依法设置专职(集中)采购机构

时间:2022-10-15 07:35:54

依法设置专职(集中)采购机构

政府采购就是政府使用财政性资金而进行的采购。有了政府采购就有了政府采购行为,但不一定有规范政府采购行为的制度。世界各国由于政治、经济、法律制度的不同,政府采购制度也各有千秋。我国《政府采购法》是一个非常框架性的法律,其实施的具体步骤和办法全国还没有统一的要求。由于对《政府采购法》理解不一致,全国政府采购专职机构设置不规范,制度不统一,导致了各机构间职能不清晰、责权不明确,造成了实事上的越位和错位。全国政府采购统一大市场没有建立,严重影响了政府采购功能的发挥。

实行政府采购是一场革命,是波及全社会的变革,会有很大阻力,因此,各公职人员特别是单位负责人要充分认识政府采购的作用,要将政府采购有关内容纳入干部培训的内容,组织学习政府采购政策,统一思想,深化对实行政府采购制度的重大意义的认识。

一、设置隶属于政府管理的专职(集中)采购机构

从世界各国看,政府专职(集中)采购机构的设置是多样的。政府专职(集中)采购机构是一个服务平台,作为政府连接人民的窗口,既为政府提供保障,又为人民购买和建设公共用品,同时也为企业的产品进入政府采购市场提供服务。因此,采购什么,怎样采购,直接反映政府部门的作风,但由于受多方因素的影响,我国实行政府集中采购遇到各方的阻力。而现时,我国的行政体制,若不建立行政隶属关系,就不可能形成有效的监管,就不受《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监察法》的监察。所以从我国的实际出发,依法设置专职(集中)采购机构,经政府授权,代表政府行使采购权。建设设区的市、自治州以上人民政府设立直属政府的政府采购局,中央政府采购局在业务上指导全国政府采购局的工作;县级人民政府根据工作需要可设立市、自治州政府采购局的分局,实行市、县联合采购。

二、明确职能与责权

经济的市场化必然带来财政的公共化,只有将公共化作为公共财政的建设方向并据此对包括收入、支出、政策、体制在内的整个财政制度做革命性的变革,形成以财政部门为主体的预算编制体系,以政府采购局为主体的预算执行体系,以人大为主体的预算监督体系,我们才有可能将人民的愿望,进而将“立党为公,执行为民”融入党和政府工作的血脉中,切实做到“为民、务实、清廉”。

按照建立公共财政的要求,结合我国实际,财政部门要把编制部门预算和财政资金的管理作为主要任务,履行对政府采购活动的监督管理职责。

政府采购局的职责是:代表政府行使采购权,会同有关部门执行经批准的部门预算。依据批准的部门预算,根据各主管部门编制的政府集中采购实施计划,制定政府集中采购方案,报政府批准后实施。按照电子政务的要求,建立同级政府采购信息平台,并实行电子化采购,按照全国统一的规则,负责政府采购当事人的培训,中央政府采购局负责组建全国统一的政府采购市场。

三、理顺采购程序

负有编制部门预算职责的部门在编制下一财政年度部门预算时,应将该财政年度政府采购的项目及资金预算列出,报本级财政部门汇总。部门预算的审批,按预算管理权限和程序进行。

主管部门(单位)依据批复的部门预算在规定的时间内编制政府采购实施计划,通过网络传送同级政府采购局,政府采购局依据经批准的部门预算和主管部门(单位)的政府采购实施计划,制定政府集中采购方案,报同级政府批准后执行。采购方案经批准后在全国统一的政府采购信息平台上并实行电子化采购。中央政府采购局可组织全国联合采购。

确定中标(成交)供应商后,政府采购局应在规定的时间内组织项目单位(使用人)、中标(成交)供应商和政府采购局签定政府采购合同,明确三方的权利和义务。采购合同报同级财政部门备案。

中标(成交)供应商按合同约定履行后,提出申请,经合同三方按有关规定确认后,由财政部门按国库管理制度的规定将资金由国库通过“政府采购资金专户”直接支付给中标(成交)供应商。

