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议事会机制下的开放教学管理探索

时间:2022-10-15 05:45:59

教育议事会机制下的开放教学管理探索

一、 教育议事会:一个多方观点和利益协商融通的开放机制

对于教育议事会的全面理解应分为三个层次:第一层次,教育议事会是由学校主办成立的一个教育协商组织,或者说是一个谋划学校发展的智囊团,它的成员不仅有本校人员(校领导、教师代表和学生代表)、学生家长,还有社区代表、专家学者、学校共建单位和行政代表等等。第二层次,教育议事会是一种制度设计,它体现了现代学校制度民主、开放、科学的本质特征,是现代学校管理制度的一种创新。第三层次,教育议事会开启了一种新型的教育管理机制,它是衔接学校与社会的桥梁。学校从根本上来说,是附属于社会的一个组织体系,是社会的一部分。通常,我们谈学校与社会的关系,主要指的是两个方面,一是学校与社会大环境之间的关系,二是学校与社会其他组织之间的关系。教育议事会促进了教育与社会的联动互通,使学校冲破自己的围墙,主动融入社会并携社会之力办学。

教育议事会是一个致力于学校发展的学校和社会各方人士多方观点和利益协商融通的开放机制,其开民主办学之新风。民主是教育的条件,同时也是教育的结果。只有坚持民主办学,纳民意、聚民智,才能真正体现“以人为本”,办好人民满意的学校。一般来说,民主理念包含三个核心:人人平等、个体自主、参与公共事务和多数决定。民主理念下的学校办学,可以广开言路,为各方人士提供利益主张、表达和协商的机会,进而可以达成共识,增进和谐,促进学校的发展。教育议事会就是实现开放办学、民主办学的一个有效机制,学校中的每一个教职员工、学生、学生家长,以及关心学校发展的社会各界人士,他们都可以直接或间接地通过教育议事会这个组织参与学校管理,提出自己的意见,为学校出谋划策。教育议事会改变了以往学校管理主体单一、“闭门办学”所产生的弊端,提高了学校的办学效能。教育议事会具有沟通与协调(为学校与家长、社区等各方面的沟通与协调搭建了平台)、建议与参谋(对学校发展的各个方面指出问题和建议)、监督与评价(对学校的教育教学活动进行监督和评价)等多方面的功能。可以说,学校的大事小情,教育议事会都可“过问”,并行使自己的权利,以服务于学校的发展。

二、 教学“议事”:开放教学管理的内在要求

教学是学校的中心工作。开放教学是开放教育的基本要素,其要求学校管理在教学资源的开放共享、教学理念的开放认同、教师教学技能的开放切磋等方面恰当而深入地借力于社会的资源为其所用,以此促进学校教育的开放。

开放教学管理体现了现代管理理念,强调教学管理制度所涉及到的人、财、物、事、时、空等各种要素的开放性;强调教学管理的互相制约性,即教学管理者同时也是被管理者;强调教学管理的多维性,即学校和社会的不同层次和类型的相关利益主体都可以从自身立场、视角参与学校的各项教学管理工作,发表意见和主张。

实施开放教学管理,必须发挥教育议事会的职责和作用,即教学“议事”。教育议事会作为一个协商组织,其在开放教学管理中发挥的作用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一是辅助作用。教育议事会是学校教学管理的一个辅助组织,其在学校教学管理的常规工作、教师学习研修、教师专业发展和学生培养等方面相对于教务处而言只能做一些辅的工作。二是评价作用。教育议事会对于学校教学管理的整体工作进展和成效做出客观性评价,为提高教学管理实效提出切实可行的建议。教育议事会委员中的专业委员(即有教育专业背景的议事委员),包括来自中小学校教育教学第一线的教师、市区级的教研员、从事中小学教育教学研究的教师和来自高等院校和科研单位的教师和研究人员等。专业委员可发挥他们自身的专业特长,围绕教学开展各种“议事”活动,即深入到学校的教学管理和课堂之中,通过参与管理事务、听评课、参加校本教研等教学活动发现教学管理、课堂教学中存在的突出问题,并对问题进行针对性的诊断和指导。

