荷兰小画派:经典的涅

时间:2022-10-15 02:29:50

荷兰小画派:经典的涅

2011年6月11日下午,央美美术馆外正下着一场诡异的暴雨。馆内却是人头攒动,大雨丝毫不能打断人们参观的热情,而如此汹涌的人气却是因一位中国画家临摹的三张维米尔画作而起。这位中国画家表示:“我与他的水平差距很大。我用了毕生精力,人物画勉强与原效果接近,风景上的小人物是无论如何达不到维米尔的水平。”维米尔,被看作“荷兰小画派”的代表画家,但却被人们遗忘了长达两个世纪之久,此番在中国公众面前的出现,不仅带来了关于“油画语言”的讨论,也勾起了人们对于“荷兰小画派”的好奇探寻之心。

1609年的尼德兰革命,最终以荷兰建立起共和国而胜利结束,这是欧洲历史上第一个资产阶级共和国,也是当时欧洲最富强、最先进的国家。这场革命不仅为荷兰带来了资本主义制度,也使荷兰美术摆脱了宗教和宫廷的束缚,“荷兰小画派”得以应运而生。

一幅画带来的人生转折

17世纪的荷兰,是一个绘画风潮泛滥的时代,但绘画的主要功能是为各种阶层做肖像画,雇主的满意与否是一个画家成功的关键。当时,有一位成功的画家叫做伦勃朗,他的肖像画在荷兰十分受欢迎,伦勃朗将前人的明暗对比画法加以发展,形成了自己独特的画风,后人称之为伦勃朗式的明暗画法,其本人也成为了“荷兰小画派”的主要奠基人。

伦勃朗于1606年7月5日生于荷兰西部莱顿城,对艺术的强烈爱好使他14岁时便中断了学业转而学习绘画,19岁已独立创作绘画,回顾他充满戏剧性的艺术生涯,为人们留下的是575件油画,大约1000件素描,375件腐蚀版画,作品总计近2000件左右。在这其中,《杜普教授的解剖课》堪称他的成名作,这幅画突破了当时流行的罗列式构图法则,把人物按照情节需要,以杜普教授为中心,组织起完整的画面,生动细腻地描绘了各个人物的不同形象、性格特征以及当时的表情。此画一经面世,立刻好评如潮,那年他刚满26岁。之后,他又陆续创作了《加利利海的风暴》、《参孙的惊恐》、《画家和他的妻子》等作品。年少得志的伦勃朗购买了一幢很大的房子供他的妻子――一位贵族的女儿及她的兄弟进行挥霍。

然而,他精心创作的《夜巡》,却出乎意料地将他的生活推向逆境,并导致其晚年痛苦而悲凄。1642年,阿姆斯特丹射击手公会(荷兰一种保安组织)邀请伦勃朗绘制一幅巡警生活群像画。面对班宁大尉和手下的民兵每人出的100荷兰盾,伦勃朗没有按照惯例将16人都摆放在宴会桌前,画出一幅呆板的画像,而是自己设计了一个场景,仿佛16个人接到了出巡的命令,各自在做着不同的准备。这幅画采用了强烈的明暗对比画法,用光线塑造形体,画面层次丰富,富有戏剧性。从任何角度来看,都是一幅绝对的杰作。但是,毫无艺术欣赏力的民兵们不干了,大家都是出了100盾,为什么有人在画中那么明显,而自己却要隐身在后面?民兵们随即要求画家重新画一幅肖像。然而,出于一个画家对艺术的执着,伦勃朗坚持不重新画一幅,这件事情闹的整个阿姆斯特丹人尽皆知,从此再也没有人找伦勃朗来画集体肖像了。断了财路的伦勃朗生活陷入了困顿之中,只有宗教题材的蚀刻版画还有人订制。而其中一幅名为《100荷币版画》的作品,就是依其售价而定名的。如此高贵的灵魂就此沉沦,荷兰画派自此也开始没落。

更具讽刺意味的是,那幅《夜巡》被民兵们带回去之后,因为太大无法挂在门厅里面而将周边裁掉,使得整幅画丧失了原有的平衡。而这幅画所在的大厅是烧泥炭明火取暖的,泥炭的灰在画上落了厚厚一层,也使得整幅画色彩变得黯淡,以至于18世纪的时候人们认为这个原本取自白天的场景是在夜晚进行的,从而给他取名《夜巡》。 今天,这件导致伦勃朗老无所依的不幸之作,正在荷兰阿姆斯特丹国家博物馆中心大厅的中央受万人敬仰。

法国著名艺术理论家丹纳如此评价伦勃朗:“倘把人比作一根链条,那么他铸造了一头,希腊人铸造了另一头,所有佛罗伦萨、威尼斯、法兰德斯的艺术家们都在这两者之间”。他对艺术终生不渝的追求,和他对现实生活的深刻理解形成了他独具一格而又极丰富的绘画语言,伦勃朗所创造的明暗对比画法,用光线来塑造形体,表现空间和突出重点,富于质感,被人们称为“光影大师”。摄影界有一种所谓“伦勃朗式用光”,就是吸收了伦勃朗强化明暗对比的创作方法,在拍摄时使被摄者脸部阴影一侧对着相机,灯光照亮脸部的四分之三。以这种用光方法拍摄的人像酷似伦勃朗的人物肖像绘画。

