叩响托班幼儿早期阅读之门

时间:2022-10-14 11:42:16

叩响托班幼儿早期阅读之门

进入托班下学期,孩子们对图书的阅读兴趣逐渐增强,可是由于年龄特点,他们的理解力、观察力有限。他们自主阅读的时候,往往在书中寻找那些自己认识的事和物,然后骄傲地展示给老师和同伴看。当书中可以产生共鸣的内容找完后,他们的阅读兴趣也就荡然无存。

相关研究表明:0-3岁儿童的早期阅读,并不等于成人给儿童提供了琳琅满目的图书,创设了丰富多彩的阅读环境,就大功告成。儿童的阅读兴趣、阅读习惯和阅读能力应在与外界环境的互动中建立起来。因此,在0-3岁儿童的早期阅读中,成人与儿童的分享阅读十分重要。

为此,我开始尝试用师幼共读的方式引导幼儿开展阅读。顾名思义,师幼共读就是教师和孩子一起阅读。共读中,教师灵活采用集体、小组、个别三种“共读”方式,每次围绕一本图书,把教师的讲述、指导、提问与孩子的发问、交流、复述、表演融为一体,师幼、幼幼间形成互动对话的和谐关系,共同徜徉在阅读的世界中。在这个过程中,教师是活动的指导者、鼓励者,更是每一次阅读活动的设计者。

一、给阅读技能插上科技的翅膀

在科学技术高速发展的今天,信息技术以方便、快捷、高效、直观的教学特点,在幼儿园的教学活动中广泛运用。面对一群不会看书却又喜欢看书的托班孩子,我渐渐地开始改变一些习以为常的做法,把信息技术引入阅读基础技能的培养中。

1.巧用视频展示台,演示翻阅技能。

视频展示台是我们常用的电教媒体之一,它拥有使用方便、展示清晰的特点。作为阅读技能之首的翻阅技能的培养是非常值得推敲的,因为这种技能过于规范,往往得益于手把手、一对一的反复指导和练习。如何在集体教育中实现同样的教育功效?为此,我引入视频展示台进行了尝试。

首先,我给每个孩子提供一本相同的画册,我把画册放在了视频展示台,通过电视屏幕,让每一个孩子都能看到我讲述的内容。和平常不同的是,我在讲故事前稍微做了点功夫。我先给孩子们介绍了书的封面和封底,然后请了几个孩子来找一找封面和封底。接着和孩子们一起认识了书页,知道每本书都有许多书页,许多书页合在一起才能做成一本书,少了哪页都不行。最后,我还演示了正确翻阅图书的方法。在我演示的时候,我不仅放慢了动作,还请了几个孩子和我一起来试一试。做好这些功夫就可以开始讲故事,等我故事讲完,孩子们就迫不及待地开始翻阅画册。这样的工作,在最初的阅读活动中是必做的功课,一段时间下来,孩子们自然而然地掌握了翻阅图书的基本技能。

2.借助数码产品,树立阅读榜样。

幼儿自主阅读的时候,他们是自由的,也是愉悦的。但是往往这个时候,他们会出现撕书、丢书、倒看书等不良的阅读行为。为此,在他们自主翻阅的时候,我就在旁边观察,暗暗记住那些正确翻阅图书的孩子,还给他们拍下认真阅读的照片和录像。等到下次集体阅读的时候,我除了继续重复演示正确的翻阅方法外,还给他们欣赏拍到的照片和录像。在照片和录像中,孩子们发现自己的同伴上了电视,正确地翻阅方法、阅读姿势清晰地再现,心中的羡慕之情油然而生,从而尝试着模仿。这样的做法,恰当地树立了良好阅读的榜样,也激发了他们良好阅读的愿望。

3.设计多媒体课件,激发阅读兴趣。

多媒体课件有着生动、形象、信息量大的特点,对于教学活动的开展具有良好的辅助作用。在托班幼儿阅读培养的过程中,它同样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托班幼儿注意力集中时间极短,阅读又是相对安静的活动,所以,在活动形式的设计上需要老师多加思考。例如在组织孩子们阅读绘本《啊呜》的过程中,我设计制作了课件《啊呜》,在保留绘本原有画面的基础上,每一页设置了不同的出现方式,有放大、强调、飞入、回旋等形式,还在相应之处链接了相关的音效。活动中,不仅牢牢吸引孩子的眼球,也恰当地激发了孩子阅读的兴趣。再如阅读活动《大口袋》的设计中,我将故事内容中袋鼠宝宝帮助妈妈做事的不同动作设计了相应的动作音效,有效地帮助孩子理解了相关的动词,也恰当地激发了他们的阅读兴趣。

二、给阅读指导融入趣味方法

0-3岁儿童有一种自发重复的发展需要,喜欢重复做某一些动作,不厌其烦听某一个故事,百听不厌。这既是儿童反复认知的需要,也是成人带领儿童进入阅读世界、获取更多的经验、引导儿童自主学习良好契机。

刚开始共读的时候,我采用简单化的提问和对话来引导幼儿阅读。当孩子们抢在我前面,把我要提的问题答案说出来的时候,我就开始想着法儿,运用各种阅读方法,让兴趣和欢乐伴随师幼共读的全过程。

1.动作辅助。

托班孩子的思维具有直觉行动性的特点,他们喜欢用动作表达自己的感受。因此,我鼓励孩子们在阅读的过程中,用动作来表现部分阅读内容。比如在阅读《吃汤圆》时,孩子边说着画面内容“啊呜――啊呜”,边模仿嚼、咽汤圆的动作;在开展活动《我的颜色是什么》时,他们一边看着图画说着小熊贝贝衣服的颜色,一边忙乎着在自己的身上找找相同的颜色;阅读《小动物过桥》时,他们一边说着小动物们过桥时的语句,一边模仿着它们不同的动作。这样的动作辅助,既增强了阅读活动的趣味性,又适当地满足了孩子好动、好模仿的心理。

