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用油涨价背后的垄断

时间:2022-10-15 07:55:02

食用油涨价背后的垄断

2012年4月15日,食用油涨价潮再次袭来。花生油方面,金龙鱼涨幅为7%~9%、福临门涨幅为8.1%~8.9%。菜籽油的涨幅最高,达到10%,其中金龙鱼上涨5%~10%、福临门上调3.5%~10%。

食用油涨价的背后绝不单单是成本价格的上涨,还有食用油市场被垄断趋势的进一步加强以及国内食用油价格机制的不健全。

食用“两桶油”变为石化“两桶油”

4月15日是周末,一大早王小姐就在超市门口等着开门,然后抢购食用油。据了解,当日该超市的某品牌标价39.9元的大豆油卖得最火,不到一个小时,近百桶大豆油被抢购一空。一位男性市民用购物车一下子提走了5桶。

超市再次现食用油抢购潮的背后是近几年食用油价格一路“涨”的现实。纵观每次涨价都是由垄断巨头发动。这一次也不例外,带头涨价的是市场份额第一、第二的金龙鱼、福临门。

据悉,拥有金龙鱼的益海嘉里市场份额是60%左右,而拥有福临门的中粮则是20%以上。加起来占据市场份额近八成的两大巨头涨价,不可避免地引发新一轮食用油涨价潮。

已经具备垄断身份的益海嘉里与中粮对于涨价,给出的理由与2010年10月与2011年8月的一样,都是国际原料成本上涨以及企业现在仍然处于亏损状态,并强调:本次提价的花生油和菜籽油两个油种相加只占小包装油市场不足20%的比例份额。

中国主要进口的油料作物是大豆,涨价的却是菜籽油与花生油,这样逻辑不通的涨价理由颇得石化“两桶油”的真传:总是拿国际说事却又总是经不起推敲。这种一“亏损”就涨价的理由与石化“两桶油”涨价的借口也如出一辙。

也许正是看到了食用油领域已经被逐步垄断的趋势,在3月26~27日由中国粮油商务网主办的第九届国际油脂油料市场高级研讨会上,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研究员程国强就给出了食用油价格将长期上涨的预测。

金龙鱼与福临门的涨价确实与其垄断地位有直接关系,而其中中粮还有央企的影子。因此它们或许也应适用于《人民日报》对石油“两桶油”的喊话:没有理由一“亏损”就涨价。

两大食用“两桶油”真的亏损吗?根据公开资料显示,其背后的利润让人咂舌。2011年中粮福临门食用油销量为53.1万吨,同比增长23.2%;销售额达65.12亿港元,同比增长56.6%,净利上升39.2%。而金龙鱼的益海嘉里是由美国ADM集团和世界粮油巨头新加坡丰益集团投资组建的粮油集团,是一家全外商投资企业,该企业已经建立起了上至贷款、种子化肥销售,中间到仓储、物流设施的经营,产品的加工销售,下到国际粮油贸易,无不涉猎的全产业链性,很好地将终端的油价暴利隐藏起来,且由于不在中国上市,无法得知“暴利”详情,但业内人士认为利润率只会比中粮高,暴利程度可见一斑。

经不起推敲的涨价理由、让人咂舌的利润使得有着巨头身份的食用“两桶油”逐渐向著名的石化“两桶油”靠拢,并且还能涨得不明不白让消费者无可奈何。

已失效的“不错”办法

垄断身份的坐实,使得益海嘉里与中粮即使没有食用油定价权,但是在涨价上却有了更大的议价空间与涨价权力。而以前“价格上涨――约谈生产企业――市场保持稳定”这种曾经发挥不错作用的中国特色约谈机制,也随着食用油市场垄断趋势的不断加强越来越难以发挥作用。

在2010年10月的涨价潮中,食用油以5升桶装金龙鱼大豆油为例其涨幅约20%。2011年8月的涨价潮中,纯花生油、纯葵花子油、大豆调和油、纯菜籽油、纯大豆油价格分别上涨3.3%、1.5%、0.7%、0.7%、0.4%,而这一次涨价潮则使各类油种涨价8%。

为何以前能起到不错作用的约谈机制现在却失去了功效?据了解,约谈并非强制要求几大油企不涨价,根据国家相关政策,中储粮在将油料作物收购存储之后,为了稳定市场供应保证价格平稳,可适时向市场上推出储备油料作物。而这些油料作物只面向特定的几家大型企业,因此被称之为“定向销售”,这在行业内被认为是不能说的“秘密”。

2011年1月28日,第一批国家临时存储食用油和大豆定向销售时,中储粮网站上写道,“为保证国内粮油供应和价格基本稳定,国家有关部门近日下达国家临时存储菜籽油定向销售出库计划45万吨(2009年产)”。并明确标明各家企业所获得份额指标。其中,中粮集团有限公司22万吨,益海嘉里集团22万吨。

4个月之后的5月18日,2011年第二批国家临时存储食用油和大豆定向销售公告中,则要比上次简单得多,相关企业名录和数量被悄然隐去。

而据相关媒体报道显示,当时益海嘉里获得了130万吨,中粮集团45万吨,汇福粮油13万吨,九三油脂12万吨,中纺粮油11万吨,定向企业与被发改委历次约谈食用油企业基本重合。

但是这种饮鸩止渴的政策虽然短时间内解决了当下的涨价问题,却使得大油企在政策的保护之下越发强大,而没能得到政策支持的小企业则走向破产的边缘。据悉在有“大豆之乡”的黑龙江已经有80%中小食用油企停产。

大企业承担调控任务,控制价格不涨,国家临储大豆以较低价格卖给它们,可以弥补企业损失,从而保证市场供应,这个曾经被认为是“不错”的办法充当了油企走向垄断的奠基石,并在油企做大、做强之后再也发挥不了其应有的作用。

张菲菲根据第九届国际油脂油料市场高级研讨会、财新网、美国《商业周刊》、路透社综合编译。

上一篇:iPad走私步入艰难时代 下一篇:隐私值多少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