腹腔镜联合十二指肠镜治疗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临床效果分析

时间:2022-10-15 06:18:26

腹腔镜联合十二指肠镜治疗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临床效果分析

【摘要】 目的 探讨腹腔镜联合十二指肠镜治疗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的临床效果, 为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患者的治疗提供科学的指导和坚实的理论基础。方法 90例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患者, 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 每组45例。对照组患者采用传统胆结石切除以及胆总管切开进行取石, 联合胆道探查T管引流术治疗;观察组采用腹腔镜联合十二指肠镜治疗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观察两组患者并发症、手术时间、住院时间以及术中出血量并进行比较。结果 观察组手术时间(62.9±6.1)min、住院时间(9.6±3.8)d、术中出血量(19.8±4.5)ml, 对照组手术时间(89.0±8.2)min、住院时间(18.1±5.2)d、术中出血量(26.4±3.8)ml, 观察组均优于对照组, 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 (P

【关键词】 胆囊结石;胆总管结石;腹腔镜;十二指肠镜;胆道探查T管引流术

DOI:10.14163/ki.11-5547/r.2016.31.038

胆囊结石主要见于成人, 女性多于男性, 40岁后发病率随年龄增长而增高。结石为胆固醇结石或以胆固醇为主的混合性结石和黑色胆色素结石。胆囊结石与多种因素有关。任何影响胆固醇与胆汁酸浓度比例改变和造成胆汁淤积的因素都能导致结石形成。个别地区和种族的居民、女性激素、肥胖、妊娠、高脂肪饮食、长期肠外营养、糖尿病、高脂血症、胃切除或胃肠吻合手术后、回肠末段疾病和回肠切除术后、肝硬化、溶血性贫血等因素都可引起胆囊结石[1]。在我国西北地区的胆囊结石发病率相对较高, 可能与饮食习惯有关。大多数患者无症状, 仅在体检、手术和尸解时发现, 称为静止性胆囊结石[2]。部分患者的胆囊结石的典型症状为胆绞痛, 表现为急性或慢性胆囊炎。胆总管结石是指位于胆总管内的结石, 大多数为胆色素结石或以胆色素为主的混合结石, 好发于胆总管下端。根据其来源可分为原发性胆总管结石和继发性胆总管结石。在胆管内形成的结石称为原发性胆管结石, 其形成与胆道感染、胆汁淤积、胆道蛔虫密切有关[3]。胆管内结石来自胆囊者, 称之为继发性胆管结石, 以胆固醇结石多见。本研究主要探讨腹腔镜联合十二指肠镜治疗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的临床效果, 为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患者的治疗提供科学的指导和坚实的理论基础。选择2014年10月~2016年3月90例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在本院接受治疗的患者作为本研究的研究对象, 将90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 每组45例, 进行不同的取石手术, 对比效果, 结果取得满意成效, 现将主要研究情况汇报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 1 一般资料 选择2014年10月~2016年3月90例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患者作为本研究的研究对象, 其中男50例, 女40例, 年龄26~62岁, 平均年龄(42.5±6.6)岁。将90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 每组45例。

1. 2 治疗方法 对照组患者采用传统胆结石切除以及胆总管切开进行取石, 联合胆道探查T管引流术治疗。观察组采用腹腔镜联合十二指肠镜治疗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Y石。对观察组患者治疗如下:先实施腹腔镜造影, 注入相关的造影剂确诊胆总管结石, 再将十二指肠镜送入十二指肠中, 利用取石网篮在X线的监视下套取结石到胆总管, 取尽结石为止。采用十二指肠镜取石的5~7 d内, 为患者进行胆囊切除术, 切除胆囊。

1. 3 观察指标 对两组患者手术过程中情况进行观察, 观察两组患者并发症、手术时间、住院时间以及术中出血量并进行比较。

1. 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23.0统计学软件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 x-±s)表示, 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 采用χ2检验。P

2 结果

2. 1 观察组手术时间(62.9±6.1)min、住院时间(9.6±3.8)d、术中出血量(19.8±4.5)ml, 对照组手术时间(89.0±8.2)min、住院时间(18.1±5.2)d、术中出血量(26.4±3.8)ml, 观察组均优于对照组, 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 (P

2. 2 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为2.22%, 低于对照组的13.33%,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χ2=3.87, P

3 讨论

手术治疗胆结石是最为广泛使用的方式, 也是最为有效的方式。利用腹腔镜联合十二指肠镜治疗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手术成功率较高, 创伤小, 降低患者治疗过程中的痛苦以及提高治疗效果。从某种程度上来说是一种较为安全的治疗方式[4]。

在本研究中45例患者进行了利用腹腔镜联合十二指肠镜治疗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的治疗方式, 结果显示, 观察组手术时间(62.9±6.1)min、住院时间(9.6±3.8)d、术中出血量(19.8±4.5)ml, 对照组手术时间(89.0±8.2)min、住院时间(18.1±5.2)d、术中出血量(26.4±3.8)ml, 观察组均优于对照组, 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 (P

总之, 对于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患者, 利用腹腔镜联合十二指肠镜治疗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的效果较之传统治疗方式更加有效, 对患者的生命安全以及治疗效果有显著的作用, 值得在临床上进行推广。

参考文献

[1] 朱传荣, 嵇武, 考晓明, 等. 十二指肠镜术后早期联合腹腔镜手术治疗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的临床体会. 腹腔镜外科杂志, 2013(1):46-48.

[2] 谢浩, 龙昊, 宋正伟, 等. 腹腔镜联合胆道镜治疗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的临床疗效分析. 重庆医学, 2013, 42(20):2359-2360.

[3] 邹尤宝, 郑达武, 韦树理, 等. 十二指肠镜联合腹腔镜治疗胆总管结石合并胆囊结石30例疗效分析. 当代医学, 2012, 18(19):97-98.

[4] 李世功, 李徐生, 梁育川, 等. 腹腔镜、十二指肠镜联合治疗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的临床应用. 中国微创外科杂志, 2012, 12(10):910-911.

[5] 李其焕, 王群伟. 腹腔镜联合纤维胆道镜治疗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172例临床分析. 中国现代手术学杂志, 2010, 14(2): 99-101.

[6] 吴国法, 张群伟, 陈伟达. 腹腔镜联合胆道镜与联合十二指肠镜治疗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的临床效果比较. 浙江创伤外科, 2016, 21(1):143-145.

[收稿日期:2016-09-02]

上一篇:体重指数对慢阻肺患者开胸术后恢复的影响 下一篇:西黄丸联合膀胱灌注化疗对浅表性膀胱癌术后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