2.重复阅读。

托班的孩子特别喜欢一遍又一遍地翻阅同一本图书,为此,我把语句的习得蕴含在重复阅读中。比如阅读《幸福的电话铃》,第一次阅读时要求孩子讲出每个电话是谁打来的;第二次让孩子模仿爷爷、外婆和妈妈的呼喊:“宝宝,我是××。”第三次讲述宝宝的回答:“妈妈,妈妈给我打电话了!”孩子的表达水平稳步提高,从小听众慢慢变成了讲述者。

再如阅读《好朋友》时,引导幼儿跟着老师一起问答:水壶对水杯说什么?水杯是怎么回答的?桌子对椅子说什么?椅子是怎么回答的?钥匙对锁说什么?锁是怎么回答的?雨伞对雨鞋说什么?雨鞋是怎么回答的?虽然提问的内容不一样,但是回答的内容却是重复的两句话:你是我的朋友吗?我们是好朋友。

3.情感交流。

在阅读《小花和朋友》时,我鼓励孩子试着边阅读边交流各自的感受:“小花邀请朋友们一起玩,你觉得它好不好?”“小花会用好听的话招呼朋友,老师真喜欢它,你们呢?”再如阅读《猪宝宝洗澡》时,启发幼儿说说“你们喜欢猪宝宝吗?”“你们爱洗澡吗?”“我来闻闻哪个宝宝香喷喷的,老师亲亲他!”这些交流拉近了师幼间的距离,满足了托班孩子表达感情的需要。

4.“猜猜找找”游戏。

让孩子学会自主阅读是开展阅读活动的目标,因此在师幼共读过程中,要有意识地为孩子今后的自主阅读打基础。“猜猜找找”游戏就是一种较好的方法:通过让孩子找找画面主要特征,猜猜接下去的故事情节,锻炼孩子的观察能力,帮助孩子在故事情节间形成初步的逻辑联系,而这些能力是自主阅读不可或缺的。

如在阅读《鼠小弟爬大山》这个故事时,我设计了一系列问题,引导孩子围绕画面内容进行有目的地猜测,有:鼠小弟出去玩,看见远处有什么?猜猜小山一样的会是什么呢?它向前走呀走,小山又变成什么了?找一找!鼠小弟又往前走呀走,原来不是小山,是什么呀?猜猜鼠小弟会对熊伯伯说什么?……

再如绘本《啊呜》的教学设计中,我根据绘本内容,在主要人物的出场上做了猜猜讲讲的文章:引入小兔时,将小兔的画面进行遮挡,只出现一小段兔尾巴,让孩子猜猜这会是谁?小狗出场时,先出现两根骨头,再播放吃骨头的咀嚼声,让幼儿猜猜谁爱吃骨头……

三、给阅读分享创造表现空间

在阅读经验的分享上,我根据托班幼儿的年龄特点,创设了丰富的表演区域,提供各种表演的道具,以开展小小故事会等多种形式,引导孩子在自娱自乐的基础上,以表演游戏的形式进行阅读分享。

1.手偶表演促进个体的自我分享。

手偶夸张的造型、生动的形象、有趣的神态再加上美丽的服饰牢牢地吸引了孩子的眼球,也是孩子们游戏活动中的热点。它主要通过孩子的手指、手掌活动来操作表演。为此,我根据孩子们的阅读内容,在表演区提供各种手偶,每阅读一个内容,就设计制作一套手偶。

如在阅读《吃汤圆》的内容后,我制作了小蚂蚁、扭扭蛇、宝宝和汤圆的手偶,引导孩子们在区域游戏中进行表演。孩子根据故事的情节依次带上不同的手偶,进行摆弄,进行自娱自乐的故事复述。

再如语言活动《宝宝喝牛奶》实施以后,我在表演区提供了小猫、小狗、爸爸、妈妈、爷爷、奶奶和小点点的手偶。孩子在游戏时可以根据自己的复述节奏,快乐地操作,在游戏的过程中,强化对阅读内容的理解和记忆。

2.小小故事会练就个体的分享胆量。

每周五,我会提供一个小小故事会的平台,鼓励孩子们将自己阅读到的故事内容讲给大家听。起初,孩子们胆子小,讲故事的时候声音很轻,动作也很忸怩。在老师的不断鼓励、肯定中,他们的声音逐渐响亮起来,表演的欲望逐渐强烈起来,讲故事的经验也逐渐丰富起来。从他们稚嫩的嗓音中,我们听到了《小叶子的木珠》、《啊呜》、《好朋友》等等简单、有趣的故事,从他们生动的表情中,我们看到了小小故事会的力量,看到了分享阅读经验带给他们的快乐和胆量。

3.微型舞台剧打造团队的分享经验。

托班的孩子年龄小,但是接受能力却不容小觑。在老师的精心设计下,微型舞台剧就这样隆重上场了。在老师声情并茂的旁白中,戴着小鸟翅膀的孩子上场了;穿着蝴蝶彩衣的孩子出场了;顶着小鱼头饰的孩子亮相了;“太阳是绿色的,照在叶子上绿绿的。”“太阳是红色的,照在花朵上红红的。”“太阳是蓝色的,照在大海上蓝蓝的。”在孩子们简短语言的表述中,我们听到了快乐的声音,听到了分享的喜悦。

上一篇:挣脱父权制的束缚 下一篇:语文教育应如何解读现当代文学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