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用当地红色资源对高职大学生思想政治理论教学实效性的思考

时间:2022-10-15 01:11:09

利用当地红色资源对高职大学生思想政治理论教学实效性的思考

【摘 要】利用当地红色资源对高职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理论教学,是对他们的成长、成才具有时代性,取得实效性,有着非常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

【关键词】红色资源;思想政治理论教学;实效性;思考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明确指出,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要坚持继承优良传统和改进创新相结合的原则,在继承党的思想政治工作优良传统的基础上,要积极探索新形势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新途径,新方法,努力体现时代性,把握规律性,富于创造性,增强实效性。[1]本着这一精神,内江职业技术学院利用当地红色资源对高职大学生思想政治理论教学进行了不断的探索,彰显了实效性。

一、高职学院的根本任务和目的是要培养出“又红又专”德智体美劳的高端技能型人才

在培养过程中,不仅要体现出当今思想政治教学的现实功能,而且也要体现出红色资源的传承作用,因此红色资源的内涵,主要包括以下方面:1.理想信念教育。高职学院政治理论教育是一个十分重要,而又长期解决不理想的问题就是大学生的理想信念问题。由于在转型变革时期,社会上不思进取的思想影响到在校大学生,他们中理想信念较模糊,或理想信念功利等现象并不少见,亟待加强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是一项神圣的责任。建党的理想信念,红军长征的理想信念、抗战的理想信念、解放战争的理想信念,这无一不体现红色资源的再现。2.爱国主义教育。爱国主义是在长期历史发展过程中形成对自己祖国的一种最深厚的感情,是一个国家民族意识和民族觉悟的集中反映。尤其是二十世纪二十年代以来,中国人民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形成了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伟大民族精神,进行了艰苦卓绝的新民主主义革命斗争,争取民族独立,人民的解放伟大胜利。3.集体主义教育。自中国共产党成立以来,以共产党为首的集体创造的英雄历史,土地革命战争,遵义会议后的抗日战争,解放战争的每一步胜利都是集体努力、团结协作,共同为之奋斗的结果,红色资源蕴含的丰富而又博大精深的集体主义资源,是高职学院对大学生进行集体主义教育最有实效效性的最珍贵的资源。4.艰苦奋斗教育。艰苦奋斗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在红军时期,抗日战争时期和解放战争时期都体现的淋漓尽致。当代高职院校不少大学缺乏艰苦奋斗精神,学习上不思进取、生活上贪图安逸享乐、劳动中怕苦怕累、攀比风等严重现象,是影响大学生成才的现实障碍。红色资源中有许许多多关于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资源,为高职学院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理论教育教学提供了丰富多彩的好素材。总之,概括起来说,红色资源体现了“四位一体”的内涵,环环相扣,才能相得益彰。

二、利用当地红色资源对大学生思想政治理论教学实效性

利用当地红色资源对大学生思想政治理论教学实效性,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

1.专题教育。内江职业技术学院利用当地红色资源对大学生思想政治理论教学实效性,主要结合《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课的第三章(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专题教育展开的。注重专题教育的教学内容创新。如何使大学生对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课重视,授课时,注意引导大学生懂得革命理论的重要性。什么是革命理论?革命理论就是被实践证明了的理论原则和经验总结,是解决本质问题的理论知识。掌握了正确理论就能抓住关键,行动才有正确的方向。一是进行理论疏导:关于新民主主义革命的理论,既适应了“第一次世界大战”和“十月革命”后“世界历史”的变迁的形势,又科学的分析了中国的具体国情,是“世界历史”转折与中国民族命运的双重理论回响。二是紧扣案列分析:第一,对近代中国国情的分析,1925年12月1日,在国民革命军第二司令部编印出版的《革命》半月刊第四期发表了著名的《中国社会各阶段的分析》一文,开宗明义的指出:“谁是我们的敌人,谁是我们的朋友?这个问题是革命的首要问题。”运用马克思主义的阶段分析方法,将中国社会各个阶段分为五大类:地主阶级和买办阶级、民族资产阶级、小资产阶级、半无产阶级、无产阶级,回答了中国革命提出的许多重大问题,辨明了中国革命的敌人和朋友。第二,对枪杆子里出政权的分析,大革命失败后,在共产国际的帮助下,1927年8月7日,中共中央在汉口原俄租界三教街41号召开了中央紧急会议,史称“八七”会议。在会上批评党中央在国共合作中没有积极去实现无产阶级的领导,并针对党内有人忽视武装斗争的倾向,第一次提出了“政权是由枪杆子中取得的”著名论断。他非常尖锐的指出:从前我们骂了孙中山专做军事运动,我们则恰恰相反,不做军事运动,做民众运动。、唐生智都是拿枪杆子起家的,我们独不管,以后非常注意军事,须知政权是由枪杆子取得的。没想到这一讲实效性很好,不少大学生感慨的说:“这样讲有情有趣,易懂易记。”