采购项目完成后,信息平台将有关数据自动传送给单位和财政、国有资产管理等相关部门。

四、发挥政策功能

(一)统一市场和制度,实现宏观调控

我国政府采购市场现在是一个分散的市场,市场效率难以实现,这对于政府采购政策功能的发挥和国内产业在政府采购市场上的竞争力都十分不利,考虑到未来的国际竞争,我国应整合国内市场,统一国内市场。市场效率实现的前提是政府采购建立在统一高效的全国性市场的基础上。市场统一的基础,是法律制度的统一。我国现时由于各政府专职(集中)采购机构的设置不统一,造成了制度上的不统一,因此,必须统一机构设置,才能制定统一的法律制度,继而建成统一的市场。

政府采购属于购买性支出,占GDP的10%左右,在社会总需求中占重要地位,具有明显的乘数效应,是经济宏观调控的重要工具,使产业结构调整、环保、节能、保护国内产业、促进中小企业发展、支持企业自主创新等等政策能得以落实。分散的市场,降低了该功能的发挥。

(二)适应国际竞争与挑战

加入WTO使我国的政府采购市场面对更为开放的环境,我国并于年底开展加入GPA的谈判。因此,我国政府采购机构专业化并培养一支专业队伍是市场开放前准备的重要内容。由于机构设置问题,我国政府采购人员对政府采购制度的了解、执行还有差距。政府专职(集中)采购机构专业化水平不高,影响了政府采购活动的开展,影响了公平竞争秩序。而面对国际化采购的挑战,对国外采购惯例、国际市场规则、国外企业评判、国际信用衡量以及国际争端解决等问题更是知之甚少,甚至无所适从。因此,必须由中央政府采购局牵头培养一支专业化队伍来适应工作需要,并建立相应机制,达到上行下效。

(三)充分利用网络平台,提高行政效率

实行电子化政府采购,不仅消除了时间和空间的障碍、提高采购效率、降低采购成本、提高透明度、抑制腐败现象的发生,而且能将行政后勤管理与财务管理有机结合起来。单位对纳入集中采购目录的项目,由政府采购局采购,而未纳入集中采购目录的项目,由政府采购局实行定点采购的办法,由单位持采购卡到定点网点采购,发卡机构(银行)即时将有关数据资料传输至政府采购平台服务器,资料包括办公常用品、办公自动化易耗品、会议接待、差旅住宿、机票、办公用通信及汽车的购置、保险、加油、维修、索赔、报废等等。由系统按预先设计方案自动分送相关点。单位通过CA认证,使用物理电子密钥来查看本单位的相关资料,以便于加强行政后勤管理工作。

通过药品政府采购平台系统,使入选药厂与医院药房对接,减少中间环节,将公立医院的全部药品及收入纳入管理范围。药品按照设定的进出差价比例,使用电子系统进行管理,彻底解决医院药价高的问题,让百姓得到实惠。通过土地拍卖系统,潜在购买方在按规定办理有关手续后,在办公室即可上网拍得中意土地,减少潜在购买方相互串通的现象,使拍卖公平、公正。

政府采购局的全部工作均在信息平台上进行。实现网上采购,网上办公,通过各类定点系统、智能卡系统、远程评标系统、视频监督系统等和政府采购资金的网上汇缴、网上支付和网上清算管理等功能,实现政府采购的全电子网络化服务,防止资金被挪用等现象的发生,保证专款专用。同时通过信息平台,领导能随时查看分管单位的情况,为领导决策提供真实可靠的信息,提高行政效率。网上采购,按设定的程序运转,杜绝了人为因素的干扰,并通过视频监督系统监督,是从源头上抑制腐败的重要措施,也是治理商业贿赂长效机制的有效途径。

五、打造阳光政府、服务人民

任何公民都可上政府网查看政府的采购情况和为人民提供服务情况,增强人民对政府的了解和沟通。要充分发挥政府采购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中的作用。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政府采购工作必须坚持科学发展观,从党和人民的利益考虑,从全局出发,克服部门观念,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改变不适应我国实际的工作体制,打造阳光政府、服务人民。为促进生产力的发展、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推动建设和谐世界做出贡献。

作者系山东省济宁市政府采购中心主任

上一篇:政府采购法律制度体系亟待配套与协调 下一篇:告别石油需要几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