瑞德的心理救赎

时间:2022-10-15 07:05:50

瑞德的心理救赎

[摘 要] 本文以拉康的现实界、想象界和象征界理论为理论基础,通过文本细读法对《肖申克的救赎》中二号主人公瑞德的心理变化进行了分析和探讨,从中揭示瑞德的心理在整部影片中三个不同的发展过程,即体制化下的心理、请求式心理和自由式心理。借助理论中的“他者”的作用,瑞德最终完成了自己的心理救赎,达成一个“现代心理人”的转变。

[关键词] 三界理论;心理;瑞德

雅克•拉康(1902―1981)是二战后最具独立见解而又最有争议的欧洲精神分析学家,被称为“法国的弗洛伊德”,他通过结构主义语言的角度对弗洛伊德的观点进行再阐述,把人类心理的发展分作三阶段:现实阶段、想象阶段(镜像阶段)和象征阶段,三个阶段皆以语言为前提。在《镜子阶段》(1936)中,拉康充分表达了他的“镜子阶段”理论。在这一理论中,婴儿通过观察在自己镜子中的形象,来确定自我意识发生的时间。

拉康认为,需要(need)是一种可以以实物满足的生物本能,这一阶段没有自我概念;要求(demand)是以语言表达的需要,即使是婴儿也必须通过发声(前语言的表现) 来表达自己的需要。要求使他者(通常就是母亲) 出现,他者不仅提供婴儿所需要的衣食,还象征了爱;但他者无法提供绝对的爱,因为他者自身也是有欠缺的,这时开始建立自我意识;而欲望(desire)既不是对满足的渴望,也不是对爱的要求,而是来自后者减去前者之后所得的差额,是它们分裂的现象本身,所以欲望是需要以要求表达时产生的剩余。在要求与需要撕裂的边缘,欲望就成形了。需要在得到满足之后,就会停止驱动主体,但欲望永远不可满足,欲望的实现并不体现在欲望得到满足,而在于欲望的重新产生,开始进入语言意识阶段。因此,欲望的发生和异化始终伴随着人,需要、要求和欲望分别对应着人的发展的三个阶段(领域) ,即现实界(the Real) 、想象界(the Imaginary) 和象征界(the Symbolic) 。

一、关于《丽塔•海华丝与肖申克的救赎》

收录在斯蒂芬•金《不同的季节》(Different Seasons)中的小说《丽塔•海华丝与肖申克的救赎》自出版以来颇受读者欢迎,尤其是在1994年改编成由弗兰克•达拉邦特导演的电影《肖申克的救赎》后,海内外读者蜂拥抢购拜读。荣格(Karl G.Jung) 曾经说过:“不是歌德创造了《浮士德》,而是《浮士德》创造了歌德。”[1]他是指作家的集体无意识创造了作品。但是我们也可以从另一个侧面来理解这句话,那就是,一方面,作家创造了作品,反过来,作品也在塑造作家。很多读者或观众都是从这本小说或改编的电影认识了斯蒂芬•金,认识了他关于监狱题材的优秀作品。

小说讲述20世纪40至60年代末,一个发生在一座名叫肖申克监狱里的事情,围绕囚犯安迪、瑞德等和监狱管理者诺顿等人,呈现了一幅美国监狱题材的多维图景。整个影片通过瑞德的叙述角度讲述了安迪被误判入狱,在狱中与强权势力斗争,最后在向往自由与希望的信念的坚持下成功越狱,重获新生的令人感动的过程。在片中,吸引观众的除了一号主角安迪外,还有令人颇为感动的老囚犯瑞德,他的生活由于安迪的到来发生了彻底的变化,由无知到懵懂再到希望,这一变化真正呈现的是他心理的颠覆,最终进行了一次正面心理转变,成为一个现代心理人。

二、瑞德的正面心理转变

(一)“体制化”心理

拉康认为生命之初孩子是某种与母亲不可分离的东西,(至少从婴儿的角度看)在自我与他人之间、在孩子与母亲之间完全没有区分。事实上,弗洛伊德和拉康都认为“新生的婴儿是某种黏乎乎的团儿,这个婴儿黏团为需求所驱动,它需求食物,它需求舒适和安全,它需求得到换洗,等等。这些需求是可满足的,能够为某个客体所满足。当婴儿需求食物时它得到(或者奶瓶),当它需求安全时它得到搂抱”[2]。

