师爱是教学成功的关键

时间:2022-10-14 10:48:04

师爱是教学成功的关键

教育事业是一种高尚的职业,作为教师的我们,拥有一颗爱生之心,

是亘古以来教育成功的关键。师爱是一种伟大而神奇的力量,它是学生智力、道德、个性发展的风帆。作为教师,假如你厌恶学生,那么,当你教育工作刚开始时,就已经失败了。八年的教学生涯,让我尝尽了酸甜苦辣各种滋味,有过无奈,有过徘徊,但更多的是成功的喜悦。我深深认识到,只有真正走进学生的心灵,爱学生,才能收获桃李满天下的喜悦。在教学中,师爱是教学成功的关键。

一,学会换位思考,以友善的态度对待学生读《陶行知名篇精选》有这句话:“我们必须会变小孩子,才配做小孩子的先生。”所谓“会变小孩子”我想应该是教师要善于站在学生的角度尽量使自己具备学生的心灵--用学生的大脑去思考,用学生的眼光去看待,用学生的情感去体验,用学生的兴趣去爱好。在教育教学实践中,学生难免会出现过失或错误。当我们的学生出现这样或那样的问题时,教师应该冷静些,把自己摆在学生的位置上,体验学生的心理,以宽容慈爱之心在爱护学生的基础上教育学生,切忌讽刺、挖苦、谩骂,甚至体罚等简单粗暴的做法。

二 、爱中有严,严中有爱

爱是一座熔炉,它能熔化一切“顽石”,它能教育好所有的学生。师爱之所以具有巨大的教育力量,是因为它的无私性和无条件性。对学生态度的诚挚与公正,正确的把教与育、爱与严融为辩证的统一体。教师对学生的爱,是以对学生高度负责的精神,把教育育人同管理育人紧密结合起来,而不是溺爱。是讲究爱中有严,严而有度。对于学生的缺点错误,要因势利导,及时纠正,要充分信任学生,发展、培养学生的优点和长处,还要注意倾听学生的意见和心声,让学生在团结和谐、生动活泼的环境中健康成长。

学习和生活中,每位学生都难免犯错误,可是对于他们,首先给予充分的信任,发现了闪光之处,一定及时表扬。当然,对于有缺点的学生,教师应以平等的态度与学生交心对话,这不仅能引起学生的注意,还能在潜移默化中帮助学生改正这样或那样的缺点。为此,教师对学生的爱就是:热爱但不娇纵,尊重而不迁就,信任而不放任,严格而不苛求。

三、循循善诱,重视情感交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陶行知先生曾指出:“请你记住,教育--这首先是关心备至地、深思熟虑地、小心翼翼地触及年轻的心灵。”“真教育是心心相印的活动。唯独从心里发出来,才能打到心灵的深处。”陶先生以他的真知灼见告诉我们:要做好教书育人这项工作,就应心怀爱心,循循善诱,重视师生间的情感交流,以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课堂教学的过程,是师生交流的过程,是心与心碰撞的过程。心理学认为:“情感在人的实践活动中,在为达到既定的目标中,起着巨大的作用。”因此,要让我们的学生“亲其师,信其道”,教师首先必须爱护学生,用满腔的热情对待每个学生,以最大的耐心引导学生,而学生得到教师的爱,自然而然地会激发出对教师的爱,形成爱的双向交流,即产生“动情效应”。这种效应会产生良好的效果,学生会更尊重老师的劳动,更愿意接近老师,把老师当作自己的亲人,与老师合作这将使学生变得更加乐学,教师更加乐教,整个教育教学过程也因而进入良性循环的状态之中。

四、教育要有艺术

和后进生谈心、谈话是班主任工作主要方式、方法。我也常常找后进生谈,但应注意的是与好生相比,后进生的自尊心更强,因为学习不好或纪律差,长期受冷落、歧视,他们一般都很心虚,对外界极敏感,心灵总有一堵厚厚的墙,但在内心深处仍渴望得到你的理解、谅解和信任,如果你逾越它,那么你就成功了。谈心过程中切忌用“你自己想想……,是不是,对不对”等话语,我的做法一般都是先拉家常,谈谈自己的过去,不论成功还是失败,甚至有时还抖抖“丑事”,缩小心灵间的距离,在这个过程应做到心平气和,以诚相见,以诚对待,以一个朋友身份与之交流,如果赢得他的一句“老师,我和你好相似”,说明他把你当成朋友了,把你当做可以倾述的对象,那么以后的工作就太容易了。其实后进生们大多都很“肝胆”,如果能把他们身上的“侠义”之气激发出来,时时刻刻为你着想,为他的朋友着想,那你离成功很近了。如果他们犯错不要当众批评,否则必定会刺伤他们的自尊心,增加转化工作的难度,这是指后进生犯错之后,班主任采取的教育态度。教师的诚心还应表现在对学生自我教育能力的发掘和肯定上。以诚心赢得他们的信任是成功教育后进生的保证。

站在三尺讲台上,面对着一个个求知若渴的生命,面对着一张张天真无邪的笑脸,我感到自己肩负的责任重大,但我坚信:只要我们能奉行陶行知先生“爱满天下”的伟大教育思想,用博大的爱心去教育我们的学生,与我们的学生相伴而行,还会有什么能阻挡我们前进的步伐呢?

上一篇:如何创设和谐的课堂教学环境 下一篇:浅议元素化合物的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