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工程造价控制中的影响因素与对策

时间:2022-10-15 11:18:31

浅析工程造价控制中的影响因素与对策

摘要:工程造价控制是维护参建各方合法权益、提高项目投资效益、合理分配社会资源的造价管理活动。由于工程造价控制的影响因素多且复杂,所以研究工程造价控制乃是当前迫切并且重要的课题,因此本文对相关内容进行了分析和探讨。

关键词:工程造价;影响因素;控制;对策

工程造价是从确定工程项目(建设的内容、规模、标准及功能与使用要求等)到项目完全建成并经验收合格、交付使用所需支出的全部费用[1]。工程造价是进行项目决策、制定投资计划、筹措资金、控制费用和评价投资效果的重要依据和指标[2]。对工程造价进行控制不仅有利于维护参建各方的合法权益,更有助于提高造价管理水平,最大限度地提升投资效益,使社会资源得到更加合理的配置和利用,所以加强工程造价控制是非常重要的。然而工程造价影响因素多,兼之建设周期长,有效控制工程造价并非轻而易举,因此本文对工程造价的影响因素进行了分析,探讨了控制工程造价的对策,希望能对提高工程造价管理水平有所帮助。

1 影响工程造价因素分析

1.1 外部因素

外部因素是所有参建方以外的因素,这是参建各方无法直接控制的因素,主要有三个因素:一是国家或地方在法规、政策方面的调整引起价格变化。由于许多工程项目的建设周期较长,几年甚至十年以上也不罕见,在这段时间内法律法规及产业政策方面出现调整也不奇怪,政策变化会导致费率等内容调整,进而造成工程费用的变化。二是市场因素。中国加入WTO后,国内市场与国际市场联系紧密,市场价格明显会受到国际市场的影响,同时地域差别对市场价格也有一定的影响。三是环境因素。如运输、协作、土地、通讯等外部条件的影响。

1.2 内部因素

内部因素是与参建各方有关系的因素,是参建各方可以直接控制的因素,这些因素按照实施阶段来划分可分为项目决策阶段因素、设计阶段因素、招投标阶段因素、施工阶段因素和竣工决算阶段因素。一般来说,项目决策阶段和设计阶段对工程造价影响最大,其中决策阶段影响程度达到70%~80%,设计阶段影响程度为75%~95%[3]。设计阶段又可细分为初步设计、技术设计和施工图设计三个阶段,影响程度分别是75%~95%、35%~75%和5%~35%。这两个阶段对工程造价的影响主要取决于项目决策立项是否正确、技术论证是否充分、设计质量是否有保证等关键环节。招投标阶段和施工阶段影响造价的环节是施工队伍的选择、合同管理、施工准备、施工组织等内容。竣工决算阶段的造价控制受到施工队伍的诚信以及决算编制、审核人员业务能力的影响。除了按阶段分类,还可以按人员因素、管理因素、技术因素来区分。人员因素与概预算、结算编制及审核人员的政策水平、业务素质等有关;管理因素是项目管理水平的影响;技术因素是技术装备、施工技术的影响。

2 工程造价控制对策

2.1 项目决策阶段造价控制

2.1.1 重视项目决策前的准备工作

虽然项目决策对工程造价影响很大,但相当多项目的准备并不充分,资料收集也不完整,以致影响到后续的经济论证,所以须引起高度重视。应做好调查工作,对于项目所在地的水、电、路、地质状况及设备、材料采购价格等资料要收集齐全,并且准确可靠。

2.1.2 做好可行性研究报告

可行性研究报告对于项目立项具有重要影响,对于市场需求、发展前景的分析要到位,确定工程规模、建设标准要合理,不应为立项而虚饰报告。

2.1.3 认真编制工程投资估算

编制工程估算必须保证足够的准确性,应充分研究政策、市场及施工中各种因素对造价的影响,尤其是不利因素的影响,使投资估算在项目投资控制中可以发挥其应有的作用。

2.1.4 项目决策方案的优化

应针对项目情况制定多个方案,通过优化比较,评出技术、效益兼备的方案,以节省工程投资。

2.2 设计阶段造价控制

2.2.1 推行设计招标制度

推行设计招标可以更好地保证设计质量,也有利于造价控制。通过设计招标评选出技术先进和经济合理的设计方案,再由方案落实设计单位,这样就可起到控制造价的目的。

2.2.2 实施限额设计和落实风险机制

限额设计的目的是控制设计概算不超过投资估算,施工图预算不超过设计概算,通过各个设计阶段的跟踪审查,保证设计工作满足造价控制的要求。实行风险机制就是采取有奖有罚的措施,激励设计人员拿出最好的设计成果,以实现设计经济合理的要求。同时,也要限制了不合理的设计变更现象。

