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农保能否满足农民的基本生活需要

时间:2022-10-14 11:44:55

新农保能否满足农民的基本生活需要

摘要 “保基本”为新农保试点的基本原则之一,那么新农保能满足农民的基本生活需要吗?本文选取新农保供给替代率(新农保制度所能提供的养老金替代率)和新农保需求替代率(能满足农村老年群体基本生活需要的替代率)2个指标对该问题做出分析。运用保险精算的方法构建出新农保供给替代率精算模型,在对基本参数做出合理假设的前提下测算出新农保供给替代率。运用ELES模型以及相关预测技术测算出新农保需求替代率。将二者进行比较发现:现行新农保制度所提供的养老金不能满足“老人”、“中人”和大部分“新人”的基本生活需要。因此,建议加大财政补助力度,提高基础养老金的替代率水平;适时提高地方政府缴费补贴标准;鼓励农民尽早开始参保,并选择较高的缴费档次长期缴费;鼓励“老人”、“中人”补缴养老保险费至15年;个人账户基金适时进入资本市场投资运营;适时延长农民的“退休”年龄;继续强化家庭养老、土地保障和社会救助的作用。

关键词 新农保;保基本;供给替代率;需求替代率;ELES模型

中图分类号 F840.6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2—2104(2012)10—0170—07 doi:10.3969/j.issn.1002—2104.2012.10.025

2009年9月1日,国务院《关于开展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试点的指导意见》(国发[2009]32号),我国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以下简称新农保)试点在各地如火如荼地开展起来,截至2011年底已覆盖全国60%的县,在2012年将基本实现新农保制度的全覆盖。国发[2009]32号文件提出,新农保试点的基本原则为“保基本、广覆盖、有弹性、可持续”,在该文件以后,笔者一直在思考这样一个问题:新农保制度能实现“保基本”的目标吗?所谓“保基本”,是指保障参保人在未来领取的养老金能够满足其基本生活需要。如何衡量新农保能否“保基本”呢?最直接的方法是测算出农民未来领取的养老金水平和农民未来的基本生活需要,然后将二者作比较。学界直接采用此法的研究非常少,仅有陈世金、李佳等[1]以河北省为例,通过测算出农民未来领取的养老金待遇水平,并预测出未来的农村低保水平,通过二者比较得出新农保待遇基本能满足农民最低生活保障需要的结论。此研究的局限在于,由于农民的基本生活需要高于农村低保标准,新农保待遇能满足农民最低生活保障需要,但不一定能满足农民的基本生活需要。此外,对于“保基本”还可以选择替代率这一相对指标来衡量。在国发[2009]32号文件颁布之后,学界已有多位学者对新农保的替代率问题做出了研究。如邓大松、薛惠元[2]基于国发[2009]32号文件构建出了新农保替代率精算模型,在对基本参数合理假设的基础上对新农保替代率进行了实证分析;贾宁、袁建华[3]通过建立新农保个人账户精算模型,测算了农民人均纯收入不同增长预期下个人账户的替代率水平;阿里木江·阿不来提、李全胜[4]构建出新疆新农保替代率的精算模型,结合新疆农村具体实际进行实证分析并提出针对性的政策建议;以上研究都从定量的角度对新农保替代率做出了测算,然而多高的“替代率”能满足农民的基本生活需要呢?以上学者都没有对此问题进行研究。对此,李伟、赵斌等[5]做出了初步研究,他们提出了交叉替代率和合意替代率的概念,认为新农保合意替代率的区间为58%—75%,但遗憾的是他们只是从定性的角度进行分析,没有通过精算模型来测算交叉替代率,合意替代率的确定也过于主观。可见,当前学术界对该问题的研究还不够系统和完善。本文将按照“新农保制度能提供多高的替代率”、“多高的新农保替代率能满足农民的基本生活需要”这一思路,试对“新农保能否满足农民的基本生活需要”的问题做出分析。

薛惠元:新农保能否满足农民的基本生活需要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2012年 第10期1 指标选取及概念界定

根据上文的分析思路,引进新农保供给替代率和新农保需求替代率两个概念。新农保供给替代率,是指新农保制度所能提供的养老金替代率,它是从供给角度进行的分析,回答的是替代率将是多少的问题。新农保需求替代率,是指能够满足未来农村老年群体基本生活需要的替代率,它是从需求角度进行的分析,回答的是替代率应该是多少的问题。计算出新农保供给替代率和需求替代率,通过二者比较即可对新农保能否“保基本”的问题作出回答。

这里有必要界定一下替代率的概念。替代率(RR, Replacement Rate)的种类有多种,主要有目标替代率、平均替代率、交叉替代率等。本文“新农保供给替代率”采用交叉替代率的概念,即新农保供给替代率=参保农民年满60岁时领取的养老金/当年农民人均纯收入。与新农保供给替代率相对应,新农保需求替代率=农村60岁老年人的基本生活消费支出/当年农民人均纯收入。

2 新农保供给替代率的测算

依据国发[2009]32号文件,构建出新农保供给替代率精算模型,在对基本参数做出合理假定的前提下,测算出未来的新农保供给替代率。

2.1 新农保供给替代率精算模型

笔者曾对新农保的目标替代率问题做出过研究[2],依据前期研究成果直接给出新农保供给替代率的测算公式。

首先将新农保开始试点的年份2009年定为基准年,然后将参保人分为“老人”、“中人”和“新人”三类(新农保制度实施时,已年满60周岁的称为“老人”,距领取年龄不足15年的称为“中人”,距领取年龄超过15年的称为“新人”),由于“老人”只领取基础养老金,没有个人账户养老金,需要把“老人”与“中人”、“新人”分开讨论。

“老人”的新农保供给替代率RRs老的测算公式为:

(1)

其中,P0表示新农保开始实施年份(2009年)的基础养老金标准,Y0表示新农保开始实施年份(2009年)的全国农民人均纯收入。

“中人”和“新人”的新农保供给替代率包括基础养老金替代率和个人账户养老金替代率两部分。“中人”和“新人”的基础养老金替代率RRs1的测算公式为:

上一篇:乡村地域多功能的研究进展与展望 下一篇:彭实戈 数学家的荣誉与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