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化学实验教学在生本课堂中的体现

时间:2022-10-15 12:15:14

谈化学实验教学在生本课堂中的体现

摘 要 生本教育的化学实验课堂是新的教学理念下一种全新的教学模式。要体现生本课堂,首先要尽可能创设问题的情境;在教学过程中,把教学活动设计成师生之间、学生之间的多向交流活动,多以对话的形式进行交流,尊重学生的主体发展,使学生成为真正意义上学习的主人,把教学过程还给学生,真正实现以学生的发展为本的生本教育的化学课堂。全面提升化学实验的教学效率,真正实施生本教育,使学生的认知和情感在课堂上得到充分体现。

关键词 化学;实验;生本教育

化学是以实验为基础的自然科学。化学实验是化学的灵魂和支柱,也是完善人才科学素质,特别是创造性思维素质的重要载体。传统的实验教学方式过分注重化学实验理想化模式,忽略了化学实验客观性模式的讨论,验证性实验的比重过大,探索性实验的比例相对不足;在化学实验研究的方式上,固定条件下的实验研究较多,变化条件下的实验研究较少,在传统的教学模式下,学生实验只是被动机械地操作。因此,改变传统实验教学模式,大力推行生本教育的化学实验课堂势在必行。那么,如何使化学实验课堂教学在生本得以体现呢?

1 要体现生本课堂首先要尽可能创设问题的情境

化学生本实验课堂是一种在好奇心驱使下、以问题为导向、学生有高度智力投入且内容和形式都十分丰富的学习活动。化学生本实验课堂基本特征可以概括为“活”和“动”两个字。“活”一方面表现为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另一方面表现为学习活动的生成性。教室里实际所发生的一切不可能都由教师所预设,学生的思维常常迸发出令教师意想不到的智慧的火花;“动”表现为学生真正的动手操作、动眼观察、动脑思考。要达到这样的教学目标,就需要教师在化学教学中不仅要自己能提出贯穿课堂教学的问题,更要有意识地培养学生提出问题的能力。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兴趣是个体行动的巨大动力,它可以引导学生走进科学的殿堂。在探究性学习中培养学生对化学及相关问题的兴趣,他们就会留心自然、观察社会生活中与化学相关的各种现象,产生积极的情感。相反,如果学生没兴趣,他们就会熟视无睹,一切现象和事物如过眼烟云,不会引起他们的注意。

例如,教师表演“清水变牛奶”的魔术,通过玻璃管向澄清的石灰水中吹气,直至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然后教师告诉学生试管中的“清水”是澄清的石灰水,让学生解释为什么向其中吹气后会变浑浊,由此引出二氧化碳的性质。还可以用“杀狗洞”的故事巧妙地引入:“在意大利有一个奇怪的山洞,狗进去很快就会死亡,人进去却安然无恙。据说洞内有一妖魔,专门杀狗,而作为万物之灵的人,受到上帝保护,它不敢轻举妄动。意大利化学家波曼尔听到传说后,不畏艰险,毅然进洞考察,他发现这个奇怪的恶魔竟是二氧化碳!二氧化碳怎么会成为了奇怪的恶魔呢?”

化学是一门实验科学,要求学生重视观察和实验。在化学教学中多做实验,展示各种化学现象,引导学生观察并思考新奇现象发生的条件和产生的原因,而不急于告诉学生结论,调动学生的思维,学生各种疑问也就随之而生。

2 化学实验是化学教学中的重头戏,化学实验教

学是生本化学课堂得以体现的重要策略

实验教学关系到整个化学的教学质量,在教学中只有不断地研究实验的教学方法,才能提高教学的质量。探究实验教学是近年来教师探讨比较多的一种教学模式,它能够充分地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创造性,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提高教学的质量。

通过近几年的探索,笔者的经验是大实验、小认识,即尽量通过实验来发现、理解各种物理、化学现象和原理,让学生积累探索、发现、发明的乐趣、方法和能力。课堂教学是教师施教、学生求知和探索的主阵地,更是创新发展的主渠道。所以在教学中,笔者充分挖掘教材内容各方面的价值,特别注重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科学态度和科学素养,引导学生善于观察,积极参与过程体验,倡导学生自主、协作、勇于探究的学习精神和情感体验。

