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游景区公共卫生间人性化设计发展研究

时间:2022-10-14 10:17:07

旅游景区公共卫生间人性化设计发展研究

摘 要:随着我国经济的高速发展以及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的旅游活动日益增多。在良好的经济背景下,各地景区的大量开发与景区公共卫生间建设的相对滞后形成鲜明对比,景区公共卫生间在设计、建设、管理等方面存在诸多漏洞,有损我国景区的总体形象,解决这一长期困扰国内外游客的问题迫在眉睫。

关键词:旅游景区;公共卫生间;人性化;用途

一、旅游景区设置公共卫生间的重要意义

俗话说,人有三急,洞房,生子,如厕,普通人平均每天如厕 5-8 次,人这一生大约要有3-4 年的时间是在卫生间里,公共卫生间不仅影响着市民和旅游者的居住和旅行舒适程度,更影响到城市的总体形象。然而在中国人的老观念里,民以食为天,因此吃喝变成了中国人的头等大事儿,而拉撒就成了人的末等小事儿了。

游客来到旅游景区游览,这是个比较长的过程,会有很多其他衍生的行为在其中,在游览的过程需要照相留念,每一个旅游景区无论是自然的还是人文的,都有自己的文化主题在里面,并且,游客前往某个景区旅游,一定是为了欣赏和领略这个景区的独特风光,或者特别的文化而来的。因此,游客就需要一地方整理着装,发型,特别是一些女性游客还有补妆的要求,这样,对于景区公共卫生间来说需要承载的功能也相应的丰富。

二、人性化设计中旅游景区公共卫生间中的应用

1.景区公厕的功能特点

(1)景区公厕承担着解决游客生理排泄需求的功能。正如人需要饮食以维持生命一样,人的排泄也是维持人生存的最基本的生理活动。景区公厕则是满足游客在景区游览过程中排泄需求的一种服务设施。

(2)景区公厕具有向公众提供多种服务的功能。如整理衣饰,景区公厕内配备立式衣镜,就满足了游客这种需求;开辟一定的空间,设置休息椅,使之增加了休闲功能,公厕内设化妆间,是女士们补妆的好去处。

2.旅游景区公共卫生间分布人性化

现在很多景区吧公共卫生间都分布在很隐蔽的地方,景区的公共卫生间指示标志又不明确,所以很难找到卫生间,把部分景区公共卫生间隐藏在不引人注意的位置,用绿化或建筑物遮挡。这种方式是直观的将卫生间隐藏起来,会造成游客寻找卫生间不便。

旅游公共卫生间的选址除了要考虑服务以外,还应根据具体的景区做具体的选址安排。根据景区的布局,旅游景区公共卫生间的选址布局还要注意以下几点:

(1)尽量靠近景区内主要干道,方便易找。

(2)在景区内游客容易长时间逗留的重要景点附近应设立卫生间 。

(3)在重要的建筑内,应作为辅助,设立附属式卫生间。

(4)景区公厕的布置,不应妨碍风景,同时又须易于寻觅。

游客在一个陌生的环境中,当人一旦产生便急感,必须在7-15分钟时间内找到厕所,否则就会发生令人尴尬的情况,伤及游客的自尊。这种生理需求因人而异,并无固定的规律。多数景区出现过老年游客在游览过程中由于公厕间距和服务半径设计过大,出现不得已而尿裤子的情况。所以,在设计景区公厕的间距和服务半径时,设计人员必须以老年游客群体的最低排泄忍受时间为出发点。

景区中各主要游赏线路上必须设置醒目的公厕引导牌,上面用中英文标出厕所的方位和距离。因此,景区公厕须均匀分布于旅游区的各功能区,彼此间距离以300m至400m为宜,其服务半径应不大于500m,且应有鲜明的标志,以示游人。

3.旅游景区公共卫生间使用上的人性化。人性化指的是一种理念,具体体现在美观的同时能根据消费者的生活习惯,操作习惯,方便消费者,既能满足消费者的功能诉求,又能满足消费者的心里需求。景区公共卫生间在使用上体现人性化就要从卫生间使用者去考虑,去分析。

