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读文本,参悟感恩

时间:2022-10-15 06:39:49

解读文本,参悟感恩

初中语文新课程标准指出:语文要注重熏陶感染的作用,注意教学内容的价值取向,重视人文教育。初中语文体现了人文之美,内涵丰富,其中感恩教育的内容就是其中的底蕴之一,课堂教育是道德教育的主渠道,师生在解读文本的过程中,除了加强语文的工具性外,还要加强人文性教育,作为语文老师要深挖语文教材资源,有机地渗透感恩教育。

一、解读生本,抓住教育的契机

初中学生的成长过程的特点,决定了初中时期是实施感恩教育的最适当和最关键的时期。初中生处在生理和心理发展的特殊阶段,他们的个性非常不稳定,对什么是好什么是坏,什么是美什么丑的识别能力不是很高。认识并不十分坚定,在这个阶段的学生思想和行为很容易受到外界的影响。对学生来说,这是一种不成熟,对老师来说正是一个绝好的引导机会,教师必须牢牢把握这个机会,“近朱者赤,近墨者黑”,在教学中渗透感恩教育,通过积极的活动和温暖的关怀,教育和引导学生对知恩、感恩、报恩的认识,并帮助他们形成良好的感恩意识和良好的道德品质,把他们心中可能的“丑恶”窒息在摇篮中。

二、解读文本,参悟感恩教育

文本是学生学习知识,接受感恩等思想教育的载体,找准学生与文本的对接点,做到无缝接轨,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产生精神上的共鸣。因此,教师要善于结合初中语文的文本内容有选择的设计问题,引导学生探究,让学生在获得知识的同时,在思想上接受教育及启示。

(一)感恩他人

如:在探究《我的母亲》(胡适作品)时,可以扣住文中“我在母亲的教训之下度过了少年时代,受到了她极大极深的影响。”这一句话,让学生联系自己说说:“你在哪些方面受到母亲的影响?”与同学交流后讨论:为了报答妈妈,你做了什么?以后怎么办?请你为母亲献上一份孩子的爱吧!然后写一个片段。

在《藤野先生》教学中,结合学校组织的教师节尊师重教活动,让学生给老师一份特别的礼物,如一朵花,一张贺卡,一句祝祝福,一个进步,通过这一系列的行动,激发学生感恩老师的情感。在学习《羚羊木雕》时,解读文本中作者和万芳这一少年世界的人际交往,感受年轻朋友纯洁的,真诚的,无私的情感。然后让学生写或说一片断,写同学之间互相帮助的事,激发学生珍惜朋友,感恩朋友的感情。不为小事和同学闹矛盾,甚至吵架。

(二)感恩自然

在初中语文教学中,我们不仅要让学生学会感恩人还要让学生学会感恩自然。在教学中《看云识天气》,让学生观察,在观察中推知天气的变化。轮流看谁的天气预报准确,然后写观察记录,编辑天气报,写出云给人带来的便利,可以联想到古人看云彩断吉凶的故事,写出云给人类带来的福音,写出对云的依恋与感激。如学习《沁园春·雪》这篇课文,先让学生自学,然后说出自己的理解,在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基础上,二次探讨后,让学生再次阅读课文,让学生感受大自然的美丽和壮观,在心中建立对大自然的热爱和感激。

(三)感恩社会

如课文《信客》等这类题材,承载了对各类社会关系的表达;文言文《捕蛇者说》表达了当时社会的苛捐杂税对人民生活的残害,揭示了当时社会关系的不和谐,使学生联想到现在和谐的社会生活来之不易,从而学会感恩。

三、立足实践:渗透于圆融

(一)渗透在课堂中

由于新课程教材涵盖各种主题感恩文章,因此,教师应把握教材的内容,感恩教育在教育教学中潜移默化。教师可以用不同的方法,使学生感到感恩的力量。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积极引导学生分析文本中所表现的思想感情,牢牢把握大意,抓住机会教,渗透相应层面的感恩教育。我教朱自清的散文《背影》时,引导学生理解文章的作者在家庭意外的情况下,朱自清的父亲告别儿子的过程。在学生学习的过程中,我更让学生圈出写父亲买橙子的动词。让学生思考的几个问题:父亲为“我”买橘子容易吗?你认为哪些动词最能体现父亲艰难吗?为什么我的父亲买橘子会如此困难?既然这么难,为什么他不让“我”自己去呢?同学探讨交流总结:父亲为我买橘子,是不容易的。文中“探”、“穿”、“爬”、“攀”、“缩”等动词都体现了买橘的艰难,因为父亲很胖,这就是父爱的体现。让学生想象父亲买橘子的场景,从父亲的一举一动了解父亲的爱和辛苦。通过这一个教育细节让学生领会父母的养育之恩是无私的,伟大的。父母照顾他们的孩子,孩子们尊重他们的父母,是值得提倡的道德,人类的进步是文明的体现,《背影》中正是描述的这种品德之美。接着让学生再读这篇文章,讨论:你联想到父母平日对自己的种种钟爱了吗?你该如何去感激父母对自己的爱?经过一层层的引导,让学生达到心灵上的升华。

(二)渗透在作文中

作文是学生在发泄感情的最好的工具,可以激发学生的内在情感的积累。因此,学生们结合课文内容写一些感恩方面的文章,帮助学生自我反省加强品德修养。当然,书面形式可以多种多样,不一定限于一个命题,教师可结合初中生的心理特征,组织学生观看爱家、爱国,爱自然的影视作品,然后让学生看后的感受。例如,打开网络视频,让他们看中国名家的演讲,学生收益最丰的是邹越的演讲——《让世界充满爱》,邹越老师的演讲多少次让学生感动得泪水涟涟,学生从邹老师的演讲中感受到了真情,学会了感恩,同时也学习到了不少演讲的技巧。

(三)渗透在日常生活中

初中语文教师不仅要负责学生的课堂教育,课后也不应忽视。老师布置的家庭作业,要给合文本培养学生的感恩意识。例如,让学生帮助父母按摩消除爸妈一天的疲劳;母亲节和父亲节时间,亲自为家长买贴心礼物,表达孩子的感谢。当然,还可以组织“亲子活动”,由教师请家长和孩子面对面沟通彼此,对话,加深相互了解,消除误解,让家长在了解孩子的基础上给予孩子需要爱,也让孩子们真正体会父母的心,感恩父母的爱。

总之,初中语文教师应该认真考虑对学生实施感恩教育有效引导,扩大感恩教育的影响力度。

上一篇:浅谈林区整地与造林技术 下一篇:谈谈教学活动中的三个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