三、 议事委员:开放教学管理的参与者和促进者

开放教学管理必须凸显管理信息的全纳性和管理决策的专业性。对于一项管理工作,学校应该充分吸收多方面的意见和建议,并在此基础上由管理的决策层做出科学专业的决策。对于学校教学管理而言,议事委员是一支新生力量,他们在很大程度上代表了社会对教育的需求,更为重要的是,他们能够以主人翁的姿态参与到学校教学管理的实际工作之中,并且以多维和专业的视角对学校的教学管理、课堂教学、教师专业发展等提出自己的意见和建议,以促进教学管理的有效开展。

需要指出的是,开放教学管理中的“开放”并不是绝对的,它是有限度的。开放教学管理的核心要义在于“让专业的人管专业的事”。学校教学工作具备一定的专业性,它的实施者是教师,实施对象是青少年儿童,核心内容是围绕调整教与学之间的关系实现教与学的有效互动,达成教与学的目标。实施开放教学管理的旨要在于减少教学管理的制度成本,挖掘和调动各方面资源参与教学管理,进而激发和提升教师的专业精神和专业能力,促进学生的发展,实现学校绩效目标。因此,若从教师的课堂教学评价这个层面来讲,并不是任何一个人都可以作为评价的参与者,他必须对教师工作的专业性有较为深入的了解,必须对课堂教学有一定的研究。因此,对于议事委员而言,并不是所有的议事委员都可以参与教学管理中任何一个层面的工作。只有具备教育专业背景的议事委员,即专业委员才能深入课堂,对教师的课堂教学给予专业的指导。具体而言,专业委员开展的教学指导活动可包括如下内容:①听课和评课。专业委员通过听常态课、公开课、研究课等来了解教学样态,在此基础上参与评课,协助进行教学诊断和教学评价,提出教学改进建议。②参与校本教研。专业委员根据专业特长参加不同年级、不同学科的教学研究,为校本教研提供必要支持,以促进学科教研水平的提高和教师的专业发展。③参与、指导和帮助教师围绕教学开展科学研究。专业委员针对教学中的问题,展开行动研究,边研究,边实践,使教学研究与教学实践相互促进,在教学研究的基础上形成研究成果,指导教师撰写研究论文,并通过教学研究解决教学中的问题,以推动教学改革。④协助学校开展多种形式的校本培训。例如,专业委员可深入教师群体,了解教师参加校本培训的需求,这进一步增强了培训的针对性、实效性、可操作性。

四、 突破:开放教学管理的初步成效

与社会联动实现了课堂教学的开放和共享。在议事委员积极参与和多方协助下,学校努力创造条件,实现教学空间、教学内容、教学形式的开放。各学科适时地将课堂设在大自然、科技馆、社区,引导学生从学校小课堂走向社会大课堂,实现了教学空间上的开放;学校不断丰富课程体系,实现了教学内容上的开放;学校在全校范围内探索小组合作学习的课堂教学形式,这不仅调动了教师创新教学形式的积极性,更激发了学生参与课堂的热情,使课堂成为互动生成的动态课堂,实现了教学形式上的开放。

立足校本,实现了研修方式的开放和增效。教育议事会的专业委员们积极投身到教师校本研修的各项学习活动之中,在教师中提出并大力倡导教师自我反思、教师之间合作交流、协作组互动研究、请进走出培训等四大教师专业发展策略,极大地提升了校本研修的实效性。学校建立了教师专业发展学校,每年投入固定的经费,为教师提供由国外到国内、由学习到展示等多样的专业发展机会,使教师在博学、敬业的氛围中提升爱事业、爱学生的境界和水平,争做“一专多能”的学者型教师。

上一篇:大数据与经济学:特征、原理、影响及未来 下一篇:成长中的青年教师的心理健康与社会支持的调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