奶牛蹄病对奶牛生活、生产的影响

时间:2022-10-15 03:54:18

奶牛蹄病对奶牛生活、生产的影响

[摘 要] 奶牛蹄病是奶牛养殖过程中常见的疾病,对奶牛的生产和生活产生严重的影响,轻则会导致了奶牛出现跛行,患病严重的话可能会导致坏奶牛瘫痪,在饲养过程中如果不及时采取措施,不但会增加生产的成本,降低奶牛的经济效益,同时还会对本地区的养殖产业造成严重的损失。在奶牛养殖过程中奶牛蹄病主要包括了蹄变形、腐蹄病和蹄叶炎等几种疾病。本文主要结合实际情况就这些疾病对奶牛生产和生活的影响进行了详细的分析,并提出了相应的预防对策,希望通过本次研究对更好的促进对蹄病的防治有一定的帮助。

[关键词] 奶牛蹄病 生产生活 影响 防治对策

[中图分类号] S858.2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3-1650 (2015)08-0249-01

奶牛蹄病是一种严重危害全世界奶牛产业的重要疾病之一,奶牛患上该种疾病之后,不但会严重影响到奶牛正常的生活,而且还会对奶牛的生产潜力造成严重影响,如果处理不及时就会导致奶牛被淘汰,严重增加了养殖户的经济成本,给养殖场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奶牛的蹄病包括很多种类,在本次研究过程中,主要就蹄变形、腐蹄病和蹄叶炎这三种疾病进行了分析和研究,并提出了相应的预防对策,仅供养殖者参考。

1 奶牛蹄变形

1.1 奶牛蹄变形对奶牛生产和生活的影响

奶牛蹄病是奶牛生产中的常见病,轻则引起奶牛跛行,重则引起奶牛瘫痪,如不加以重视,则会增加生产成本,降低经济效益。临床蹄变形是指奶牛蹄的形状发生改变。由于蹄变形发生后所呈现的形状不同,临床上可分为长蹄、宽蹄、翻卷蹄三种。患病原因主要是因为日粮配合不平衡,矿物质饲料钙、磷供应不足或比例不当,导致奶牛机体磷钙代谢紊乱,钙磷比例失调,引起蹄变形。养殖户为了追求产奶量,在饲料中过量增加精饲料的喂量,粗饲料采食过少、品质太差,饲料精粗比例不当,使奶牛机体长期处于酸中毒状态,引起蹄叶发炎,导致蹄变形。奶牛患病之后,有的蹄两侧支超过了正常蹄支的长度,蹄角质向前过度伸延,外观呈长形,有的蹄的两侧支长度和宽度都超过正常蹄支,外观大而宽,故又称为“大肢板”。此类蹄角质部较薄,蹄踵部较低,在站立时和运步时,蹄的前缘负重不实,向上稍翻,返回不宜。

1.2 防治对策

临床上常采用修蹄疗法,根据蹄变的程度不同采用相应办法给予修整。因此,防治该病的关键在于搞好预防。生产中应注意加强奶牛的饲养管理,充分重视蛋白质、矿物质的供应。根据奶牛的泌乳状况,合理配制日粮,特别是高产奶牛应根据其产奶情况,随时进行调整和补充。一旦蹄形开始变化可注射维生素D3,日粮中补加钙粉,以阻止其恶化。钙磷比例一般以1.4∶1可获得磷钙代谢的正平衡。

