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层工商所建设经验交流

时间:2022-10-15 09:15:17

基层工商所建设经验交流

近年来,我局结合基层工作实际,以实施规范化建设为总抓手,围绕“立足规范,夯实基础,改善环境,提高效能,树立形象”的目标要求,全面加强工商所的建设和管理,有效地推进了各项工作的深入发展。

一、围绕“四化”标准,全面实施规范化建设

一是职责具体化。结合工作需要,对工商所内部机构和工作岗位、环节、职责进行了改革和重新界定,明确了工作人员在行政执法、政务服务和事务管理等方面的职责分工,做到定人、定岗、定责。根据精简、效能、统一的原则,规范工商所内部机构名称和设置,设立监管室、纠察室和服务厅,建立“两室一厅”的监管模式。监管室的职责是:监管集贸市场和市场经营主体,查办违法违章案件和“12315”申诉举报案件。纠察室的职责是:监督检查工作人员执法、服务和遵章守纪情况,查处和纠正违章违规行为。服务厅的职责是:受理企业业户的登记申请、消费者的申诉举报以及各类咨询业务,收取规费,负责档案管理等内务。按照新的机构设置和职责分工,科学划分监管区域,合理调配人员力量,明确岗位职责目标,保障了各项工作的顺利开展。

二是工作程序化。把主要业务工作分类归口,围绕注册登记、经济户口属地管理、经检办案、“12315”申诉举报等方面,确定了管理流程,每项工作从开始到结束的各个环节都进行了明确分工,规定了衔接和移交的具体办法,并在实践中不断完善规范,建立了一套科学、完整、有效的工作程序运行机制。同时,保证工作程序公开透明,确保工作运行机制顺畅有效。不管是办事、办文、办案,还是管人、管钱、管物,都严格按照程序运作,一环扣一环,使各项工作在程序化的轨道中运行。如,在执法办案方面,我们从立案、核审、告知、处罚决定编号、执行到案卷归档全过程实行流程化管理运作,先后建立了办案文书发放、案件核审登记、一般程序案件台帐、简易程序案件、罚没款收缴执行情况、立卷归档等台帐,紧密衔接,相互制约,有效地提高了基层执法办案的规范化水平。

三是管理制度化。搞好内部管理的主要途径,就是建立健全一系列行之有效的制度,并切实执行到位。我们紧紧围绕规范基层管理和服务行为,对原有的规章制度进行了认真梳理,修改调整了旧规定,制定出台了新制度,完善了工商所的制度管理体系,使基层工作有规可依、有章可循。一方面,从规范内部管理入手,以县级局为单位统一规范,全面建立了信息宣传、公文处理、财务管理、卫生保洁、档案、督查、考勤、着装、车辆管理等一系列制度规定;另一方面,从规范执法和服务行为入手,全面加强行政效能监察工作,推进基层人员行风廉政建设。为加强队伍管理,提高工作效能,我们研究出台了《行政效能监察实施办法》,明确了效能监察的基本原则、主要内容、方式方法、实施程序和惩戒措施,配套制定了效能监察考核具体量化标准。同时,充分发挥纪检监察机构的作用,及时检查,严肃处理,定期考核,形成科学、有效的监督考核体系,保障了各项规章制度落实到位。

四是服务标准化。实行标准化服务,是提高工作效率和服务水平,展示工商形象的重要措施。我们突出基层单位这一重点部位,加强对外服务的文明化、规范化建设,全面推行标准化服务。首先,制定具体的服务标准。结合基层工作特点,对每一项服务业务的内容、标准、时限、流程、评价等做出具体的规定,明确各项服务要达到的目标要求,高标准规范工作人员的服务行为。先后推行了政务承诺制、办事效率监督卡制、政务确认制、首办责任制、“零拒绝”服务、服务联系卡等制度和措施,各单位都结合实际,制定了具体的实施办法。其次,全面推行量化服务。把为企业业户办好事、办实事以及服务招商引资等工作作为量化服务的重要内容,使工商所更加主动地参与到发展经济、繁荣市场活动中去,进一步树立良好的服务形象。再次,严格执行服务纪律。市局统一制定了工商行政管理人员“十不准”、“八严禁”工作规定,在全系统推行使用“文明服务用语”,禁用“文明服务忌语”,按规定统一着工商制式服装、佩戴工作牌上岗。严格落实国家总局“六项禁令”和省局“五项禁令”,层层签定责任状,不折不扣地落实禁令,实现了基层服务行为的标准化。