2.参观访问当地红色资源教育基地。针对《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第三章,分期分批带领大学生访问范长江纪念馆、内江市革命烈士陵园、双才烈士革命陵园,而面对大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讲明主要三个方面:(1)国家的起源:汉语中的国家,有三种含义,在西文中有不同的对应词:一是领土意义上的国家;而是政治意义上的国家。汉语“国”字的古文为“”可解释为“一”(土地)、“口”(人口)、“戈”(武力)、“王”(王者)。“国”最早与“郭”同,有武士守卫的城堡就是“郭”,出了地就出了“国”。随着邦族联合的扩大,“国”的管辖范围逐渐扩大。中国历史上最早的古代国家,类似与古希腊的城邦国家,由不同宗教部落为基础,以姓氏区别不同邦族国家。(2)中国国家的来历:自秦始皇统一六国后,建立了第一个封建王朝的国家。在中国有国家的历史接近两千年,其中统一的历史占四分之三,分裂的历史占四分之一,但是我国人民为维护国家的统一抵抗外敌进行了一系列可歌可泣的英勇斗争。南宋末年的民族英雄文天祥在战争中被俘,他在被押往元蒙都城的路上,写下了慷慨悲壮的诗句:满地芦花和我老,旧家燕子傍谁飞?从今别却江南日,化作啼鹃带血归!这赤诚的爱国之心,促使他想到,即使自己以身殉国,也要变成啼哭出的杜鹃,飞回故国!历史上,真正成就大业的人都是把祖国的命运和自己的命运联系在一起的。在他们的心灵深处,始终跳动着一颗忠诚的爱国之心。(3)国家的本质:马克思主义认为,国家是私有制出现后阶级矛盾不可调和的产物,国家的实质是阶级。恩格斯说:“国家是社会一定发展阶段上的产物;国家是承认:这个社会陷入了不可解决的自我矛盾,分裂为不可调和的对立面,而又无力摆脱这些对立面。为了使这些对立面、这些经济利益互相冲突的阶段,不致在无谓的斗争中把自己和社会消灭,就需要有一种表面上凌驾于社会之上的力量,这种力量应当缓和冲突,把冲突保持在“秩序”的范围以内;这种以社会中产生但又居于社会之上并且日益和社会相导化的力量,就是国家”。[2]通过参观访问面对面交流,是大学生对政治课提高了重视程度,增强了兴趣感。

3.举办各种纪念活动。一是学院利用“五四”、“七一”、“一二九”、“十一”等重大节日把建党时期、红军时期、抗日建军时期、解放战争时期、新中国成立时期以及改革开放时期进行图片展览;二是通过广播、资料、思政部网络向大学生介绍和宣传。思想部教师抓住纪念活动,在教学形式和教学艺术上进行创新,新民主义要解决的实际问题——理论创新——新理论下指导的实践及成果是什么?给大学生讲授,然后,以问题为中心进行课堂教学,构建研讨教学模式。三是教师在课堂上讲授,分析重点、难点、疑点,抓住热门话题提问,使课堂生动有趣。四是在思政部思政网上建立经典阅读、红色故事、感动中国的人和事,使大学生选读看,并在实践实习中写出读后感、观后感。从而使大学生从不断的学习中积累中提高了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去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使之收到了丰硕的教学成果。

参考文献:

[1]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1.

[2]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2版第4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作者简介:王建明(1955-),男,四川广元人,内江职业技术学院思想政治理论教学部教师,研究方向:思想政治教育。

上一篇:精神文明 12期 下一篇:浅析农产品流通问题及对策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