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创意评书混搭《海贼王》

时间:2022-10-15 01:46:23

当创意评书混搭《海贼王》

评书,宋代开始流行的一种中国传统表演形式,一般都是金戈铁马、朝代更替的袍带书,和行侠仗义、平山灭岛的短打书。但是,用中国评书来讲《海贼王》《霍比特人》《哈利・波特》,甚至是《魔兽世界》,你听过吗?

80后的张准和北京的一群评书爱好者就是创意评书的推动者,他们认为,如果这门传统曲艺只是停留在申遗的层面上,而得不到年轻人的市场响应和传承,必将走向消亡。

于是,他们在茶馆、社区说创意评书,还鼓励粉丝们在网络电台定制创意评书,淘宝店里买创意评书,让这门传统艺术在年轻人中重焕风采。

没有做不到,只有想不到。

国粹说动漫,相当有创意

今年32岁的张准,从小喜欢听评书。尤其是评书泰斗袁阔成先生的作品,他百听不厌,仿佛被带入久远年代。袁先生略带沙哑的嗓音,伴随着火爆、脆快的语气,总能牢牢抓住张准的神经。不经意间抖个包袱,就能把他逗得前仰后合。

真正了解袁先生的艺术魅力,是听过了他的几部新评书之后。《烈火金刚》《林海雪原》和《野火春风斗古城》,都是袁先生根据现代小说改编的评书作品。他不拘泥于传统评书中的表演技法,勇于创新发展,对人物、武器、情节,全都运用新的表演手法。开脸、赋赞、贯口全都是新的,将一个个书中人物,三言两语塑造成活的形象,让人震撼、深入人心。

张准听评书入迷,开始自己说评书。在首都经贸大学上学时,他就和好友搞起了曲艺社团,在各高校巡演。大学毕业后,张准在一家通信行业的国企上班,每周末都会在西城区周末公益书馆说书,说书技巧有了一定的进步。

张准发现,听书的多是老年人,不免遗憾。他想:“既然袁先生能把抗战题材的小说改编成评书,我为何不能改编一些流行题材吸引年轻人呢?”

他选择了自己很喜欢的流行漫画《海贼王》。

在探索改编的过程中,困难不断。比如,这部漫画天马行空,很多内容“违背常理”;人物形象五花八门,开脸完全没法借鉴;故事取材于外国,人名、地名以及风俗习惯与传统评书差异巨大。

在创作之先,他又重温了袁先生的《林海雪原》等作品,体会袁先生的创新之道,寻找灵感。终于,张准也试着大胆抛开传统套路,脱离原著的故事顺序,大胆改编创新。自己写开脸,写定场诗,写赋赞,终于在2012年推出了自己的首部创意评书《海贼王》。

刚开始,张准不敢拿出来说,怕遭人非议,“评书和动漫混搭得太厉害,怕出娄子,我纯粹业余说书,倒不担心曲艺界的老先生,怕海贼迷们不认可。”

2012年端午节,他去旧鼓楼大街社区的公益书馆说书,一看现场多是年轻观众,心一横就说了一段《海贼王》:“路飞出生在一个小山村,这个小山村依山傍海,村子的名字叫风车村”现场很安静,人们入神倾听。慢慢地,大家接受了他用这种“二次元”的方式讲述一部最近15年东亚地区最流行的日本漫画。

由于效果不错,张准就将这次表演的录音传到网络,并开通了一个“创意书评”的微博,《海贼王》的第一回,两个多月时间点击量超过52万,有网友评论:国粹说动漫,相当有创意。

网络定制,评书也可以潮

有人说,作为传统曲艺的评书没落了;许多年轻人,尤其是90后、00后,都不知道评书是什么。张准将中国传统评书艺术和流行动漫故事混搭,主要还是想为评书这个日渐萎缩的艺术带来新意,让更多的年轻观众通过新鲜的题材,走近这门有些寂寞的艺术。