斯蒂芬•金笔下的“肖申克(the Shawshank)”代表的就是那个泯灭人性、毫无法制的监狱,监狱里暗无天日的长期精神摧残折磨,消灭了人性的深层思考,把每一个犯人都制度化(Institutionalized)了。对此,瑞德在听到老囚犯布鲁克斯因假释出去因适应不了外面世界而上吊自杀的消息后对肖申克有一番令人省悟的描述。

“但我要告诉你们,这些高墙(监狱)很有趣。开始时,你会恨它们,接着,你适应了它们。时间长了,你会完全离不开它们。这就是被体制化了。”

片中,肖申克作为监狱的名称是整个故事发生的场所,相对其中囚犯而言,它就是他们的母亲,瑞德在此需要执行两次终身监禁,服刑了20年的他已经完全融入了这里的一切,对于老囚犯瑞德来说,与其说是被同化了,不如说“被完全适应了”。作为一个单个的客体,瑞德得到了食物,拥有了所谓的舒适与安全,即一切的满足。此时的瑞德已然是个出生不到8个月的婴儿,没有自我的概念。片中瑞德第一次假释否决后有一小段独白:

“(瑞德)不同的日子,一样的结果……我想在美国每个联邦或州监狱里都有像我一样的人:一个能够在监狱里给你弄到东西的人,如你想要的香烟,一包大麻,一瓶为庆祝你小孩高中毕业的白兰地,只要你喜欢,几乎所有东西。是的,先生,我就是那个冷酷的人。”

这几句诠释了在肖申克监狱呆了20多年的囚犯普遍的生活状态,也反映了他们这一阶段的心理,一个无知,同化于监狱的毫无知觉的客体。此时的客体只有维持现状的心理需求,正如拉康所言:在现实界中不存在语言因为不存在丧失、缺乏和缺席,惟一有的就是圆满、需求及其满足。

(二)“请求”式心理

1936年拉康在其著作《精神分析经验中显示出来的镜子阶段对我的功能形成的影响》(发表于1949年)里把俄狄浦斯的三个阶段对应与心理的三个域(need/demand/desire),形成了拉康式的心理发展三阶段(real/imaginary/symbolic)。这篇文章探讨了孩子(主体)与镜子(客体)的关系,并在这二者关系中主体最终由一个混沌之物发展为现代心理人。同时主体在这一阶段建立了自我,对自我有了整体性认知,慢慢地懂得了“所指在能指下不停的、连续的滑动”[3]151-152。

在片中,瑞德的现实界中出现了他者――安迪,由于他者的介入,瑞德首先有了自我的建立,开始认识到作为一个人(主体)在体制化的肖申克监狱里有了希望和自由的追求是很危险的,其脑海中或心底里就出现了请求――安迪应该在狱中安分守己(routine),不要有其他的“歪念”。瑞德为安迪在重修工厂屋顶时不顾生命危险为监狱看守头目Hadly的遗产所得减税时心惊胆战过;替安迪为了心灵拥有个短暂自由时刻而在狱长办公室冒险播放莫扎特的《费加罗的婚礼》而担心不已过;更为安迪最后为自由重生而憧憬到墨西哥的一个没有记忆的小岛泽华塔尼奥(Zehuatanejo)度过余生而苦心劝导过。这时的瑞德有了追求心灵自由的潜意识。

安迪:想过你有一天能出去吗?

瑞德:我?(叹了口气)想过,想过有一天,到我头发花白,头昏眼花的时候。

安迪:我告诉你,我要去的地方――泽华塔尼奥。

瑞德:什么?