二、多措并举,确保工商所规范化建设实施到位

一是培育样板,典型引路。我们把培育典型作为推进基层规范化建设的重要途径,先后推广了蓬莱、龙口、莱州、莱阳等地的经验做法,在全系统树起了典型。结合半年读书会、年终工作总结会,现场观摩各县市区基层所规范化建设情况。各县市区局也都自发地到先进单位学习、借鉴先进经验,结合实际进行试点,培养自己的典型,不断积累基层规范化建设的经验。通过典型的示范带动,使大家学有榜样,干有标准,促进了基层规范化建设工作的深入开展。

二是确定标准,达标考核。根据基层建设的实际,我们制定下发了《工商所规范化建设考核办法》,从机构设置、基础设施和装备、办公环境、管理流程等10个方面提出了明确要求,规定了量化评分标准。各县市区局按照考核内容和标准,对工商所进行初审,符合条件的向市局申报验收。市局定期组织复查考核,对考核达标的工商所,通报表彰,颁发牌匾,给予适当的物质奖励;对不达标的工商所,提出整改要求,督促抓好落实。经过系统上下两年多的努力,全市工商所已经全部通过规范化达标验收。

三是提高素质,夯实基础。推进规范化建设的关键在工商所人员素质的提高。围绕建设“学习型”系统的要求,我们组织开展了以“学法律法规、学公文写作、学微机操作”为主要内容的全员“三学”活动,以此为总抓手,在工商所开展了每日一题、每月一法、每季一考活动,全面提高了基层干部的业务素质。20*年以来,我们在全系统开展了岗位练兵比武活动,把工商所业务作为一个专业,单独组织比武竞赛。同时,适时组织工商所长培训班,通过抓所长、带队伍,推动了基层整体工作上水平。为克服和解决教育培训流于形式的问题,我们建立了干部学习档案,落实了考试成绩登记备案制度,使业务学习经常化、制度化,并将考试结果作为确认干部职工上岗资格的重要依据,作为年度考核和提拔使用的重要条件。通过加强教育培训,使基层干部素质有了很大的提高,为实施规范化建设奠定了基础。

四是不断完善,逐步提高。我们在推行工商所规范化建设的过程中,坚持用动态发展的观点指导工作,积极探索,大胆创新,不断充实完善。从实施基层建设“五小工程”、加强工商所基础设施建设、开展“规范管理年”活动、实施“四个一工程”,一直到推行工商所监管模式改革、“小局大所”改革,始终围绕“规范”这一核心,突出不同时期的工作重点和要求,不断赋予其新的内容,确保了工商所规范化建设始终在较高的层次和水平上运作。

三、实施规范化建设,使基层工作呈现出新的面貌和气象

一是,行政效能明显增强,执法质量进一步提高。通过合理设置内部机构,调整分配管理人员,落实管理制度和责任,根治了以往管理秩序乱、工作效率低的痼疾,实现了职责分明、工作有序、管理有力,促进了各项监管执法工作的有序开展。通过加强执法办案规范化建设和推行行政指导工作,基层执法效能不断增强。目前,全系统的执法办案工作60%以上通过工商所来完成,行政复议和行政诉讼率不到1%。

二是,服务质量和工作效率明显提高,社会形象得到彻底优化。由于我们坚持抓队伍的教育管理,通过建立完善各项管理制度和工作职责规范来约束基层干部的行政行为,使基层服务的效率、质量和水平大幅度提高,形成了弘扬正气、廉洁执法、规范服务的浓厚氛围,树立了基层工商崭新的社会形象。目前,15个县市局、分局中,已有11个获得省级文明称号,3个获得市级文明称号,提前实现了创建文明行业的阶段性工作目标。

三是,基层干部职工的精神面貌和工作状态有了根本改观。基层工商所规范化建设和管理水平的提高使基层干部人心稳、活力足、干劲大。主动要求下基层工作的多了,想方设法调回机关的少了;安心基层、扎根基层、奉献基层的多了,“做一天和尚撞一天钟”混日子的少了;自觉遵章守纪的多了,违规违纪的现象少了。通过规范化建设,规范出了正气,规范出了士气,规范出了活力,在基层建立起了全新的工作和管理秩序。

上一篇:工商局基层考核机制监管经验交流 下一篇:农村劳动力教育管理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