2 奶牛腐蹄病

2.1 奶牛腐蹄病对奶牛生产和生活的影响

奶牛腐蹄病是因指(趾)间皮肤外伤感染化脓;引起的化脓坏死性炎症,主要发生原因是由于厩舍及运动场以及多雨潮湿季节导致趾间皮肤长期受粪尿和污水浸渍,弹性降低,引起龟裂、发炎;严重影响奶牛场的经济效益。患病后检查时病变部位呈现明显的急性蜂窝织炎,蹄间和蹄冠皮肤充血、红肿,有时可能坏死或出现表在性溃疡,有恶臭分泌物,有的蹄间有不良肉芽组织增生。蹄底角质部呈黑色,叩击时有痛感,修蹄时有污灰色或污黑色恶臭脓汁流出;病变若向上扩展可以变为脓性屈趾腱鞘炎、化脓性关节炎,有时角质溶解,蹄真皮过度增生,肉芽突出蹄底,球节感染发炎时会脓肿,疼痛;如果病情加重,患病奶牛个别卧病不起,并表现全身症状,如发热、食欲不振、消瘦、产奶量下降等。

2.2 防治对策

先用5~10%硫酸铜液清洗患部,然后用蹄刀刮除坏死腐烂组织,使患部脓汁充分排出,创内撒布高锰酸钾粉或硫酸铜粉,外用纱布或脱脂棉填塞,装蹄绷带,将病牛放在干燥圈舍内饲养。有发热、食欲不振等全身症状的,可用磺胺药物或抗菌素治疗,并根据病情进行输液及对症治疗。蹄病的预防,主要是保证奶牛饲料中营养全面,特别是钙、磷的含量要够,比例要合适;坚持定期修蹄;平时保持牛蹄、牛体及舍内外环境干净卫生,定期消毒;保证牛舍和运动场地平坦干燥无异物,防止蹄损伤。另外,在奶牛饲料中添加适量的二氢碘化乙二胺和硫酸锌,对蹄病有一定的预防作用。

3 奶牛蹄叶炎

3.1 奶牛蹄叶炎对奶牛生产和生活的影响

蹄叶炎病是指蹄真皮的弥漫性、无败性炎症,是奶牛饲养中的一种常见病,如果治疗不及时将给饲养者带来很大的经济损失。一旦得病,奶牛就会站立不稳,行走困难,病蹄不能负重。随着病情的发展,奶牛就会卧地不起,且采食量明显降低,产奶量也开始下降,甚至停产;严重的因卧地不起等原因,只好淘汰。从而给养殖户造成一定的经济损失。一般人们治疗奶牛蹄叶炎常常采用西医疗法。如:输液、糖盐水、VC、葡萄糖、氯化钙等,再加上碳酸氢钠,以缓解奶牛体内的酸浓度。但此法不适宜长期使用,而且效果慢。如长时间治疗,易造成成本提高。

3.2 防治对策

在治疗中过程中若用中西结合治疗,则集中了中西医的优点,更避免了上述的缺点和不足。首先,西药治疗可以选择使用5%的碳酸氢钠500毫升,5%的糖盐水1000毫升、维生素C5克、氯化钙10克、安钠咖20毫升,静脉注射,每天一次;其次,中药治疗可以选择使用茵陈24克、没药24克、当归30克、红花15克、白药子15克、桔梗15克、柴胡15克、陈皮15克、甘草15克、黄药子15克、杏仁18克,把以上草药研成细末以后,用白开水冲成药剂,待药液温度适口时,再给奶牛灌服,一天一剂,连服5天,并结合给病牛蹄放血。采用中西结合治疗的方法,5天即可治愈,且节约成本;最后,还要加强对奶牛的饲养管理工作。严格按奶牛的营养需要饲喂,控制精料喂量,保证有足够的优质干草饲喂量。为了防止瘤胃酸中毒,日粮中加入0.8%氧化镁或1.5%碳酸氢钠与饲料混合饲喂。

参考文献

[1]张晶,单安山. 奶牛肢蹄病及其防治[J]. 动物科学与动物医学. 2014(02)

[2]金尔光,周木清,李邦佑,梁勤,陈作正. 奶牛肢蹄病防治[J]. 上海畜牧兽医通讯. 2011(02)

[3]朱玉平.引发奶牛肢蹄病的主要原因及防治[J]. 今日畜牧兽医. 2010(08)

上一篇:稻麦秸秆机械化还田及其生产配套技术 下一篇:浅谈当下农机监理工作存在问题及应对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