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佳鑫 科技助力“夕阳再晨”

时间:2022-10-15 01:23:33

张佳鑫 科技助力“夕阳再晨”

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热潮中,他率领的“夕阳再晨”以科技创业带动居家养老产业,成为青年公益创业的领跑者

你看我长大,我陪你变老。利用“互联网+公益创业”思维,“90后”张佳鑫发起“夕阳再晨”公益组织,5年来,每个休息日都是志愿日,从没间断过,搭建起覆盖16个城市25万老人的公益服务平台,带动北京、上海、河南、广州等地50余所高校志愿者帮助老年人快速融入信息化社会。

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热潮中,张佳鑫率领的“夕阳再晨”以科技创业带动居家养老产业,成为青年公益创业的领跑者。

夕阳,see young

2011年5月的一天,北京邮电大学正在读大三的学生张佳鑫偶然间在校园里看到了“希望工程激励行动・BC计划”的宣传海报。经了解得知,“希望工程激励行动・BC计划”由中国青少年发展基金会和英国大使馆文化教育处联合发起,目的是支持在校大学生持续开展社会公益服务,为社区带来有益改变;并通过项目实践帮助青年提升能力,使他们成为有责任的行动者和公益文化的倡导者。

“受海报内容鼓舞,我突然也想做些什么。不过,我首先想到的不是儿童,而是老人。我希望利用自己的专业知识去帮助老年人。”张佳鑫和几位同学说了自己的想法后,大家一致赞成,最终,他和另外13名同样热衷公益的同学组成了“夕阳再晨”公益服务团队。

之所以叫“夕阳再晨”,张佳鑫称,“盛年不重来,一日难再晨。我们希望老年朋友在我们的帮助下能成为再晨的夕阳,散发出青春的光彩。英文名字是‘see young’,刚好也和‘夕阳’同音。”

张佳鑫学的是通信与信息系统专业,而其所在的北邮更是以信息科技著称,被外界称为“信息黄埔”。考虑到很多老年人在使用智能手机和电脑时经常遇到各种问题,他们将教老年人学电脑定为团队最开始的目标,后又将手机等内容纳入其中。于是,为老年人提供科普服务就成了“夕阳再晨”的活动主线。

2011年暑假期间,“夕阳再晨”首次在校园亮相,通过义卖为项目筹款。之后,张佳鑫和伙伴走进周边社区,张贴公益课堂海报。满怀忐忑与期望,第一堂课只来了五位老人,这让团队有些沮丧,但他们没有放弃。分析过原因后,他们改变了策略:先了解老人喜欢学什么,再决定教什么。

“蓟门里社区的老人和我最亲,我能叫得出每个老人的名字。每周末去,我的感觉都和回到家一样。如果我没去,他们也想得慌,真是把我当成自家孩子一样对待。有老人给他家孙子绣了一个十字绣,也给我绣了一个,是一匹马,说是我本命年,旁边还写上‘佳鑫,你永远是我们心目中的小太阳’,小太阳还是拿红色线绣出来的,特别感人。”走过这5年,张佳鑫觉得为老人服务最重要的是耐心和爱心。“因为老人在学习能力和接受速度方面不比年轻人,所以很多时候我们要靠耐心和爱心去帮助他们一点一点地学会。

对于大学生公益项目来说,从发起到真正落地还面临很多困难,但是无论路有多难走,张佳鑫和他的团队都坚守着那份赤诚。“寻找场地、志愿者招募、宣讲培训……真的是困难重重。然而,相比之下,我觉得最大的难处还是资金方面。”

张佳鑫坦陈,在做公益服务项目的过程中,每一笔钱都来之不易,都需要自己通过努力来筹备。比如,希望工程激励行动有一个筹款的安排,支持大学生做公益活动,但需要自筹20%的款项。从2011年7月“夕阳再晨”项目首次露天雪糕义卖开始,为了满足项目发展的需要,他卖过雪糕、卖过明信片、派发过洗发水、卖过芦荟胶,和团队一起联系社区、通过义卖和与企业合作等多种方式,最终保证了活动的持续性。