戴珍珠耳环的少女

随着荷兰资本主义的发展,商品价值观也进入了美术领域。而美术作品成为商品进入市场后,画家的创作从内容到形式就必须迎合买画人的审美需要,这也决定了荷兰绘画的内容和形式向“小”发展。今天,与哈尔斯、伦勃朗和维米尔同时代的画家们都被习惯性地称作“荷兰小画派”。之所以被称为“荷兰小画派”,原因有二:第一,作品的画幅比较小,适宜于市民阶层悬挂室内以装饰居室之用; 第二,不表现重大的社会题材,特别注重对生活细节的描述,迎合市民阶层的审美趣味。

1654年,荷兰的德尔夫特发生过一件历史上有名的火药库爆炸事件,画家卡雷尔・法布里蒂乌斯当即被倒塌的房屋压死。这位画家是伦勃朗最有才华的学生,当时已有相当的名望。他的死于非命,促使他的朋友―印刷商人阿诺尔德・邦为他写下一首表示悼念的四行诗:呜呼哀哉,凤凰在熊熊烈火中涅,归天的法布里蒂乌斯正处在光荣的顶端,幸而维米尔追踪他的足迹奋力向前,是从他的尸灰里飞出的新凤,高蹈翩然。维米尔的作品,往往在平凡中现出悠远的寓意和深刻的哲理,既通俗朴实,又神秘莫测。他的作品中所流露出的和煦与宁静足以让他在自己的时代中显现出耀眼的光芒。然而,这位涅的凤凰却被人们遗忘了长达两个世纪之久,在维米尔生活的年代里,德尔夫特对他的创作持歧视的态度。当时的德尔夫特虽是个只有23,000人的中小城市,比阿姆斯特丹等世界大都会不免逊色一些,但也算繁荣富足。该市仿制的中国青花瓷工艺在欧洲颇为有名。据一张1649年镌版刻制的德尔夫特城地图可以看到,这是一座十分整齐、清洁的城市;市中心是一座古老的教堂,教堂前便是全市商业中心的市场广场――维米尔的杰作《德尔夫特风景》即在此诞生。

从《德尔夫特风景》中可以看出,维米尔采用了点彩法表现明亮闪烁的光斑。他的点彩法在画面上产生了明暗和虚实的奇妙效果。由于它与摄影中的某种效果――不在焦点上的物象发虚,其受光部位即出现光斑――十分相似,人们便推测维米尔很可能借助于某种带透镜的机械装置(暗箱),作为取景的手段,并且把远处的景象投影到画布上。《德尔夫特》是人类灵巧双手的完美创造,对后人而言,这些各种各样的绘画处理都是不可预知的――堆积的颜料、轻抹的色彩,有着粗糙肌理(或颗粒状)的细部以及其他效果。

而在英国导演彼得・韦伯根据维米尔画作《戴珍珠耳环的少女》的故事改编而成的影片里,维米尔说:“我要画我第一次见到你的样子,葛丽叶,仅仅只是你。”当葛丽叶最终戴上了属于女主人的珍珠耳环,侧身静坐,微转过头来凝视画家的时候,慢慢拉近的镜头中,少女的蓝色头巾和银白耳环闪耀出无尽光华。那一刻,绘画艺术和电影影像产生了奇妙的融合。

《戴珍珠耳环的少女》大约创作于1665年,是维米尔中年的作品,现藏于荷兰海牙美术馆。在相当长的时间里,这幅画的真伪一直存在着许多的争议,直到近年才被确认是画家的真迹。维米尔从1657年,也就是他25岁开始,就确定了其标志性的构图方案:窗格位于画室的左方,柔和的光线均匀地照射进来,映亮屋子的一角,窗前的人物处在明与暗的分界线上,脸上露出淡雅从容的表情。画家最著名的作品,比如《倒牛奶的女仆》、《窗前读信的》,都是采用这种布局。当今天人们再度凝视这幅画作的时候,少女温润的眼神刹那间穿越了三个多世纪,直透观众的心灵深处。所有的奢华与繁复都在那一刻悄然退场,只留下纯净的美。

维米尔的作品大多是风俗题材的绘画,基本上取材于市民平常的生活。他的整个画面温馨、舒适、宁静,给人以庄重的感受,充分表现出了荷兰市民那种对洁净环境和优雅舒适的气氛的喜好。除此之外,他的画作还给人一种真实性,除了日常生活中的真实之外还使人感到一种信仰上的真实感。他的画光线并不是太多,却给人以明亮的感觉,虽然缺乏深刻的社会内容,但人们却从他的画作中感觉到了心灵的净化。对于这位德尔夫特的斯芬克斯来说,后人对他的评说已经不再重要,虽然他年仅43岁便溘然辞世。然而“荷兰小画派”所留下的不朽名作以及背后所代表的故事和历史,足以令我们回味良久。

上一篇:时尚之王 收藏之王 下一篇:巴伐利亚的艺术传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