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响中国外汇储备增长的因素及其实证分析

时间:2022-10-15 05:05:45

影响中国外汇储备增长的因素及其实证分析

[摘要]与世界上大多数国家一样,我国的国际储备也是由黄金储备、外汇储备、在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中的储备头寸和特别提款权四个组成部分。其中黄金储备、储备头寸和特别提款权的数量在一定时期内是比较稳定的。因此,我国对国际储备的管理主要体现在有关部门对外汇储备的管理上。现在,外汇储备在国民经济中的作用和地位也不断提高。本文对影响外汇储备的因素及影响的程度做了探讨。

[关键词]外汇储备 净出口 流通中现金 汇率

一、 引言

外汇储备,是指一国货币当局能随时用来干预外汇市场、支付国际收支差额的资产。外汇储备具有三个特征:可得性、流动性以及普遍接受性。充足的外汇储备可以提高我国的国际资信力,使得整个国民经济平稳健康的发展;5000多亿美元的外汇储备增强了我国的对外支付能力,使得我国举借外债和还本付息有了可靠的保证;中央银行调节国际收支的实力也得到增强,从而能够有效的调节市场,保持国际收支基本平衡,使人民币在向自由兑换的过程中保持汇率的基本稳定。但是根据唯物辩证法,任何事物都具有两面性,同样地,外汇储备过多会给本国货币流通及物价水平带来不利影响。外汇储备的增长会造成货币供应量的大幅增长,加剧通货膨胀的压力;持有外汇储备的机会成本较高,过量的外汇储备规模实际上是一种资金的闲置,即放弃了国内众多的较高投资收益,无法实现货币资源的最优配置;另外超额外汇储备的国家还会面临汇率波动风险。从我国的实际情况来看,人民币随着外汇储备的增加而面临着巨大的升值压力,对我国的出口造成了不利影响。因此,适度的外汇储备对于一个国家的经济发展是至关重要的。

本文运用实证的分析方法来研究净出口、流通中现金和汇率这三个指标对外汇储备增长的影响。

二、变量的选择与实证分析

1.确立影响外汇储备变动的指标

影响外汇储备的因素有净出口、流通中现金、汇率、当年外债余额、实际利用外资等,本文选取净出口、流通中现金和汇率这三个指标,笔者运用多元线形回归方法对我国的外汇储备规模进行实证分析,以求从微观层次上了解这些因素对我国外汇储备的影响。建立多元回归模型:

4.实证分析结论

剔除流通中现金和汇率的影响,净出口每增加(或减少)一亿美元,将引起外汇储备增加(或减少)4.238462亿美元。剔除净出口和汇率的影响,流通中现金每增加(或减少)一亿美元,将引起外汇储备增加(或减少)1.759315亿美元。剔除净出口和流通中现金的影响,汇率每增加(或减少)1%,将引起外汇储备减少(或增加)2966.360亿美元。

本文通过对2002年一月到2005年12月中国外汇储备的实证研究,得出结论:外汇储备随着净出口规模的增长而增长,同时也受到货币供给和汇率变动的影响。从2005年7月21日起,中国开始实行以市场供求为基础,参考一篮子货币进行调节,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度。汇率变化将日益复杂,我国货币当局应随时注意外汇市场行情的变化,相应地进行储备货币的调整,以避免汇率波动给外汇储备造成损失。

国际储备既是一国货币供求不平衡的结果,又是一国对外清偿能力的综合反映,国际储备不足将危害一国的对外经济活动,使该国容易受到国际投机来力量的进攻,国家的政治,经济安全失去保障。作为国际储备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外汇储备在国民经济中的作用越来越重要。因此,对外汇储备的研究也是非常必要的。

三、对策及建议

具有一定规模的外汇储备对一个国家是必不可少的,但其过速增长往往会抑制经济增长,阻碍经济发展,因此我国应保持适度的外汇储备规模。根据以上的实证分析,本文给出以下几点建议:

