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管圈活动在手术安全核查管理中的应用效果

时间:2022-10-15 08:30:13

品管圈活动在手术安全核查管理中的应用效果

[摘要] 目的 探讨品管圈在手术安全管理中的应用效果。 方法 选取本院2013年3~12月随机抽查的200例手术者作为研究对象,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100例。观察组实施品管圈活动,对照组未实施品管圈活动,比较两组的安全核查执行合格率及满意率情况。 结果 对照组的手术三方安全核查不规范行为共发生39例次,合格率为61.0%,观察组的手术三方安全核查无不规范行为发生,合格率为100.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关键词] 品管圈;手术;安全;核查;管理

[中图分类号] R471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674-4721(2014)12(c)-0151-03

品管圈是指由同一个工作场所的人为了解决工作问题,自动自发的组成一个小团体,然后分工合作,应用科学的统计工具及品管手法来解决问题[1-3]。品管圈的应用是提高医疗安全管理水平的一剂良方。手术室做为特殊的护理单元,其工作性质决定了手术室护理人员的精准医疗模式,缩短患者的等待时间,让患者花最短的时间得到最好的治疗,第一时间为患者提供就治,为患者赢得最佳的抢救时间[4-7]。本院于2013年在全科开展品管圈活动,取得了较满意的效果。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本院2013年3~12月随机抽查的200例手术者作为研究对象,其中男性128例,女性72例;年龄为18~59岁,平均(34.8±6.9)岁。根据是否实施品管圈活动将入选者分为对照组(3~7月)和观察组(8~12月)。观察实施品管圈活动前后两组的安全核查执行合格率情况。两组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表1),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1.2.1 成立“品管圈”组织 确立管理项目,根据自愿参加、上下结合及实事求是、灵活多样的“品管圈”组建原则[8-10],成立“品管圈”组织。本小组圈员12名,包括4名主管护师,3名护师,5名护士,由1名领导能力及专业能力强的主管护师担任圈长,负责组织圈内活动,护士长担任联络员,负责活动内容的指导和与上下级部门的联络。

1.2.2 组织讨论 经过讨论,采取“头脑风暴”法确定圈名为“救生圈”,提出多个可实行的主题,同时结合三级甲等医院评审的要求,根据内容的重要性、迫切性、圈能力,最后以投票计分的方式选出主题(提高手术安全核查正确执行合格率)。通过特性要因图(又称鱼骨图)[11-13]分析原因(图1、图2)。针对主要原因,采取相应的措施,每月召开2次例会,针对安全核查中的核查人员思想不重视,在实施过程中流于形式,三方核对时各自查对甚至出现不检查、不签字或只签字不核查的现象等提出对策并监督执行。5个月后进行手术不规范行为和护理服务满意度调查对比。

1.3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 13.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处理,计量资料以x±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以P

2 结果

2.1 两组手术不规范行为的比较

对照组的手术三方安全核查不规范行为共发生39例次,合格率为61.0%,观察组的手术三方安全核查无不规范行为发生,合格率为100.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6.389,P

2.2 两组患者住院和出院满意率的比较

观察组的住院和出院满意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2.3 两组不同环节满意率的比较

观察组的病房环境满意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护理技术、服务态度、健康教育满意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3 讨论

品管圈作为一种融合了科学管理和人性化管理的高效率管理工具,已经在本院护理工作及质量管理中广泛应用,且效果显著,极大地提升了本院手术室及护理科学化的管理水平,从根本上解决了临床护理问题,调动了本院护理人员的工作积极性。品管圈活动强调的是让护理人员自发主动地参与活动,从而自觉提升了护理人员的参与权、管理权以及自,从根本上提升了护理人员的工作积极性[14-15],参加本次品管圈活动的医护人员都是自愿参与手术安全核查的管理。在整个活动过程中,品管圈在手术安全核查管理中取得了满意效果。本研究结果显示,对照组活动前手术三方安全核查不规范行为共发生39例次,合格率为61.0%,观察组活动后手术三方安全核查无不规范行为发生,合格率为100.0%,提示将品管圈应用到手术安全核查管理中能够取得满意效果,不仅提高了手术安全核查正确执行合格率,同时也增强了护理人员参与护理管理的团队意识,能够更好地保证手术安全。在本次品管圈活动中,小组成员分工合作,既是管理者,又是实施者,能够充分发挥积极性,既激发了参与管理的意识,又培养了在手术工作过程中应用科学方法去主动寻找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使综合素质得到了很大的提升。

[参考文献]

[1] 李桃.手术室-供应室一体化管理模式的实施与效果[J].现代临床护理,2011,10(5):60-61.

[2] 许晨耘,柯雅娟,陈茹妹,等.品管圈活动在手术病理标本安全管理中的应用[J].中国护理管理,2012,12(1):102-103.

[3] 梁铭会,刘庭芳,董四平.品管圈在医疗质量持续改进中的应用研究[J].中国医院管理,2012,32(2):37-39.

[4] 潘海燕,颜波儿.品管圈活动在ICU医护人员手消毒管理中的应用[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12,22(10):255-256.

[5] 杜晓丽,杨正娣.手术器械纳入消毒供应室集中管理的效果分析[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12,22(9):168-169.

[6] 高慧芳.手供一体化合作中手术器械的管理探讨[A]//中华护理学会第16届全国手术室护理学术交流会议论文汇编[C].长沙:2012.

[7] 方桂珍.在护理人员中推行品管圈活动的探讨[J].护理研究,2008,22(12):1103-1104.

[8] 朱泓.“品管圈”活动在提高门诊药房工作质量中的应用[J].药学服务与研究,2008,8(6):466-468.

[9] 张菊芳,贾丽华,方向华等.品管圈活动在缩短送手术病人时间中的应用[J].护士进修杂志,2013,28(4):315-316.

[10] 汪四花,林芬,沈国霞.品质管理活动在病房用药安全管理中的应用[J].中华护理杂志,2011,46(1):60-61.

[11] 赵书云,杨圣俊,李玉琢,等.手术安全核查制度的实施和效果[J].中华护理杂志,2011,46(3):265-266.

[12] 刘佩芳,谢碧晴,苏慧芳.医院品管圈的团队结构与冲突处理行为[J].台湾卫志,2006,25(6):449-461.

[13] 姚智萍.品管圈活动在糖尿病护理风险管理中应用效果的观察[J].护理与康复,2011,10(4):347-348.

[14] 马春远.品管圈用于产房护理质量持续改进的效果评价[J].中国现代医生,2009,47(13):88-90.

[15] 张秋香.品管圈在手术室物品定位管理中应用[J].医学信息,2013,26(22):300.

(收稿日期:2014-11-07 本文编辑:祁海文)

上一篇:机械辅助排痰对危重患者人工气道气囊压力及呼... 下一篇:改变ICU病房结构对鲍曼不动杆菌院内感染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