点

药物不良反应(ARD)是指药物在正常用法和用量时由药物本身或药物相互作用引起的有害的或不期望产生的反应。国内文献已经报道有多起中药不良反应的病例。近来更是有西方国家学者提出的“中草药肾病” [1]引起国内医学界人士的广泛关注。“中药无毒”的说法早已深入人心,成为难以改变的习惯思维。正式由于这种思想在人群别是老年人,的传播,导致了许多社区老年人盲目相信中药,以至于滥用乱用。有媒体报道一农民工因为关节痛,错误服用4粒马钱子(重约6g)而导致中毒身亡。也有报道服用板蓝根引起身体过敏反应。[2]

1.2 在中药使用过程中,盲目随意加大用量和配伍

许多人多凭借自己的认识,自认为某些药物安全性高,随意加大用量,忽视了药物安全性问题,从而引起不良反应。人们都知道人参能调节中枢神经系统,改善大脑的兴奋与抑制过程,使之趋于平衡,更是有大补元气,复脉固脱,补脾益肺,生津止渴,安神益智的功效。可是当其被过大剂量或长期服用时,可能导致血压升高,欣,体温升高,水肿等病症。

1.3 由于基础知识不足,容易忽视一些配伍禁忌

许多社区老人等服用中药都有凭借一些媒体等途径得知的,这个过程中,他们只是注意到了一些常见药物的配伍禁忌而会容易忽视一部分。如天花粉会被忽视其是包括在“十八反”歌诀中“半蒌贝蔹及攻乌”中的“蒌”中。包括于“乌”的附子也容易被人们忽视。还有许多没在“十八反”,“十九畏”之列的中药配伍禁忌,也要广大医生患者引起注意。如朱砂与海藻等含碘药物合用,容易引起汞中毒。[3]

2 解决中药安全性的方法

2.1 加强对中药源头生产销售途径的管理

我们的政府部门应该加强中药生产过程中的质量检验体系,从而在源头上保证药品的稳定性和安全性。使得老百姓可以买到放心药。杜绝由于生产加工储存过程引起的药物安全问题。现在国内药店林立,应该加大对有中药销售的药店的管理。完善中药质量体系检测,保证药物安全。[4]

2.2 加强对社区医院医护人员的中医知识提升

现在很多社区医院医生对于中医知识都有很大程度的缺乏,急需要进行系统培训,只有他们自身的中医中药水平提升了,才会更好的指导患者用药,发现患者方子中的错误,及时纠正。由于目前许多地方,社区医院医生中医水平低,不能给予患者足够的指导,导致患者听信偏方,盲目买药,盲目用药,导致了许多问题的产生。加强社区医护人员中医知识技能的提升刻不容缓。

2.3 加大科学用药宣传

一定要多种方式的加大科学用药的宣传,彻底改变患者现有的错误想法,如“中药无毒”。只有这样才会彻底解决人们私自乱用药,滥用药的问题,很大程度上保证了中药应用的安全性。多在医生指导下用下,才会跟安全,更有疗效。与此同时,更应该注意对那些虚假宣传,错误引导的宣传报道给予及时有力的纠正,对那些严重危害社会稳定,错误诱导患者的责任单位应该给予相应的惩罚。

2.4 要完善中药不良反应反馈体系

在现有药物不良反应报告基础上,加大对中药不良反应的上报。只有这样才会更好的发现问题,以求更早的解决问题。有报道指出大量的中药不良反应都是由国外报道出来,国内对于不良反应的报道很少。在存在着这么多隐患问题的情况下,如果不能很好的建立中药不良反应反馈体系,那么将会产生很严重的社会问题。特别是社区医疗机构处于最基层,更需要做好不良反应汇报工作。[5]

2.5 加强对不良反应的临床试验研究和毒理学研究

保证药物安全性的重要措施,就是有效的有力的临床试验研究。我们应该完善临床试验研究的开展过程,规范研究内容,具有有力的质量监控体系,保证临床试验结果可信。这样才能更好的指导临床用药,规范临床医生用药。同时,我们更应该开展药物的毒理学研究,只有大量的实验条件下,我们才会提早发现药物的毒理性质,避免临床错误使用,过量长期使用,从而避免对患者身体健康造成的不必要损失。

《本草纲目》中对于各种药物的描述,也使用了“大毒”,“小毒”,“有毒”。而现代研究发现,《本草纲目》中许多未标注的药物也是具有毒性的。现代药物学家对于不良反应毒性的描述很在意对胃肝肾等内脏的损害。胃部的不良反应,患者容易觉察,易于发现,但是对于肝肾的损害,则需要辅助检查才会被发现,等到患者有所察觉时,往往疾病已经发展到很严重的程度。所以我们一定要加强对医护工作者及患者科学用药的宣传工作。政府部门也应该指定出相应的国家政策法规,完善中药市场体系,保证中药应用的安全性,积极引导中药市场发展,促进中医中药的快速有效稳定发展。

参考文献:

[1] Vanherweghem JL, Abra mowicz D, Tielemans C, et al . Effect of steroid on the progression of renal failure in chronic interstitial renal fibrosis: a pilot study in Chinese herbs nephropathy[ J] . Am J Kidney Dis, 1996, 27( 2) : 209.

[2] 李淑玉,李新玲.中药应用的安全性必须引起高度重视[J].内蒙古中医药,2008, 8:5.

[3] 张立国年 .中药应用过程中的认识误区及不当使用现象探析[J].黑龙江中医药,2008,4.

[4] 饶朝龙,刘军,冯超,刘书文.强化中药应用安全性管理[J]中国卫生事业管理,2007,2( 224):324~325.

[5] 岳淑梅. 中药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J] . 时珍国医国药杂志, 2003, 1.

上一篇:浅谈尿液标本的收集和保存 下一篇:宫腔镜下宫内节育器异位取出的临床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