1.合理选择外汇储备投资方向,提高外汇储备的利用效率。积极研究和慎重选择外汇储备投资方向,确保投资收益。根据我国国情和经济快速发展需要,目前我国外汇储备可能的投资方向包括:(1)以部分外汇储备换取海外战略资源,通过扩大资源进口、增加战略储备、“走出去”合作开发等形式,换取石油、天然气、木材等战略资源。(2)动用部分外汇储备建立国际原材料价格稳定基金,用于对冲世界原材料价格波动。主要用于投资于一些基础性、资源性的国际资产,对国际上主要原材料如石油、铁矿石、铜矿石生产商进行参股或控股,以获得稳定和持续的原材料进口渠道。(3)将部分外汇储备投资于有潜力的国有企业特别是国有金融企业。目前,我国动用了600亿美元外汇储备为中国银行、建设银行和工商银行注资,支持这些机构进行股份制改造。可以参照这一模式,扩大对其他金融机构、重要领域的大型国有企业注资,巩固国家在这些重要领域的控制地位,并获得相应回报。(4)将部分外汇储备用于改善国民福利,如用于支持文化教育、医疗卫生、扶困救贫、修路建桥等,或用于社会突发事件,例如自然灾害和瘟疫等的应急处理,使老百姓切身感受到国家储备外汇带来的好处。(5)将部分外汇储备用于增加官方发展援助,增强我国国际影响,促进共同发展。

2.改变我国长久以来的经常项目和资本项目“双顺差”的局面。鼓励商业银行增加对企业的美元贷款,支持国内企业进口先进的技术、设备,并加强与国外企业的技术开发与合作,推动我国产业结构的调整与升级,减少我国经常项目上的顺差。逐步放松资本项目的管制,鼓励更多的本国企业对外投资,允许居民对外投资,使我国的海外资产在政府与私人部门之间发生一定的转换,这不仅有利于减少政府所承担的外汇储备风险,而且还有利于提高国民收益。

3.改革我国目前的汇率制度为能真实反映人民币币值的有弹性的汇率制度。我国实行的是以市场供求为基础的单一的、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度,但实际上允许汇率浮动的幅度极为有限,外汇银行间可在基准汇率上下 0.3%的幅度内买卖外汇,而对客户的外汇买卖在基准汇率上下 0.25%的幅度内浮动。适度放宽汇率波动幅度,提高汇率制度的弹性,扩大外汇交易主体、放开主要外贸企业进入外汇市场,提高外汇交易规模,减少央行干预市场的频度使人民币的汇率形成机制更加市场化,降低“热钱”涌入我国试图投机套利的动机,已成为我国政府目前所面临的最为紧迫的任务之一。

4.加强国际货币合作,签订区域性的双边或多边互惠信贷和备用信贷协议以及货币互换协议。签订区域货币合作的成员国之间的双边或多边贸易,可以减少为平衡贸易收支而持有的外汇储备,另外通过货币互换对区域内发生短期对外支付困难的成员国进行融资,这也相应减少了为防范金融危机或突发事件而持有的外汇储备水平。

参考文献:

[1]王珍.中国外汇储备管理研究[M].北京:中国金融出版社,2000.

[2]梁慧.关于我国外汇储备适度规模研究[Z].中国期刊网.

[3]刘莉亚、任若恩.我国外汇储备适度规模的测算与分析[J].财贸经济,2004,(5).

[4]胡庆.如何解决我国外汇储备过多的管理问题[J].金融参考,2004,(4).

[5]王文博.计量经济学[M].西安交通大学出版社,2004.

[6]易丹辉.数据分析与Eviews应用―现代统计分析方法及应用系列丛书[M].中国统计出版社,2002.

(作者单位:西北大学经济管理学院)

上一篇:对于私有企业融资的洞察 下一篇:关于和谐金融与中小银行的发展的探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