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技术支持的高中物理课堂教学模式探析

时间:2022-10-15 02:49:15

网络技术支持的高中物理课堂教学模式探析

随着网络技术的快速发展,教育教学的时空观有了新的定义,资源共享的力度加大,如果充分利用网络资源,那么,学生的资源选择面变大,主动性变强,面向学生个体差异的个别化教学就成为可能.本文就该话题进行探讨,望能推动课堂教学模式改革的发展.

一、网络教学模式

1.网络教学模式的环节及流程

笔者在教学实践中将网络教学模式分为“创设情景――提出课题――自主探索――网上协作――课题小结――网上测试――课题延伸”7个环节.其中创设情景结合高中物理的学科特点和教学内容的难度选择实验或课件的方式进行,自主探究和网上协作这两个环节并列,是学生自主、合作学习,是课堂教学模式的中心环节.具体的教学流程如图1所示.

2.网络教学模式的特点

流程图结合教学实践,笔者总结出采用该模式进行教学有两个与其他教学模式不同的特点.其一,实现针对学生个体差异的个别化教学;其二,增加课题延伸部分,引导学生课后自主进行知识的积累与搜索,实现物理课堂学习与研究性学习的有机结合,促进了研究性学习的有效开展.

3.网络教学模式的结构

网络教学的结构如图2所示.

二、网络教学条件的创设

实施网络化教学,必须从软件和硬件出发努力创设教学条件.

1.硬件条件

首先要有网络技术教室,要有服务器,配上专线供实验班的学生上网,每个学习小组(4~6人)要有2~3台电脑作为学习工作站,1台教师机,可以对教学媒体进行控制,也可以关注每个学习小组的学习进程.

2.软件条件

巧妇难为无米之炊,教师要给学生提供足够量的物理资源和信息,如何给予?笔者认为软件建设的核心在于网络资源库的建设,包括习题、课件、视频、虚拟实验室等等诸多信息.

三、开放性问题的思考

新课程为何要改革?主要原因在于传统的灌输式教学模式过于封闭,学生的思维得不到发展,因此呼吁探究式学习,呼吁开放性学习,那么网络教学模式在高中物理课堂教学中的应用应思考哪些开放性问题呢?

1.教育观念的开放性

网络教学模式实践后不难发现,由于资源和活动的开放性,如果控制不好,容易出现教学结构松散,目标不明确等问题.这些问题如何解决?

笔者认为出现这些问题,是因为网络教学资源的特点决定的.网络上的物理信息资源具有开放性,资源的传播与交流具有多向性,而且借助于计算机媒体实现了知识在时空上的跨越.正是因为网络教学资源具有这些特点,所以我们的网络教学模式下的高中物理课堂具有高度的开放性和交互性,学生在学习内容的选择上更具个性化和自主化,课堂显得无序.

无序化的课堂导致思维散度较大,有可能偏离教学重心,不过牵引太多又会限制学生的思维,笔者认为两者权衡起来看,学生的思维发散更重要.如何控制课堂呢?物理教师必须改进教育理念,扮演好课堂教学中的角色,对于提供给学生的教学信息资源要精选,对于学生选择的组合及其对应的探究过程、过程中可能出现的情况要做到心中有数,确保指引能够具有针对性.

2.教学时空的开放性

纵观当前的教学时空,教室是学生获知的主要来源,网络教学模式相比于传统的教学模式而言,空间上有很大的变化,学生间交互性的活动探究形式可以打破同桌、同组的空间限制,甚至于有时还可以是在校外的交流.

另外,传统的一节课40分钟或45分钟,教师采用灌输式教学是可以完成教学内容.采用网络教学模式,要想完整地实施课堂探究整个过程45分钟显然不够,为此教学时间应具有开放性,对探究内容进行科学的设计,确保45分钟的自主、合作探究具有高效率,同时在课堂上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将探究延伸到课外.

3.教学评价的开放性

没有评价,课堂教学就没有进步,师生教与学的积极性也就得不到有效的保护.网络教学课如何评价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呢?笔者认为不能仅仅盯着学生的成绩这一个评价标准,我们应提高教学评价的开放度,关注学生的活动参与度、学生活动的主动性、一节课学生活动与教师活动的比例,当然也应该关注于教学任务完成的情况,即关注三维教学目标是否达成,是如何达成的,整个课堂创新性的东西是否多等等.

总之,网络技术与物理学科教学有很相近的地方,那就是创新与生成,将两者有机的整合意义深远,无论对教学思想、教学理念,或是教学模式都是一次优化,如果能够得到推广势必能够推动高中物理教学更为有效、高效.

上一篇:优化课堂教学过程环节提升高中数学教学效益 下一篇:磷又回归老调新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