(1)女性游客。从前面旅游景区公共卫生与城区公共卫生间使用者差异,已知在旅游旺季,特别是小长假期间,游客大量涌入景区,尽管游客男女比例相当,却因为女性与男性不同的生理结构,使女性如厕时间长于男性,因此在旅游旺季时,女卫生间的容纳量不足会显得尤为突出。在这个时间段内,女卫生间门口通常排起长长的队伍,而男卫生间内则运转正常。因此,女性游客,虽然本身不是一个特殊的群体,但是由于客观存在的特殊因素,使我们在设计景区公共卫生间时,特别考虑这些因素,使女性在使用卫生间时能与男性一样方便,快捷。

(2)老年游客。随着近两年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社会福利的完善,以及生活理念的转变,我国老年人旅游越来越活跃,在国内景区中,老年游客已占游客总数的50%左右。然而老年人因为生理机能退化,使用普通的蹲便器显得十分吃力,因此我们需要特别考虑到老年人便捷使用卫生间的问题,比如设立可供老年人使用的座便器,设立单间,并增加扶手,盥洗池等。

(3)儿童游客。近年来,儿童、青少年在旅游族群中所占比重渐增。随着城市化进程,现在孩子可以玩的地方越来越少,儿童的身体尚未发育成熟,身高与成年人差距较大,10 岁的儿童平均身高为 130,这个年龄段以下的孩子,他们在使用景区卫生间时,会出现许多问题,如果卫生间洁具尺寸只考虑成年人的尺度,就会造成如够不到小便器,无法正常使用蹲便器,盥洗池太高而无法洗手等问题。

(4)残疾人。人类社会发展到今天,残疾人的事业已成为国际社会面临的紧迫而艰巨的任务。在我们这个世界上,生活着五亿多残疾人,残疾人及其亲属占人口的 1/5。由于自身残疾的影响和外界环境的障碍,残疾人在社会中处于不利地位,是最困难的群体设置残疾人厕位,空间尺寸应以方便轮椅出入和掉头为准。马桶的尺寸比正常游客使用的大,两侧装不锈钢扶手,以便支撑。除了设置残疾人专门厕位和残疾人专用无障碍通道以外。厕内设栏杆,防止行动不便游客跌倒。一些景区中的公厕有了残疾人专用厕位,然而厕位的门却不够宽,门口也仍然是台阶,没有实现真正的无障碍通行,应当杜绝此类错误。残疾人事业的发展水平,是社会文明、进步的标志之一。

(5)旅游景区公共卫生间风格上的文化性。卫生间的文化性,还可以在其他一些方面体现,不单单是从外观造型以及内部装修方面去体现。旅游景区公共卫生间和城区公共卫生间所处环境的差异,就要求旅游景区公共卫生间除应具备实用功能外,还应具备一定的文化符号性,一定的主题性,使游客置身其中就能感受景区公共卫生间所处地域的文化特征和景区的文化主题。旅游景区公共卫生间的的建筑形式及细部应充分挖掘所处环境有的地域文化,表现出一种突显地域文脉传承,或者突出景区文化主题的象征意义。

总之,景区公厕的设计既要充分考虑上述各类游客人群的需要,又要尊重自然,不破坏景区的生态环境和景观环境,是维护游客的人性、人格尊严在人性化设计上的具体体现。我们更应提旅游高景区公厕的人性化设计与高服务水平。这一问题关乎每个景区与每位游客的切身利益,直接体现对人的重视程度。

参考文献:

[1]《旅游厕所质量等级的划分与评定》(GB/T18973-2003)[S]. 北京:中国标准出版社,2003.06 .

[2]程雪松. 争论私密性―作为公共艺术的公共卫生间设计研究[J]. 建筑学报,2006.(05).

[3]郭德川. 现代公共卫生间设计图集与选址布局方案及安全无害化技术标准实务全书[J]. 中国卫生建设出版社,2007.(10).

作者简介:孙嘉慧(1989-5-),女,辽宁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公共管理系旅游景区公共卫生间人性化设计发展研究。

上一篇:民族文化在产品设计中的应用 下一篇:营造情境感统游戏 促进幼儿心理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