安迪:泽华塔尼奥,在墨西哥,太平洋中的一个小地方。你知道墨西哥人是怎么形容太平洋的,他们说那是个没有记忆的地方,那就是我想度过余生的地方,一个没有记忆而温暖的地方。就在那儿的沙滩边上开个小旅馆……

瑞德:泽华塔尼奥!……我觉得外面的社会可能不适合我……现在,我是个被体制化的人,就像老布鲁克斯样。

安迪:你看轻了自己。

瑞德:不是这样的。在这里,我可给弄到很多东西的那个人,毫无疑问;但……(在外面)我不知从哪儿开始。太平洋,去他妈的,那么大,吓都会吓死。

安迪:我不是。

瑞德:我劝你不要再想了,那只是你的梦而已,墨西哥在遥远的天边,而你还在这里,这才是现实。

也正是瑞德在他自己的镜子中看到这个不平凡的安迪后,心理才开始认真思考社会上的个人应该如何活,为什么活等理性话题。从此瑞德开始有了自我意识,有了欲望,有了自己的“语言”。“从隐喻的角度看,镜前的儿童近似于能指,镜像则类似所指,此时能/所指如索绪尔所言一一对应,也如隐喻一般相互没有排斥。”[3]151-152

(三)渴求自由的心理

在镜像阶段确立的自我之后,主体由前语言开始进入语言意识。“通过与相似者的意象和原生嫉妒的发生相认同,镜子阶段开始了一个辨证过程……把我与社会各种复杂情景联系在一起,镜子阶段也就最终结束了(Lacan 1949:181)。”象征界中,他者对人类自我的塑造贯穿始终,让主体不断地充实和确认自己。安迪的成功逃狱和肖申克监狱所发生的种种恶行让瑞德心理起了根本性的变化,开始用自己的语言表达了对外面世界的向往,对自由的欲望,对希望的企求。“在要求与需要断裂的边缘,欲望就形成了。”[4]正如前言,此时的个体已经有了自己的语言意识,可以追求自身想要的目标。

由于瑞德心理彻底的充实与确认,他终于认清了自己,获得了假释,并最终在安迪的精神感召下,突破心底最后一道防线,冲向光明与自由。在第三次申请假释的对话中,有下面一段话。

假释官:埃力斯•伯伊德•瑞德,你的文件说你因终身监禁已被关了40年了。你觉得你已改过自新了吗?

瑞德:改过自新?哦,让我想想,我不明白那是什么意思?

假释官:意思是你在心理上准备好了重新投入社会吗?

瑞德:我知道你们是怎么想的,老弟。对我来说,那只是个用来掩饰的词,政客们用的词,可以让你们穿西装打领带,有一份好工作……没有一天我不感到后悔,不是因为我在这里,或者你认为我该这样。回首往事,我就是个愚蠢的孩子,犯了大罪,我想和他谈谈,跟他讲讲道理,告诉他做人的道理,但已经不可能了,那孩子已无影无踪了,只剩下这个老家伙了,我只能这样生活下去了。

出狱后,瑞德在安迪(他者)的精神感召和鼓励下,最终踏上了充满自由和希望的旅行,开始追求自己内在的那份空间。值此,瑞德清楚地认识到自己作为一个人应该具有的心理,“欲望这个能指与欲望实现这个所指达到了同一”,从而完成了自我救赎。

三、结 语

“精神的力量是伟大的”。改编自斯蒂芬•金的小说《丽塔•海华丝与肖申克的救赎》拍摄的电影《肖申克的救赎》是非常成功的,尤其二号男主角瑞德的心理的成功塑造,给人以感动,赐人予力量。从拉康的心理发展三阶段理论分析,它更让人透过表象看到本质,看到人性心理良性发展轨迹,从现实界到想象界再到象征界,实现一个现代心理人的转变。

[参考文献]

[1] [美]刘耀中.荣格、弗洛伊德与艺术[M].北京:宝文堂书店,1989:28.

[2] 汪震.实在界、想象界和象征界――解读拉康关于个人主体发生的“三维世界”学说[J].广西大学学报,2009(03).

[3] 朱刚.二十世纪西方文论[M].北京:北京出版社,2006.

[4] [法] 雅克•拉康.拉康选集[M].褚孝泉,译.上海:上海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1:623.

[作者简介] 周发忠(1977― ),男,江西赣县人,在读硕士研究生,江西理工大学讲师,主要研究方向:英美国家文学;涂慧娟(1978― ),女,江西南昌人,硕士,江西财经大学外语学院讲师,主要研究方向:商务英语。

上一篇:美国体育电影《洛奇》的文化意蕴 下一篇:电影《浓情巧克力》的视觉隐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