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作文教学随想

时间:2022-10-15 08:23:46

小学作文教学随想

到了小学高段,作文教学一直是我们语文老师最头痛的事情。二十年前开始做语文老师的时候,我的语文老师语重心长的告诉了我一句话,“作文教学既是语文教学的重点体现,也是语文教学的难点所在”。从此,我把“作文教学”一直铭刻在心。实际教学中发现,学生惧怕作文的心理倾向十分严重。究其原因,主要有:1.惟考是图的功利性教学模式。2.保守陈旧的作文选材。3.教师独揽作文批改专利。4.学生生活范围狭小等。如何克服学生对作文的畏难情绪,笔者在二十年的从教实践中,找到了一点感悟,并收到了良好的效果,现将“感悟”介绍如下:

1.从仿写起步。

开始写作时离不开模仿,但真正打动人的东西,应该是自己呕心沥血的创造。小学高年级语文课本上选编的课文都是名人名家的作品,有的文章一直被选入,可见它的思想性、艺术性都是很高的。因此让学生学习、借鉴其写法是很必要的。因此要让学生多读课文,多读范文。让学生向作家借思路,借方法。我的做法是以材料中的典范文章为例子,使学生领悟作文之法,模仿演练,步入“规范”,也就是“入格”。随着写作水平的提高,要逐步增加创新的成分,使学生逐步摆脱范文思维模式的束缚,从真实的材料和深切的感受中表达自己的思想情感,从而逐步写出有个性特点和新意的文章来。

2.培养语言积累习惯。

积累是语文教学之本,也是作文教学之本。语言积累是个长期艰苦的过程,需要引导学生持之以恒。

我让学生每学期准备两个积累本:一本叫“应试积累”,顾名思义,也就是为了应急考试中常出现的课外知识性质的积累。内容分为:成语、名言、谚语、仿句、口语交际、诗句等,还要学会归纳分类,比如,诗句里分为:有关“春”、“夏”、“秋”、“冬”、“西湖”、“绿”、……。另一本叫“常规积累”,按每周一至周日的顺序安排内容:

周一:成语,要求积累数量是5个,会解释成语意思,或讲述成语故事。

周二;诗句,要求积累一首,会背诵或有感情的朗诵即可。

周三:歇后语、谚语,要求积累数量是四个,这是学生比较感兴趣的。

周四;名言,要求数量是两个,但必须会背诵。

周五:精美语段,背诵并说说喜欢他的理由。

周六:日记,敞开心扉,畅所欲言,不作为检查之列。

周日:看一篇好文章,记录看后的感受。

引导学生走进奇妙的书的王国,从根本上解决学生无话可说的问题,奠定好走向写作成功的基石。

3.加强口语训练。

首先,安排好课前五分钟读说练习。

这个时间由学生自己支配,可以上台有感情地朗读一篇好文章,也可根据生活环境的变化、班级现象或课文涉及内容作以安排。

其次,注重培养诵读习惯。

叶圣陶老先生称诵读为“美读”,其实,“读”本身就是一种基本的行之有效的语言训练,它具有唤起形象、表达情感、训练思维等各种功能。

再次,要经常性口头作文。

口头作文是指用口语的形式,有头有尾的连贯的叙述一件事情,或说明一种事物,阐明一个道理。口头作文的内容可以是改写、扩写、仿写、即兴演讲、续写等各种方式。

4.激发写作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这是众所周知的,可是要真正做起来,这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教师要正确的指导,激发写作兴趣,使其潜在的学习动机转化为学习的行动,使其成为成功写作的催化剂。

①积极创设说真话诉真情的氛围,激发学生写作欲望。例如上文中介绍的口语训练,以说促写,是学生有话可说,有文可写,在轻松的氛围中找到需要表达的内容,以便即或学生写作欲望。

②及时发现学生习作中的闪光点,肯定学生的进步,作适当的表扬与鼓励。在作文中,有些学生的习作并不见是最佳,但在用词造句、谋篇布局、真情实感等方面,只要有一点值得学习和接见的,就要在班内朗读,给予充分的肯定,然后婉转提出不足,如“你若要能注意……你的文章会更有魅力的”,然后提出希望,以增强学生的自信心。

5.启发学生善于用心灵“看”世界。

“生活缺少的不是美,而是缺少发现美的眼睛”,罗曼・罗丹的至理名言是指引我们超越有限的生活空间的航灯。

①观察生活,力求写实。

如习作《日出》,一定把学生带到室外,让学生在仔细观察之后,才能有话可说,日出到底是一个怎样的过程,才能找到看日出的感觉,才能有情可诉。

②善于感悟生活。

人们常说“登山则情满于山,观海则情满于海”,再美的风景,再动听的故事,如果我们没有发现美的耳朵和眼睛,就会听而不闻,视而不见。所以,我们要注意,培养学生感悟生活的能力。

生活中并不缺少美好而有价值的人、事、物、景,而关键是缺少一颗善于发现美的心灵,只要我们真心的生活,认真的体验、感受,我们会发现原来在心灵深处丢失了许多东西:真诚、善良、仁爱……,就会是学生找到快乐写作的源泉,拿到通向成功写作的金钥匙,愉悦地开启写作的大门。

6.把批改作文的权利还给学生。

“文章千古事,得失寸心知”,自己亲身参与,自己的思想感情、看法才能得到充分的尊重。不会修改文章的人,不可能学会写文章!现在我们应该把作文交出去了,让学生自己去修改,自己去品评,把作文讲评和批改的专利还给学生。

方法一;教师巡视批改;面批面改;择优集体批改;同学互改;学生自改等多种方法综合运用。

方法二:师生共同评议。先让学生复述写作过程,师生共同评议,根据本次作文的特点,具体精细析优秀范文,充分发挥范文的典范作用。

7.系统而有计划地进行写作指导。

关于写作要指导的方面很广,归纳起来,主要有以下几项内容:①指导审题,②指导搜集材料,③.指导立意,④.指导谋篇布局,⑤指导各类文体的习作。

这项任务任重而道远,不可功于急成,一定要有个长期目标和计划,一个近期目标和计划。

我想;只要我们拥有“衣带渐宽终不悔“的执着,突破“为伊消得人憔悴”的困惑,定然会迎来一个“山穷水无尽,柳暗花又明”的美好的作文教学前景。

上一篇:高中新课程历史教学“问题教学法”之探索 下一篇:初中作文教学的点滴感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