2015年,“夕阳再晨”在北京市民政局注册,从一个志愿者组织转变成一家具有专业资质的民非机构,由张佳鑫担任负责人。而彼时,张佳鑫已是北京邮电大学的一名在读博士生。

在2015年“一二九”运动80周年座谈会上,“夕阳再晨”得到国家副主席李源潮同志的高度肯定,机构先后获得北京市政府购买服务、北京市福彩金、北京市三社联动项目等政府资金支持,并不断得到企业及基金会的项目支持。

做改变世界的种子

张佳鑫的理想是做一粒改变世界的种子。5年来,“夕阳再晨”已直接服务8000余名社区老年人,间接受益人数80余万,现在每周在17个街道50个社区开展科技助老志愿服务活动。已在全国9个省,10个城市全国34所高校成立了38支志愿服务队,拥有2000余名活跃志愿者。

在北京市志愿者联合会的支持下,“夕阳再晨”在今年成立了北京市夕阳再晨科技助老志愿服务总队,作为北京市第一个专业化的科技助老志愿服务力量,北京市夕阳再晨科技助老志愿服务总队依托云技术打造的“科技助老公益云”概念,分别为精准多元的云服务,合理高效的云孵化,科技助老的云联动,资源整合的云聚集等四个方面。

精准多元的云服务。组织大学生志愿者带着电脑走进社区,通过科技大讲堂和一对一教学相结合的方式,教授老年人学习电脑、智能手机等电子科技产品的基本使用,以及网上购物、网上挂号、ATM机的使用和手机拍照、微信聊天、建立微信群等技能。拓宽交流渠道,给老人与其子女、朋友搭建方便沟通的信息科技桥梁,摆脱空巢老人的孤独落寞感。结合高校的专业特色开展小而精的特色志愿服务活动,并以大型节日为契机,鼓励多支服务队联合开展大规模的志愿服务活动,例如母亲节、重阳节、端午节等,让老人们感受到温暖。

合理高效的云孵化。具备一套标准的课程流程,包括《计算机基础知识》的教学教程和相应的课程光盘。完整的教学体系、完善的项目管理规范以及相关资源的对接,促进了高校志愿服务项目的整合,帮助高校建立规范的夕阳再晨志愿服务队。成立专项工作组负责搭建全新的志愿者的培训与评估体系,内容包括志愿者开展基础科技助老服务培训,科技助老星级志愿者的评定体系,“夕阳再晨”讲师培训及等级认定体系等;并完善服务队的孵化机制,进一步完善了服务队的评优,信息统计与管理,相关活动材料、服装的配发以及资金和媒体报道的支持等方面的孵化机制,保障夕阳再晨服务队的服务水平并加强了自身与服务队之间的联系;编写新版的夕阳再晨科技助老教材,利用更加丰富的教学形式结合当下流行的科技内容继续提高专业化程度。

科技助老的云联动。联动政府、社区、高校等多方资源,与高校签订战略合作协议,建立标准化的服务队管理手册,举办交流沙龙及进行专业的讲师和志愿者培训。与社区和街道建立志愿服务基地,设立社区班组长制度,并培育社区自身的社会组织,让已经学会基本电脑知识的老年人成立“夕阳再晨银发服务队”,继续发挥他们的光和热。

资源整合的云聚集。聚集已有的资源,成为一个有自我造血功能的社会组织。积极参与对外交流和合作活动,与北京市慈善义工协会的合作,共同组织大型活动,同时也积极与其他组织机构的合作,拓宽“夕阳再晨”服务范围。同时,与工信部等国家机关部委开展合作,将“夕阳再晨”的服务带到国家部委的离退休干部当中去,利用专业化的科技助老体系服务离退休干部,并作为社会组织自我造血的模式复制推广。

