控制不了脾气,可能是双相障碍/心理减负“三字诀”/消除积怨要主动

时间:2022-10-15 09:56:53

控制不了脾气,可能是双相障碍/心理减负“三字诀”/消除积怨要主动

控制不了脾气,可能是双相障碍

文/卡丽・比尔敦

双相障碍是一种心境(情感)障碍,患者在一次至数次抑郁发作后出现躁狂或轻躁狂表现。该病是一种较为常见的精神障碍,在美国成人中的发病率为2.5%。生活中,双相障碍患者可能有下面10个迹象。

1.情绪高涨。躁狂状态下,患者精神欣快、体能提升,但部分轻躁狂患者尚未脱离现实,让人难以分辨其行为是否病态。

2.无法完成任务。处于抑郁状态时,患者的工作会停滞不前。处于躁狂状态时,患者精力十足,工作富有成效,但会制定宏大但却难以完成的计划,导致任务堆积成山。

3.周期性情绪压抑。双相障碍患者时常会出现情绪压抑状态,会出现体力下降、食欲减退、睡眠质量低、注意力差等问题。

4.易激惹。每个人都会因心情不好而发脾气,但当发怒者说“我不知道为什么发怒”或“我控制不了脾气”时,那他很可能患上了双相障碍。

5.讲话速度过快。有些人天生健谈,但双相障碍患者的语速快与之不同。他们的沟通是单向的,会想方设法不让你插话;他们谈话的主题跳跃性强,飘忽不定。

6.难以正常工作。双相障碍患者会在人际交往上遇到障碍,因为很多症状会妨碍他们工作上的沟通与合作。此外,患者存在睡眠障碍,没有足够精力应对工作。

7.酗酒或滥用药物。一半以上双相障碍患者存在酗酒等物质依赖问题。患者在躁狂状态下会通过喝酒让自己放松,在抑郁状态下又会通过喝酒来提升情绪。

8.行为古怪。双相障碍患者在躁狂状态时会自尊心膨胀,做事不顾后果。常见的行为有疯狂消费和异常。

9.睡眠障碍。双相障碍患者通常有睡眠障碍。在抑郁状态下,他们睡得太多,总感到疲倦;在躁狂状态下,他们又睡不着。

10.思维奔逸。患者的思维处于快速奔腾状态,无法进行控制或放缓。思维奔逸有时会与说话速度异常加快相伴随。

心理减负“三字诀”

文/徐顺生

静 是缓解心理冲突的第一步,也是最关键的一步。许多矛盾的激化、心理失衡皆因情绪过激难以入静所致。退一步海阔天空,只要我们想开点,想远点,激烈的矛盾就不会产生。当工作不顺、生活中有矛盾时,暂且回避一下,以静处之。

闲 乃心理放松之术。如果情绪激动,心乱如麻,处事定会失误。休闲的方式因人而异,依各自的兴趣爱好不同而不同。每当心里不愉快,或者工作前,让自己闲一会,或观赏金鱼、修剪花草、整理邮集,或读一篇有趣的短文、听一曲悠闲的音乐、观一下窗外的风景,可以忘却了烦恼,心也更静了。

思 可以说是缓解心理矛盾的绝招。因为矛盾冲突不会因为你置之不理而消失。解铃还需系铃人。安静下来,情绪稳定时,再仔细想想,考虑一下,这时对冲突会有新的理解,问题可能就迎刃而解了。

静能让冲突凝固,闲可使心理净化,思终致矛盾溶解。

消除积怨要主动

文/李金堂

人们在日常生活中,难免和别人磕磕碰碰,不可避免地产生一些怨恨,乃至仇恨;人至老年,难免身处各种矛盾和积怨之中。积怨不除,则心不和,气不顺,怎能谈得上安度晚年呢?

消除积怨要放下架子。

这是老年人高风亮节、胸怀坦荡、顾全大局的体现。相反,若放不下脸面,爱摆架子,不仅伤了别人,自己心里也难受,还会有失体面。

消除积怨要以理解为基础。

年轻时受过许多创伤,常常令人终生难忘。以至于到晚年还会萦绕心头、耿耿于怀。过去的就让它过去吧。多一份理解,对消除积怨是必不可少的。

消除积怨还需要以原谅为保证。

一生中,别人做了不少错事,自己也做错事不少,别人有对不起你的地方,你也有对不起别人之处。到了晚年,没有必要再笼罩在这一片阴影之中。同志之间没有根本利害冲突,得饶人处且饶人。原谅别人,也会得到别人的原谅,让自己的晚年生活少一些怨恨,多一些友爱。

上一篇:人脸上有张疾病地图 下一篇:水果干可辅助治病/老中医教您厨房里变废为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