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连线 第21期

时间:2022-10-15 01:00:28

新闻连线 第21期

俄罗斯也“先发制人”?

10月2日,俄罗斯国防部召开高级防务会议,总统普京与国防部长伊万诺夫发表重要讲话。同日,国防部公布一份题为《俄罗斯武装力量现代化学说》的文件。在讲话及文件中,俄罗斯都借鉴美国提出了“先发制人”的军事战略原则。俄罗斯“先发制人”,是出于怎样的考虑呢?

郑羽(中国社会科学院俄罗斯研究中心研究员 博士生导师)当时,会议并没有明确提出“先发制人”是适合于常规武器,还是适合于核武器。但普京特别强调不排除核武器先发制人。舆论一出,西方反应较为强烈。于是,国防部长伊万诺夫在出席北约国防部长会议时解释说,主要是常规力量先发制人,核武器只是威慑力量。但即使这样,还是受到西方的广泛关注。毕竟俄罗斯还是一个军事大国。其实,俄罗斯以前就有先发制人战略,只不过没有以这个概念提出而已。1992年,第一部俄罗斯军事学说的基本原则就曾打算提出这一思想,但俄罗斯考虑到当时它向西方一边倒,并没有明显的外部力量威胁,因此就放弃了这个提法。但同时提出可以首先使用核武器,这就放弃了戈尔巴乔夫当年的“三不主义”理论,即不先行采取军事行动,不首先使用核武器,在反击敌人时不越过国界使用核武器。首先使用核武器也是有条件的。不对无核国家,不对参加核不扩散条约的国家。但是,如果无核国家同有核国家联合对俄罗斯发动进攻,则俄罗斯可以使用核武器。这次提出的“先发制人”概念主要是借鉴了美国布什政府2002年7月提出的同名概念。俄罗斯提出这个军事战略,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的考虑:

第一,俄罗斯认为,目前它的国家利益越来越不能受到美国的尊重。俄罗斯反对对伊拉克动武,但美国不予理睬,在与伊朗进行和平的原子能合作也受到美国强大的压力,等等。而且,大规模的局部战争呈愈演愈烈的趋势,而美国频繁动武,俄罗斯感到自己正面临越来越大的现实威胁。

第二,整个俄罗斯的地缘政治状况正在恶化。在西部,由于波罗的海三国加入北约从而使北约与俄罗斯直接接壤,并且俄罗斯的飞地加里宁格勒的出入境问题还要与北约协商。在南高加索地区,美国势力日益卷入亚美尼亚和阿塞拜疆。2002年4月,美国的军事顾问就进入格鲁吉亚,使格鲁吉亚的离心倾向进一步增强,以至于在整个反恐与安全问题上,格鲁吉亚也不与俄罗斯进行合作。所以在9.11一周年时,普京提出对潘吉西峡谷地带实施先发制人的打击。阿塞拜疆现在越来越向西方靠拢,它在修建巴库-第比利斯-杰伊汗输油管道方面紧密跟随西方。在中亚,2001年10月初,美国军队首先进驻乌兹别克,开始了美国在中亚的直接军事存在。现在,美国在中亚有六个军事基地,而且与哈萨克斯坦也签了三个军事基地的使用条约。中亚是俄罗斯传统的势力范围。美国在中亚的军事存在就直接威胁到俄罗斯的安全。在东部,存在美日同盟的威胁。而朝鲜半岛核危机也有加剧的趋势。美国不排除将其演变为一场军事冲突的可能性。

第三,俄罗斯提出“先发制人”的军事战略,特别突出核武器先发制人,也是加强军事威慑力度的需要。先发制人的核打击不是使用战略核武器,而是用可控制在一定范围内的战役战术核武器。1997年,叶利钦就曾签署一份《关于发展战役战术核武器的指导原则》,实际上就是要将小型核武器,包括中子弹等污染比较小的核武器用于实战领域。现在,俄罗斯经济发展缓慢,普京看到有限的国力影响到他的军事改革。以年度军费开支为例,冷战中期,苏联年度军费开支约是美国的一半;冷战后期,这一比例升至70%。而前些年俄罗斯的年度军费开支只占美国的4%左右,这几年美国的军费开支上升很快,这一比例更是降至2.5%左右。这么一点钱连维持116万大军的正常生活都已非常困难,也就谈不上更新装备了。在这种情况下,俄罗斯提出了先发制人的战略。它主要是想达到两个目的:一,向西方世界表示,俄罗斯对目前的国际社会是不满意的。俄罗斯不能容忍国家利益受到伤害的情况。二,警告周边国家不要向俄罗斯挑衅,不要在违背俄罗斯国家利益上与西方国家走得太远,不能忽视俄罗斯作为一个军事与政治大国的存在。

上一篇:约翰·格伦 下一篇:国际游资之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