让更多老年人受益

从一名大学生成长为一位公益领导者,张佳鑫说自己收获了很多,“整个项目的成长是蛮快的,我的成长也是蛮快的。我的成长既包括管理能力的成长,也包括心理的飞速成长。在管理能力上,我们从一个草根团队,什么项目都没做过,到后来每周开会梳理项目的运作、项目节点,开始有了project的概念,开始执行、安排,协调团队人际关系、和外界资源方的链接关系,这对我来说是很快的促进。还有,做公益的特点就是多元化、很包容。做公益项目的时候,我们认识了各行各业有正能量的人,他们会给我很多反馈和支持,推着我向前。在心理上,老人有很多的人生智慧和处世哲学,会让我更了解自己,凡事莫忘初心,就不会迷失方向。”

谈及参加2016全球创业周中国站的初衷,张佳鑫坦言,“首先是为了能够认识更多优秀的创业者,并了解他们的项目,和他们进行交流,找到我们的项目中的不足,和我的小伙伴们一起研究,取长补短,让我们的项目越来越好,让老年人得到更好的服务;再就是把我们的项目展示给他们,希望号召更多人加入“夕阳再晨”的团队,共同为老年人的幸福生活奉献出一份力量。”

而之所以能在众多参赛项目中脱颖而出,张佳鑫觉得,是因为随着时代的发展,科技产品和网络已成为横在年轻人和老年人之间的一道鸿,近年来,中国老龄化日趋严重,越来越多的老人需要与时代接轨,需要掌握必要的信息技术。通过科技大讲堂和一对一相结合的教学方式,这些大学生成了老人们的老师――教老人学习电脑、智能手机,教他们网上购物、网上挂号、使用ATM机以及拍照、微信聊天、建立微信群等。后来,我们的团队把集中式授课改成分散式学习,甚至还会去老人家里进行授课,这不仅加深了志愿者和老人的感情,也让“夕阳再晨”的服务真正走进了老人的生活。这也许就是其原因所在吧。

别看做了那么多的公益活动,可张佳鑫的学习却没耽误,翻开他的简介,你会发现,这位博士生其实活泼开朗、品学兼优。他在读博期间发表的论文被国际顶级SCI及EI检索收录,并获得了“三星”研究生奖学金、“北邮―安立”研究生奖学金、“罗德瓦尔兹”研究生创新基金一等奖……“作为学生来说肯定学业最重要,我一直也是这样做的。在这两三年的时间中,我在实验室的时间是完全保证学习的时间,晚上和周末的时间是用来参与公益活动的时间。”

在他看来,公益是一件造福社会的事情,在帮助他人的同时也能让自己感到快乐。“博士毕业后,我不会放弃公益事业,继续做我们的项目,同时也希望能够有更多的人加入到做公益的队伍当中。”

而关于创业,张佳鑫说:“大学生创业作为目前解决就业困难和大学生实现自我人生价值的一个途径,得到了政府和社会各界人士的肯定和鼓励。如今的大学生身在校园,与外界社会接触少,社会经验缺乏,这些不足导致大学生在选择创业时存在一定的误区。创业需要的是冷静、理智、平和的心态,而不是狂热的冲动。”

他表示,今后“夕阳再晨”将加大服务队伍的建设与管理,发展更多服务队与服务社区,将“夕阳再晨”老年人科普计划推向全国,让更多老年人受益。

对于未来老年人公益事业,他认为,对老年人的精神陪伴与关怀是很重要的一个点,也是值得研究的。“居家养老和社区养老将会成为今后养老的发展趋势,通过日托型养老,早上上班将老人送到养老院里,让老人相互交流,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然后晚上再接回家,不耽误子女的上班,可能是今后的选择模式。”

上一篇:门禁管理系统在民爆生产中的应用 下一篇:国际航运新生态:共建、共享、共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