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企业在施工过程中的造价管理

时间:2022-10-15 04:13:46

建筑企业在施工过程中的造价管理

随着社会进步与经济的发展,我国建筑行业迅速崛起,规模也在不断扩大。建筑企业在发展的过程中也面临着很大的机遇与挑战,建筑企业加强施工阶段的工程造价管理是节约施工成本的关键,而加强企业的成本控制是企业是增强企业市场竞争力的重点。因此,增强工程造价管理是企业得以生存与发展重要任务。

随着建筑业的快速发展,建筑市场的竞争越来越激烈,这种竞争对建筑企业来说是一种严峻的考验。建筑企业需要增强本身的市场竞争力才能获得工程任务,加强施工阶段的工程造价管理是建筑企业的核心工作,是企业得以生存与发展的关键,通过有效的工程造价管理可以降低工程成本,实现经济效益最大化。

2.施工阶段造价管理出现的问题

经济签证变更的签认。在施工的过程中,很多技术人员只注重技术方面的工作,忽视了施工过程中工程量增减问题,以至于在与发包方办理经济签证的变更手续不够及时。有时候也会因为经济签证的内容比较模糊,给施工工程的预算与结算工作增加一定的难度。部分现场技术人员与分包队伍人员缺乏一定的专业技能,而且对定额内容及建筑术语并不熟悉,进而导致了经济损失。

施工组织安排。施工技术人员是整个施工过程中的主体,对施工项目的顺利开展有着重要的影响作用。施工技术人员在施工项目建设之前就应该对施工项目工程实施严密的施工组织设计。尤其是对人员用工的安排、机械台班以及工程的工期,要充分考虑施工现场工作量的具体情况来实施合理的施工组织,通过对施工组织上的合理安排来对施工人员进行有效的人力资源配置,从而促进工程的顺利进行[1]。

施工材料控制。材料采购人员应该按照工程造价人员所计算出来的工程预算量及专业技术人员所提供的工程图纸来进行材料采购工作,以免造成浪费。比如在某个工程项目中,现场技术人员没有控制材料用量,使得工程材料费用在工程总造价中占有极高的比例,加大了工程项目成本。如果特殊材料价格高于现行材料指导价,在购买特殊材料的时候需要及时上报相关部门,经主管部门审批及认可后方能执行,与此同时,在进行工程结算的时候预算部门应该调整工程材料的价差,避免出现不必要的损失。

3.施工过程中的造价管理

施工阶段是实行有效的工程造价管理的重要阶段,在施工阶段实施工程造价管理对施工成本的有效控制有着重要的意义。建筑企业应该注重施工阶段的工程造价的管理与控制,确保企业能获取相应的经济效益。施工阶段工程造价管理工作主要包括经济、技术、合同及组织等多方面的内容。

提高造价管理人员专业素养。各种管理活动都是人为完成的,管理人员的素质的工程造价管理工作的关键,对企业的生存与发展也有很大的影响作用,只有高素质的员工才能实现高素质的管理。企业应该加强对员工的专业技能培训,培养他们的管理水平,不断地增强员工的荣誉感与责任感,从而有效地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

管理人员不仅要具备专业技能,还应该加强自身业务管理水平,对企业的人力资源实行有效管理,发挥造价管理作用。施工合同其实就是法人与法人之间其实就是为了充分保护相关的权益,明确施工工程承包方与发包方之间的基本义务与权利,这也是确保工程造价工作顺利进行依据[2]。建筑企业的负责人员还应该充分做好合同的修订和管理工作,及时整理归纳相关数据,为施工提供信息参考。

加强员工的造价意识。工程项目成本管理不仅是工程造价管理人员的工作,企业所有员工都应该参与到成本控制工作中,加强对施工技术管理人员的经济理论及经济意识教育学习,改变造价管理是少数专业人员的工作的错误意识,树立企业全体员工的造价意识,该文原载于中国社会科学院文献信息中心主办的《环球市场信息导报》杂志http://总第547期2014年第15期-----转载须注名来源 只有加强全体员工的成本管理意识才能提高成本管理的效率。落实责任制度,使每一位员工都明确自身的权力与责任,才能促进员工的积极性,从而降低成本管理控制中人为因素的影响,降低工程项目的成本,增强企业的竞争力。

做好工程变更签证与工程合理索赔工作。工程在施工过程中有所变更是常有的事,现场工程造价管理人员应立即找到监理方负责人签署变更令,使工程造价得到合理控制。除了做好工程变更签证工作,还应该确保工程的合理索赔。索赔是工程造价管理中的重要工作,索赔是指在履行合同的整个过程中,承包方与发包方的权益受到损害时,可以向对方提出经济赔偿或者工期等方面的补偿工程,索赔主要分为费用索赔及工期索赔[3]。工程索赔主要是由于一些不可抗拒的因素而造成的,如气候变化、物价变化以及施工图纸的更改等造成的经济损失。在进行合理索赔的时候,工程造价管理人员要按照合同的约定履行义务,将其控制在合理范围内,切实维护合同所赋予的权益,以免影响工程的进度。

优化施工组织设计。工程造价的高低除了与工程本身有关,还与施工组织设计有一定的联系,所以在进行工程组织设计优化之前应该对工程建设的每一个环节进行优化,最大限度地降低成本。企业在进行工程投标的时候就已经具备了施工组织的设计方案,如果中标了,说明施工组织设计方案得到了建设单位的认可。但是设计方案只是大概情况,因此在实际开始施工之前要设计出一个经济适用的详细方案。设计方案必须秉承成本最小化、质量最高化的原则来进行。不同的设计方案其工程造价不一样,在设计方案中应该将每一个环节细致化,严格把握好施工材料这一环节,寻找材料价格与质量的最佳契合点。

制定项目成本控制及考核制度。建筑企业担负着对工程项目的成本管理的监督、组织及指导责任。施工项目的成本控制与管理需要从多个方面进行,比如施工技术、施工材料、信息、资源等。在这种情况下,建筑企业必须制定合理的项目成本控制及考核制度才能对成本管理进行有效的管理与控制。

总而言之,建筑企业在工程项目施工阶段的造价管理是一项极其复杂的工作,加强工程造价管理能使企业本身的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得到有效提高。在工程造价管理方面,除了要加强工程造价管理人员的专业知识,制定相关的成本管理制度外,还应该树立全体员工的造价意识,实现项目成本最小化、经济效益最大化的目标。

(作者单位:南京建工集团有限公司)

上一篇:国内外地方债风险控制问题 下一篇:加强油田住宅小区物业管理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