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提高德育工作的实效

时间:2022-10-15 01:46:26

如何提高德育工作的实效

由于种种原因,我校生源复杂,有城市的,也有乡村的。学生家庭尤其复杂,有父母外出打工祖辈监护,也有寄居他家托人照顾;有单亲子女,甚至还有自我照顾,无人监护的。又由于我校位于闹市区,网吧、游戏厅都离学校很近。因此我校的学生管理面临新问题:如学生出口成“脏”,开口便是脏话;出手成“脏”,随地扔果皮纸屑,随手涂墙画壁等等。

近年来,我校始终把德育工作放在学校工作的首位。可是成效不大,各种不良现象总是反反复复,总能找到滋长的空间,下面结合本人在班主任工作中的尝试,就如何提高德育工作的实效谈几点体会。

一、言传身教,更重身教

在德育工作中,言传与身教都地需要的,问题在于以什么为主?我认为,一味言传,德育未必随之真正强化。我并不一概反对言传,某些时候,动之以情晓之以理的言传,往往会收到震憾人心的效果。但是,作为德育的常规方法,还应以身教为主。这也符合学生的心理特点。一个不合格的教师向学生奉送真理,一个称职的教师则教学生自己发现真理。我们的教育目的一定要明确,但我们的教育痕迹最好淡化,而春雨润物的德育感染往往比慷慨陈词的德育说教更为奏效。

例如,为了养成学生不随地扔果皮纸屑的习惯,我与很多老师一样,在班会课上宣布了一次又一次。可是收效甚微。后来,每次到教室里,只要发现走廊和讲台前有垃圾,我就会捡起扔到垃圾箱里。在教室上课,有废纸和粉笔头时,我一定会等下课后再扔到垃圾箱里。学生们看在眼里,记在心里,没过多久,他们也不会随地扔果皮纸屑了。

二、坚持不懈,勤字带头

好习惯,难养成;坏习惯,难改掉。的确,要养成好习惯很难,对自制力差的小学生来说更难了。就拿随地扔纸屑来说,情况反反复复,时好时坏。这就需要班主任坚持不懈,随时随地,注意学生的变化,勤勤恳恳做工作。我总结了一下主要有三勤。一要脚勤,勤下班。早读课前、午休时间,有事无事都到教室里走一走,看一看。二要眼勤,勤观察。到了教室,要注意教室里的变化,善于发现问题。三要口勤,勤诱导。发现了问题,及时提出。当然,学生表现好,也要及时表扬。有时,表扬比批评更有效。

三、拓展空间,育人为本

长期以来,我校的德育工作主要是在专门的课程(即班会课、思品课)中进行。而新一轮课程改革认为,道德教育应从课程功能的完整性、整合性角度进行规定,从而建立起基于完整课程功能观的学校道德教育理念。这也就是说,要拓展学校道德教育的空间。赫尔巴特认为,教育的本质就在于道德教育。美国当代德育学家托马斯?里考纳也明确提出各种教育对道德教育来说是一个“沉睡的巨人”,潜力极大。

例如,为了扭转出口成“脏”的风气,培养学生的语言美。我在班会课上利用各种形式的活动教育学生。在我任教的数学课上,我都尽量使用礼貌语言。如“请你来回答”,“请你到黑板上写出来”,“请坐”。当我走到学生中间巡视时,不小心踩到了学生的脚,我会对他说声“对不起”。

又如,一次数学课上,做一道简便计算题:25×(4+0.4),有十几个学生用25×4+0.4。这显然是错的,应该用25×4+25×0.4,可他们就是不明白分别乘。我就举了一个生活中待人接物的事例。你家来了两个客人,你爸爸是只与其中一个客人握手,还是分别与两个客人握手,为什么?有一个学生马上说:肯定分别与两个客人都握手,这样才有礼貌。这样,学生既弄懂了“分别乘”,又受到了礼貌教育。

四、建立评价机制,共同进步

一个班集体几十个人,仅靠老师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是远远不够的,班主任只有建立评价机制,培养得力助手,协同管理。班干部是第一级助手,小组长是第二级助手,专项工作指定一个或几个人专门管理,形成一个老师管理学生,“助手”督促学生的管理网络。建立评价机制,形成组组竞赛,人人竞争,共同进步的良好班风。

以上几点是班主任提高德育工作实效的有效途径。但是,班主任工作是学校工作中一项艰巨而又细致的工作,仅靠管是不够的。从慈母般的角色来讲,班主任是学生的“班妈”。是啊,哪个母亲不疼自己的孩子,哪个孩子不爱自己的母亲。当班主任也好,做专职德育工作者也好,都应认识到,德育要实效,爱字先架桥。

上一篇:艺术传统在美术教育中的地位 下一篇:谈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几点体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