从2012年到现在,《海贼王》已经说到了第三部。很多年轻人因此认识了评书,甚至喜爱上了评书艺术。张准相信,评书艺术的魅力是无穷的。他的创意评书在网上定期更新,并拥有了粉丝群。来自唐山的粉丝告诉张准,他奶奶自从听了《海贼王》,就喜欢上了“路飞”。

张准后来又写了《哆啦A梦》的快板书,还推出《创意评书史诗系列》《创意评书幻想系列》《创意评书传记系列》。而近期他又将大型网络游戏《魔兽世界》改编成了评书版本。

将网游改成评书,张准做了很多结构、内容以及语言上的调整。

“魔兽是一个世界。将它改编成评书,需要找出一个主要人物,以故事作为一个主要线索,但同时也要尽量贴近游戏。”

比如张准说的《魔兽世界之冰峰王座》,它的主人公叫阿尔萨斯,是洛丹伦王国的王子,人物形象的穿戴、兵器、坐骑,都是按照游戏设定的,故事主线也是根据游戏设定好的。在游戏中,两个人交战是视觉艺术。但说评书时,得用语言来传达战斗画面,描述绚丽的人物技能,这个是需要说书人下功夫的。他的这次创新,也得到了不少朋友的好评。

现在,一家网络电台“考拉FM”已经买下了张准的《海贼王》和《魔兽世界》评书的独家播出权。从2014年开始,《海贼王》每日一期,一期5分钟,已经更新到了450多期,有了24.2万次的收听。眼见张准的创意评书日益红火,一家创业平台“洋葱投”对张准抛出了橄榄枝,建议张准做一个网络APP,自己的创意评书积攒用户。

互联网给了创意评书更多的发展空间,张准除了与网络电台合作,上传自己的评书,也为听众提供定制服务。比如,根据需求将热门网络小说改编成评书。

粉丝互动,筹建创意评书小剧场

北京的评书圈子不大,张准在探索创意评书的道路上,遇到了很多志同道合的朋友。这些年轻人认为,评书不是只能讲历史故事,只要情节引人入胜,就适合改编成评书。

成立于2010年的燕春社原来也是讲传统评书的,后来随着一批创意评书人的加入,路子就越走越宽。他们“脑洞大开”地将奇幻小说、日本动漫、网络游戏等作为评书题材,因此创意评书成了燕春社的招牌。例如80后的叶蓬讲的是《霍比特人》,郭鹤鸣讲的是《哈利・波特》。

张准和燕春社的朋友们都体会到,讲好这些“二次元”的故事并不容易。台上一分钟,台下要做很多的功课。比如讲《哈利・波特》,郭鹤鸣还将小说与历史结合,讲到伏地魔倡导“巫师血统论”,他就会涉及《第三帝国的兴亡》的内容,说明作者在暗讽希特勒。

郭鹤鸣说:“我们现在尝试了配乐诗朗诵、弹唱、快板和京剧等,以后还可以加入更符合年轻人口味的东西,像流行歌曲什么的。”

创意评书的观众不少都是年轻人,“粉丝”与“偶像”的关系十分密切。他们建立了自己的QQ粉丝群和公众微信号,豆瓣小站。粉丝慢慢妖魔说:“创意评书的演出场地不太好找,宣传力度也不够。帮他们做个网络社群小站,可以让年轻人知道去哪听评书。”

郭鹤鸣在淘宝网上开了一个小网店,方便不能到现场的书迷在网上购买《哈利・波特》的演出视频,每一回定价8元。书迷们购买后,也遵守着“君子协定”,对《哈利・波特》的录像自觉地不上传网络免费传播。

这帮年轻的创意说书人对未来充满信心,张准和朋友正筹划在2016年建一个创意评书小剧场,从环境到观众体验,都要“时尚时尚最时尚”,将创意和最流行的故事混搭,让年轻人从而爱上评书。

上一篇:回乡创业:路可以走多远? 下一篇:嫩妈创业:做微信“哺乳顾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