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生态县建设的几点思考

时间:2022-10-14 10:20:14

关于生态县建设的几点思考

摘要:笔者对通榆县的生态建设提出了几点建议,供参考。

关键词:生态县;建设;通榆

中图分类号:X171.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432(2013)-06-0026-2

思考之一:我县的发展战略是:“基础在农业,重点在工业,根本在生态”。因此,必须加深理解“根本在生态”的概念和内涵,充分认识建设生态县是我县的当务之急,是第一要务,牢固树立生态立县的意识,这是建设生态县的前提条件。

关于“根本在生态”,我们可以试着从两个方面来理解。一方面,从生态环境与经济社会发展的内在联系理解,生态环境建设是经济和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必备条件和前提,在资源承载力允许的前提下,经济和社会才能健康发展,否则,就会坐吃山空,甚至寅吃卯粮,断子孙的生路。因而,改善生态环境,关注生态建设,无论是面对现实还是着眼未来,生态问题都是一个更带有根本性的问题。失去这个“根本”,经济建设就会难以为继,社会就不能顺利向前发展。另一方面,从通榆在吉林这一经济体中所处的地位和位置来思考,如果将吉林省看作是一个经济单元,通榆的经济总量和财政收入对于吉林省总量是微不足道的,单纯从经济角度考虑,通榆在这个单位中处于无足轻重可有可无的地位,通榆发展的快与慢,丝毫不影响全省经济发展的节奏。然而,若从通榆所处的地理位置来看,通榆是吉林中东部地区的生态屏障。通榆的生态环境若遭到破坏甚至恶化,中东部地区将面临沙漠化和荒漠化的严重威胁,失去这一生态屏障,中东部地区的经济和社会非但不能可持续发展下去,甚至会在不远的将来遭受灭顶之灾。这绝不是危言耸听,所以替决策者运用战略眼光来审视这个问题的必然结论是:宁可不要通榆的总量,也要保护好通榆的生态。按照这个思路来理解,我们应该明确,保护生态环境,改善生态环境是我们的根本任务,也是我们的当务之急,更是我们的第一要务。也就是说,通榆唯一能挺直腰杆打出的一张牌就是“生态牌”,只有打好“生态牌”,通榆才能在吉林这个经济单元中争得一席之地,否则,很难有所作为。

在全面理解“根本在生态”的涵义和意义的基础上,我们首当其冲的就是思想的转变,认识的提升,必须从转变发展观念入手,引导全社会特别是各级领导干部进一步强化生态立县和可持续发展的战略意识,并继而成为全县上下的自觉行动,要牢固树立保护生态环境就是保护生产力,改善生态环境就是增强竞争力的执政理念,把生态县建设作为加快通榆发展的第一要务,紧紧抓在手上,切实抓出成效来。

思考之二:必须坚持“围绕生态抓发展”,合理调整产业结构,以保护环境优化经济增长方式,进而实现综合实力的显著增强和环境质量的全面提升,这是生态县建设的战略之举。

生态县建设的目标,不是简单的达到一种“返朴归真”的自然状态,是经济与环境良性互动下量的扩张和质的提升。简言之,就是经济要发展,环境要改善。针对目前我县经济发展的现状,我们必须围绕生态县建设,加快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转变经济增长方式,推动产业升级,重点要把握以下三个环节:一是按照生态功能区划调整优化生产力布局。从我县的经济基础、区位条件、自然资源的实际出发,按照生产规划的要求调整生产力布局,进一步明确产业定位,引导产业集聚,逐步形成工业、农业、商贸、旅游等特色和优势的经济板块,提高产业集约化程度,工业是促进经济的主体,产业集聚重点是工业集聚,工业布局园区化,有利于促进各种生产要素的优化组合,有利于园区内企业实现资源共享,有利于土地资源的综合利用,有利于环境污染的集中治理,减少工业化对生态环境造成的破坏,目前,我县经济开发区建设已取得实质性进展,我们必须加快建设进度,通过科学规划、合理定位、创优环境、政策扶持、行政推动等途径,积极引导规模大,科技含量高的企业向园区集中,推行园区化发展模式。二是走规模化、集团化发展路子。在农业上,要借助国家不断完善农村社会保障体系的契机,加大宣传和教育力度,鼓励农村劳动力有效地向二、三产业转移,从而促进土地流转,改变现在高度分散、地块零碎,一家一户、散兵游勇式的粗放经营格局,逐步引导土地向种养大户集中,推进农业适度规模经营,提高土地产出效益。在工业上,要针对我县规模企业不多的现状,打破以多取胜的传统思维和多而小,多而散、多而同的产业格局。通过宏观调控和市场整合,走规模化、集团化的发展路子。三是坚持走出一条特色化发展路子。有特色才有吸引力,才能在竞争中显优势,发展特色经济是增强经济竞争力的客观需要。所以,必须充分发挥资源优势,品牌优势,大力发展特色产业,增强自我发展能力。要结合我县资源状况、交通区位、产业基础等因素,充分利用自身相对优势,特有长处和潜在能力,大力培植经济亮点,提升区域经济的特色竞争力,关键要在培植特色产业,开发特色产品,挖掘特色资源上下功夫。在农业上,重点扩大杂粮杂豆优势,大力发展有机、绿色产业,力争把我县建成有机和绿色食品生产基地。在工业上,依托资源优势和本地特色形成具有一定规模的优势产业,做大做强绿色能源、葵花、蓖麻、大瓜、绿豆及木材精加工企业,逐步形成独具特色的工业体系。在服务业上,依托湿地资源,重点开发杏花、榆林、蒲苇,草原、湖泊、冰雪等生态旅游产品,大力发展“旅游经济”,逐步把潜在的特有资源优势转化为现实的经济增长点。

思考之三:建设生态县的目的,主要是在发展模式上实现从“牺牲环境换发展”向“保护环境促发展”的转变,各级干部都要不断增强“抓好生态促发展,破坏生态难发展”的忧患意识,明确抓生态就是抓发展的责任意识,并且把生态县建设的各项任务抓在手上,落到实处,这是生态县建设关键所在。

一是要进一步完善和认真执行生态县建设总体规划。规划是龙头,科学合理的规划是生态县建设的前提,规划就是依据资源状况,特定地域的生产生活习俗以及文化传统,对发展建设的分析预测、构想和设计。生态县建设总体规划是长远的发展计划,不是简单的城乡建设的图纸和模型,是需要统筹整体布局,经济、社会、产业及资源的科学配置;从宏观到微观的整体设计。如果没有一个科学合理、符合实际的规划,生态县建设就达不到

上一篇:土壤水资源及土壤水资源潜力的概念与评价方法 下一篇:论如何发挥远程教育在新农村建设方面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