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利工程之“马”需配水文化之“鞍”

时间:2022-10-15 02:50:54

水利工程之“马”需配水文化之“鞍”

从古至今,在各项水利工程建设和各种水利事业中都必然要创造与其相适应的水文化,而各个时代和各个时期的水文化,又反过来促进人类对自然生态水环境的重新认识,并把这种观念、思想、行为、价值观等反映于水利工程建设和所从事的水利事业工作中,形成新型的对应于这种水文化时代或时期的水利工程和水利事业。

水是自然的、物质的;文化是社会的、精神的。常言道:好马配好鞍。如果说水利工程建设是匹骏马,那么,水文化就是相匹配之鞍,二者有机结合,方能相得益彰。但,在水利工程实际建设中,人们往往只重视工程建设,而忽略水文化内涵,在多数水利工程设计和预算中,几乎没有考虑水利形象标识成本的支出,或者提到设立水利形象标识;一些工程技术人员比较轻视水文化建设,抱着“传统”的思维观念或方式,轻描淡写地应付,甚至错误地认为水文化建设是形式主义,如此势必导致水利工程形象呆板,文化内涵少。虽然有些工程的质量无异,但文化质量欠缺,一些工程呈现“傻大粗”的形象。

十年前,宜都市一座水库除险加固工程结束后,施工方“偷工减料”,没有在坝面铸上库名,远看水库像一堆乱石,毫无水利形象可言,每次到此水库,人们都戏称到了采石场。笔者认为,水利工程姓“水”,以其特有的形象存在,在水利工程建设中,应该突出以水为魂的形象标识建设,有的放矢挖掘水文化、突出水文化,通过形象标识,生动展示水利工程的魅力。特别是每项重点工程,都应树立醒目的水利标识或水文化符号。例如,近年来,笔者所在的宜都市十分重视水文化建设,在水利建筑物上都标明水徽,在新整治的水库大坝上都浇注有水库名称,在必要的位置设立警示牌,醒目到位,形象突出,恰到好处。

水文化包罗万象,无处不在。凡是有水的地方,都应该有水文化的影子,特别是在城市重要地带和特殊位置,要体现水利和水文化的存在。比如:宜都地处长江清江交汇处,应该在两江交汇处矗立大禹治水、杨守敬与《水经注疏》等方面的雕塑作品,滨江公园可以建设一道地方水系文化墙,把古人治水到现代水利事业发展,用艺术化、史诗般地形式表现出来。因此,水利部门应与城建、交通等部门密切联系,取得他们的重视,尤其是在城市广场、公园绿地、桥梁隧道等大型公益设施建设中,水利部门要积极介入,参加设计,努力做到每项重点工程完工后都有与水有关的醒目标识或文化记忆。比如,交通部门修建一座大桥后,可以在桥头矗立一块有关这条河流的水利、水资源以及防洪情况的石碑,让路人一目了然,既增加人文景观,又普及水利知识,充分体现 “水是生命之源、生产之要、生态之基”的文化内涵,形成水文化的社会共识。

上一篇:长江三峡水利枢纽安全保卫有法可依 下一篇:为水而战再成国之大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