如在“金属的化学性质”一课的教学中,笔者将以前的演示实验改分组实验。由于学生的参与,学生实验探究、主体作用明显,有充分的动手、动口、动脑的时间。学生只有积极参与教学活动,给他们以充分的动手、动口、动脑的时间,充分经历观察、分析、推理、综合等过程,全面地掌握规律的实质,与此同时学生的思维才能得到真正的锻炼,体现其学习的主体角色。

在学生之间交流时,提醒学生学会倾听。所以,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应该改变以往那种讲解知识为主的传授者的角色,应努力成为一个善于倾听学生想法的聆听者。在教学过程中,生生互动、师生互动共同探究问题,解决问题,共同学习,共同进步。通过开放性实验让学生主动参与实验过程,体验实验带来的乐趣,他们手脑并用、乐在其中。这种亲身经历使他们学会探究解决问题的策略,为他们终身的学习和生活打好基础。在学生学习过程中,教师不能简单地包办代替,把知识灌输给学生,要尽量地给学生思考和活动的机会,巧妙地通过一些教学活动,积极引导学生多思善问,使学生在循循善诱中主动、活泼地参与学习。把教学过程还给学生,真正实现以学生的发展为本的生本教育的化学课堂;把教师的演示实验变成学生的自主实验,全面提升化学实验的教学效率,真正实施生本教育。

3 课堂讨论合作表达与交流是实验教学在生本化

学课堂得以体现的主要形式

课堂交流是生本实验教学的中心环节。交流的形式有小组合作交流展示。小组合作学习,这是生本课堂的重要组织形式。生本课堂,学生是主人(学生个人或小组组织探讨交流更好)。上课时,教师引导和组织学生进行课堂实验讨论。课堂里有多根教棒,讨论问题时,任何一个学生都可以带着自己的讲义直奔讲台,用多媒体实物投影展示自己的做法,手执教鞭讲给大家听。一个学生讲完后,其他学生有不同做法的,可接着上去讲。每到这时,课堂上总是此起彼伏,学生抢着上台,直到每一位学生把每一个实验问题彻底弄懂为止。原来的课堂是教师演示得多,讲得多,练得少,讲在练之前;现在的课堂是尽量少讲,让学生多做多讲多练,练在讲之前,讲在关键处,讲在疑难处,练在易错处。

生本课堂转换了师生角色,颠覆了传统课堂,课堂变成快乐的剧场、幽默的小品。肖川教授对理想课堂这样评述:唤醒沉睡潜能,激活封存记忆,开启幽闭心智,放飞囚禁情愫。笔者认为课堂就是朝着这个方向在努力。

通过教学实践,化学实验生本课堂教学形式已基本形成,总结得出生本实验教学课堂总的特点:课前预习能够提出问题,自主动手实验课内汇报初步得出问题结论,小组合作交流完善结论。即每节课都会在课前留给学生一至两个思考问题(称为前置问题),让学生结合教材进行有目的的课前自学。而课堂的结构就是以学生汇报对前置问题的思考结果为主要内容,通过学生的汇报和辩论,可以解决大部分所要学习的知识的教学,并可以展示学生的才华、提高自信心、获得成功感。而对每个问题的汇报过程中,小组扮演着重要的角色,不少的教学活动都是依托小组来展开的。郭思乐教授说:“没有小组就没有生本。”小组合作学习在生本课堂的作用由此可见之重要。

总之,一切为了学生,高度尊重学生。学生是教育过程的终端,是教育的本体。营造平等宽容、和谐竞争的学习氛围是实行生本教学的根本保证。要使化学实验教学在生本化学课堂得以体现,展现学科特点,教师以开放、包容的心态,让学生的主体地位得以凸现,个性得以张扬。陶行知曾经说过:“解放孩子的头脑,使之能想;解放孩子的双手,使之能干;解放孩子的眼睛,使之能看;解放孩子的嘴巴,使之能讲。”笔者认为解放学生的学习,就应该使之会学习、会探究,就要让他们的双手在课堂上动起来,让他们的眼睛在课堂上能够亮起来,让他们的嘴巴在课堂上能够响起来!只要教师在课堂上采取有效的方式方法,开放自己的教学理念,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在不久的将来化学课堂将会成为一道亮丽的风景。

(作者单位:湖北省十堰市郧县城关一中)

上一篇:水电解实验设计 下一篇:初中化学实验教学经验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