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贷危机下信用衍生产品创新与监管分析

时间:2022-10-15 08:39:57

次贷危机下信用衍生产品创新与监管分析

摘 要:金融创新尤其是信用衍生工具的创新对金融业的发展意义重大,同时带来巨大风险。如何平衡衍生工具创新带来的积极效应和风险隐患,成为金融监管体系的难题。

关键词:次贷危机;信用衍生工具;金融创新

中图分类号:F830.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3198(2009)21015401

自2007年7月次贷危机发生至今的两年中,次贷危机已从美国金融业蔓延至美国实体经济,并进一步波及到全球经济,给全球实体经济带来了沉重打击。次贷危机造成了美国、欧盟以及新兴市场国家的经济增长放缓并伴随全球性的通货膨胀,对全球未来几年的经济前景形成了深远影响。因此,对造成次贷危机的衍生工具创新与金融监管体系进行分析,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1 次贷危机与信用衍生产品创新

信用衍生产品是一种金融产品创新,它的出现源自市场对信用风险转移的需要。一般而言,金融衍生产品能灵活有效地分散商业银行的信用风险,使信用风险从一个市场参与者向另一个市场参与者转移并以此促进信用风险在市场参与者中的有效分布,从而提供给商业银行更加灵活的信用风险管理方式,同时给市场带来参与信用风险市场交易的投资机会。

按照ISDA(国际互换与衍生品协会)的定义,信用衍生产品是一系列从基础资产上剥离、转移信用风险的金融工程技术的总称。其最大的特点就是将信用风险从其它风险中分离出来并提供转移的机制。

就次贷危机而言,涉及其中的衍生工具创新品种主要是房地产抵押债券(MBS)、信用违约掉期(CDS)、担保抵押债券(CDOs)等。次贷危机的形成机制为:信用较低的普通居民向房地产金融公司缴纳房贷,房地产金融公司将这部分债权从资产负债表中剥离,并以此为基础发行房地产抵押债券(MBS),将MBS中评级较高部分出售给投资银行;投资银行将中间级的MBS进行证券化并再次深度创新,开发出担保抵押债券CDOs和信用违约掉期(CDS),并将CDOs和CDS出售给商业银行、养老基金、对冲基金等;随着美国利率的不断上调,使得次贷购房者无力还贷还息,加上房产价格不断下降,违约拖欠债务事件逐步增加;购房者缴纳现金的大幅减少使得MBS、CDS、CDOs大幅贬值并带来流动性风险;当大量机构投资者进行“去杠杆化”而抛售非流动资产时,加剧了资产贬值和流动性不足问题。

2 次贷危机的内因外患

尽管次贷危机始于美国房地产市场,但将房地产市场的波动放大为全球金融体系乃至实体经济的根源,并不在于房地产市场,而是在于金融市场。金融市场中复杂衍生品运作机制的复杂及缺陷注定了泡沫的破裂,并导致次贷危机的产生。

2.1 衍生产品定价机制扭曲

为了规避金融监管的约束,美国金融机构进行了大量衍生产品创新。然而,美国主要的复杂衍生品定价并非遵循“盯市”原则,而是依据模型。因此,经过复杂的金融创新和模型架构后,复杂衍生品基本上都有华尔街单方定价。对于华尔街的交易方,外部人士很难了解价格制定程序。正是交易双方在信息上的严重不对称,使衍生品市场价格信号失灵,加剧了虚拟经济与实体经济的脱节,扭曲了金融市场“高风险、高回报”的价格体系,为危机的发生埋下伏笔。

2.2 美国金融市场持续低利率造成流动性过剩

为促进经济发展,美联储在格林斯潘时期不断降息,带来了房地产市场的繁荣。持续的低利率使得金融市场流动性过剩,促进了美国金融机构对高收益次贷资产的需求。因此,各大投资银行加快衍生产品创新,推出更多满足次贷借款人的产品来满足自己对高利润的追求。大量衍生品的运用使得次贷风险大量积累,房地产泡沫不断扩大。

2.3 信用评级机构失灵

衍生品定价离不开评级机构的评级,标普、穆迪和惠誉三大评级机构扮演了其信用评价的核心角色。普通投资者的投资行为很大程度上是基于三大评级机构的信用评级。由于衍生产品度杂程度提高,评级机构无法获取必要信息,自然没有能力估算出其真实的风险收益情况。

2.4 金融监管不力

美国金融监管机构对于非银行金融机构的监管流于形

式,没有实质性的约束;同时,由于监管方式落后,无法对衍生产品的创新进行有效监管,使得金融体系风险不断积累,直至危机发生。

2.5 次贷危机的国际因素

近年来新兴市场国家经济的迅速发展增加了对美元的需求,促使美国资产价格上涨。金融一体化趋势使得全球系统性风险增加,风险监控成为难题;新兴市场国家的过多美元外汇储备增加了金融系统的脆弱性,加剧了次贷危机风险。

3 次贷危机对我国发展信用衍生品的启示

尽管次贷危机给我国带来了较大冲击,但相对于美国、欧盟而言,我国受到的冲击有限,这并不是因为我国的监管体系卓有成效,而是得益于我国金融市场相对较为封闭、金融创新较为缺乏。但本次危机仍然给我国的发展信用衍生工具带来不少启示。

3.1 完善金融机构风险管理体系

发展信用衍生品时,各金融机构在创造利润、转移风险的过程中,应进一步加强内部控制制度建设,进行必要的风险监控和定期的内部稽核,及时发现表外业务经营中的风险,提高自身风险管理能力,同时完善风险预警机制。

3.2 强化信息披露

规范金融机构信息披露,制定统一的信用衍生产品监管信息报告要求。根据市场发展和金融环境,报告应包含必要的风险信息、信用衍生品的结构、标的资产和交易目的、产品类型、交易对手等定性信息,使投资者能够清楚了解真实的风险收益情况。

3.3 加强金融监管,推进金融监管的合作

加强监管一方面要培养信用衍生产品定价、信用风险模型、会计处理等领域的专门人才,另一方面要完善信用衍生品的法规建设,对信用衍生品交易进行法律规范。同时要加强国内各监管机构的协调,增进信息共享。另外在国际上,推进联合监管,通过信息交换、危机管理、联合行动等方式,更好地防范和化解国际金融风险的蔓延。

参考文献

[1]郑庆寰.跨市场金融风险的传递机制研究――基于美国次级贷款危机的分析[J].南方金融,2008,(03).

[2]杜厚文,初春莉.美国次级贷款危机:根源、走势、影响[J].中国人民大学学报,2008,(01).

[3]张明.次贷危机的传导机制[J].国际经济评论,2008,(04).

上一篇:现代信用风险度量模型对比分析 下一篇:我国上市公司成本与股权结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