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我意识的觉醒

时间:2022-10-15 12:06:09

自我意识的觉醒

镜子与自画像,认识自己

在古希腊神话中,有这样一则故事:美丽英俊的少年纳西索斯,在他生活的环境中就是男神一般的存在,少女们只要看到他就会情不自禁地爱上他。水妖艾蔻爱上了纳西索斯,却得不到回应。于是艾蔻在复仇女神面前发下了诅咒:“让无法爱上别人的纳西索斯爱上自己吧!”就这样,她的诅咒开始应验了。

当纳西索斯来到湖边弯下腰喝水时,看见湖面上映着自己俊美的倒影,便立刻爱上了自己。从此,他每天都到湖边来。起初是自我陶醉,渐渐地变成顾影自怜,最后终于扑向水中自己的倒影,最后化作水仙花……

中国明代也有个纳西索斯式的男人,名叫蔡林屋,号易洞,在他的居处,置有一面大镜子,当其著书得意时,便动辄正衣冠,向镜中自拜其影,并手舞足蹈曰:易洞先生,尔言何妙,吾今拜先生矣。

可见,对自我的了解,不只是女人偷偷在家照镜子那么简单,而是整个人类的心愿。古希腊哲学家苏格拉底不知道是否听过“水仙花”的故事,但他曾把“认识自己”――这条刻在希腊德尔斐神庙门楣上的铭言,确定为哲学研究的最高目标,并且指出“镜像”的实质是人类在进行自我沉思。

说到自画像,中世纪时期,被誉为“欧洲绘画之父”的乔托首开先河地在神圣不可侵犯的宗教绘画上绘入自我的形象,虽然相当于只给作品进行了署名,但是这一举动已经是人权在向神权发起的挑战。自此之后,独立式自画像在15、16世纪的文艺复兴时期,在艺术家中热火朝天地兴盛起来。

自画像的兴盛离不开玻璃镜子的发展。文艺复兴时期,纽伦堡和威尼斯已经是世界上著名的制镜中心,据说达・芬奇在作画时常常会在旁边摆放着镜子做参照,他也从不吝惜对镜子的赞美,“首先应当将镜子拜为老师”。

16世纪初,西方迎来了为“独立型”自画像建立原型概念的艺术家,那就是鼎鼎大名的丢勒。他在画中煞费苦心地用细节将自己塑造成为如基督般愤世嫉俗的人――有着烫过的卷发,拔过的眉毛,修剪过的胡子。如果说之前是偷偷把自画像藏于画中,丢勒则把艺术家作为了绘画的主题。

作为丢勒的仰慕者,伦勃朗把自画像这一题材发扬光大。在百度输入他的名字,下拉式菜单中第五名就是伦勃朗+自画像。如果文艺复兴时期有朋友圈,他一定是九张连发的自画像刷屏小王子。

据不完全统计,伦勃朗一生当中画了多达60多幅油画自画像,其余形式的自画像也有30余幅。伦勃朗的自画像是按照时间线索所画,通过伦勃朗的自画像可以看到他一生的起伏变化。早期他誓当表情帝,做出各种鬼脸来探索人脸变化的刻画方式。后期,由于生活的窘迫,他的自画像线条变粗,身体由侧面转向正面。在最困苦之际,伦勃朗直面自己,通过粗犷直接的线条让人知道,他原来不惧怕困难。

就在西方艺术家都在用自画像刷取存在感的时候,同时期的中国画,却鲜有直面自己的作品。说到这里,杜曦云只介绍了一位明末艺术家――曾鲸,擅长人物,他的肖像画立足于我们民族传统绘画基础之上, 除了强调中国画用笔用墨的特点,坚持以墨线和墨晕为骨,还借鉴西画中的表现手法,“中国文人画爱绘风景,追求写意,这也是为什么中国的自画像不为人所知的原因”。

智能手机+社交网络=selfie

19世纪末20世纪初最具影响力的心理学家弗洛伊德改写了艺术家对于自画像的认识。这股思潮也波及了艺术界,自画像不仅是忠实记录自己喜怒哀乐的视觉图像,也可以是发掘潜意识的自我的工具。

弗洛伊德所处的时代,欧洲艺术正走到了一个转折点,艺术的客观写实规律如透视、光学原理、解剖学等等已被艺术家们基本掌握了,写实艺术在技术方面处于瓶颈。照相机的出现更是冲击了艺术的这种功能。在这种虎狼夹击的情况下,为了寻求继续突破,19世纪末,欧洲的艺术界出现了对主观世界开始探索和内省的趋势。

达利作为弗洛伊利德精神上的“学徒”,曾经这样描述《梦的解析》的读后感:“这是我一生中最重大的事件之一。从此,我不知疲倦地解析自我,不仅是梦,还有我所发生的一切,其中包括纯粹的偶然事件。”在达利的自画像中,很难看见“完整的脸”。在《软自画像与炒培根》里,达利把自己的面部抽象成一块立在架子上的“培根”,只有他标志性的小胡子和他招牌的Y形拐杖能勉强认出他的痕迹。

绘画界在自画像上越探越深,与此同时,人类的第一张自拍照诞生了。对于第一张自拍到底是哪张,艺术界各执一词,大部分人认为是1839年,照片的拍摄者是美国摄影师罗伯特・科尼利厄斯,这在当时是件及其先锋的事情。那时候照相机并未普及。

直到1900年柯达公司推出了廉价的“盒子布朗尼”相机,照相机才成为普通人的乐趣。这款相机售价仅为1美元,外壳由硬纸板制成,使用117毫米胶卷,一经推出就受到热捧,卖出的相机数以百万计。它价格低廉、操作简便,向全世界推广了快照技术。

杜曦云回忆自己第一张自拍是在18岁,拿相机拍摄。他设定好时间,赶快坐在镜头下,完成了第一次的自我留影。而今,现在年轻人只需把手机打开,调成自拍模式,就可以省时省力地拍出百八十张自拍照,这都要归功于智能手机的发展。

据牛津大学出版社考证,“selfie”最早出现在2002年澳大利亚一个互联网论坛上,不过当脸谱网后来居上时,这里的用户们更青睐图片像素更高,拍摄得更加精致的自拍照,随着类似Flickr、instagram的图片分享网站走红,“selfie”开始正式被使用这些网站的青少年群体接纳。而在中国,微博与微信的兴盛让中国青年终于和世界同步留影。

“selfie”到底有多热?对网络热词的统计显示,与2012年相比,2013年在社交网站上“自拍照”一词的使用率激增17000%,并且由此衍生出helfie(自拍展示头发),belfie(自拍展示臀部),welfie(健身时自拍),drelfie(喝醉了自拍)等等新鲜词汇。

“精心调整的拍照角度,展示最好看的面容,不经意上镜的或许还有女性的‘事业线’和男性的肱三头肌……‘selfie’讲述的是社交媒体时代‘个人主义’的故事,”《华盛顿邮报》比喻说,“每个人都把自己最健康光鲜的一面在这座社交媒体的博物馆中展出。”

上一篇:技术,从来都是技术 下一篇:开辟信息科技的“云端”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