2.2.3 加强设计监督

可以推行设计监理制度以监督设计工作。对所有设计,都应结合技术和经济两方面进行论证。一般多采用成本效益分析法,利用价值工程比较成本和功能的关系,得到满足功能要求的低成本方案,实现造价控制目标。

2.3 招投标阶段造价控制

采用招、投标制,通过引入竞争机制有利于造价控制。在招标过程中,造价控制的重点[4]是工程量清单的编制、回标分析、合同管理、标底的编制与审核等。工程量清单计价已实行多年,按照GB50500-2013《建设工程工程量清单计价规范》,国有资金或以国有资金为主的工程招标必须采用工程量清单计价,非国有资金工程招标“宜”采用工程量清单计价,可见做好工程量清单的编制非常重要。回标分析是对符合条件的投标报价进行逐项检查和分析,经过回标分析以后结果送交评标委员会,然后才成为投标人的最终评标价。合同管理主要是合同条款的约定、采用的合同价格类型等内容。确定标底必须经过周详的市场调查,在充分掌握人工、材料、设备行情的基础上才能确定下来,所以要审核标底的准确性。此外,评标方法是否科学合理也非常关键,最终中标价应是合理的低价,盲目采用最低中标价很大可能无法保证工程质量。

2.4 施工阶段造价控制

2.4.1 加强施工组织管理

施工组织设计是施工准备、开展施工的重要技术文件,要审核其施工组织设计、施工方案是否与投标书承诺、合同约定一致,防止施工单位利用不合理的施工措施增加施工费用或成为索赔诱因。应通过采用先进技术,实现节约费用、提高工程质量、加快进度的目的。

2.4.2 严格工程变更和现场签证管理

工程实施过程中,工程变更(即设计、材料、工艺等变更)和现场签证无法完全避免,应建立严格的变更、签证审批制度,明确责任,减少变更。必须发生的变更应尽早处理。

2.4.3 重视进度计划的实施,控制进度款项的支付

进度影响造价,故应避免窝工和浪费工时现象,加强调度和合理安排。工程进度款是控制进度和工程质量的保证手段,应根据合同约定对进度款支付申请进行严格审核,经质量检验合格、工程量核准后才可支付进度款。

2.4.4 处理好索赔事件

索赔应遵循正常途径和合理的理由而提出,正确处理索赔事件应弄清事件起因并分清责任。为了保证工程质量和进度,可对承包商或分包商提出反索赔。

2.5 竣工结算阶段造价控制

竣工结算审核是工程造价控制最后环节,应依据招投标文件、合同约定严格审核,检查竣工结算的编制是否符合相关规定和规则。要将预决算书、承包合同、竣工图纸、定额等通盘考虑,对工程变更、工程量增减及甲供材料、设备、材料替换等项逐一审核。现场签证的审点是真实性、准确性与时间性“三性”。

3 结语

工程造价中的影响因素多且复杂,因此要在项目决策、设计、招投标、施工到竣工验收各个阶段实施全过程、全方位的控制,并通过组织措施、技术措施、经济措施、合同措施和管理措施的多管齐下,实现工程造价的全面控制,使参建各方的利益都能得到保障,促进社会和谐与稳定。

参考文献:

[1]黄美梅. 论强工程造价控制的若干措施[J]. 商品与质量:建筑与发展,2012(6):269-270.

[2]王刘平. 浅谈施工阶段与后期的竣工结算工程造价控制[J]. 世界华商经济年鉴・城乡建设,2013(4):429.

[3]刘忠林. 浅析工程造价控制及设计阶段风险控制[J]. 中国房地产业,2011(8):325-326.

[4]胡瑛军,王兴. 招投标过程中的造价控制要点及注意事项[J]. 商品与质量:建筑与发展,2011(5):31,30.

上一篇:浅析高层建筑地下室施工裂缝产生原因及预防 下一篇:提高市政工程项目建设管理的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