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教师如何实现自身发展

时间:2022-10-14 09:13:59

高校教师如何实现自身发展

摘要:由于近年来高校改革对教师队伍的高要求,教师的学历水平普遍较高,并且高校作为知识更新与创新的发源地,教师较易接触教育及学术的发展前沿,相对来说,这种先天性优势更能有利于促进教师专业发展。高校历来就是更新知识、创造知识的基地,教师除承载着为社会源源不断的输出人才之外,还担负着专业领域内的科研工作。教师工作的复杂性决定了教师专业发展的多样性。

关键词:高校;教师;自身发展

教师的教学对象是思维活跃、朝气蓬勃的大学生,具有较强的创新意识及思维能力,较易接受新的思想及知识,促使教师也要不断接受新鲜事物,不断追求前沿知识,拓展知识领域,开阔视野。学习型社会的时代背景使得终身学习观的社会的普遍重视,教师更是成为直接实践者。这些因素均成为促使教师自主学习,主动参与各种途径的学习、培训,不断促进自身发展。

教师专业发展是指教师作为专业人员,在专业思想、专业知识、专业能力等方面不断发展和完善的过程,即是从专业新手到专家型教师乃至教育家的成长过程。

继续学习是教师发展的源泉。”在现今时代,知识更新的周期大大加快,人们获得信息的渠道多样化,我们昨天所学的知识到明天也许就会被淘汰,具有“一桶水”的教师再也难以立足讲台。信息时代需要教师要有一个源源不断的知识源泉,教师的源头活水来自于教师的继续学习,教师要树立自我专业成长意识,养成自主学习、终身学习的习惯,要成为专业发展的自觉实践者和受益者。教师要养成读书的习惯,向书本学习;教师要养成读报和听新闻的习惯,跟上时代脉动,向社会学习;教师要养成网上学习的习惯,通过网络向全国知名教师和专家学者学习。

不断实践是教师发展的根本。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从书本上学来的理论知识需要在实践中去消化、吸收,并将其内化成自己教育思想理念的组成部分才算学以致用;从他人那里学来的经验模式只有放在实践中去体会、去融合,并形成自己的独特的教学风格才算学以拓境。实践出真知,教师要了解学生,需要躬身于教育实践,只有跟学生近距离接触,才能了解他们的性格特征,掌握他们的成长规律,找到最优施教策略;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教师要着眼全局,需要躬身于社会实践,社会就是一所大学,也是一本最大的百科全书,教师要积极参加社会实践,深入到企事业单位、工厂车间、学生家庭调查研究、了解情况、丰富阅历、增长才干,教师还要善于组织学生参加社会实践活动,让学生在实践中学习知识、锻炼能力、提升素质。

技艺精湛是教师发展的追求。墨守成规、照本宣科的教师其专业永远也无法获得发展,只有把教育当做一门艺术去追求、去研究、去创造才有可能会成为名师、大师,才能达到最高境界。教师讲究教学艺术就要精心选用教学方法。以实际训练为主的方法,包括练习法、实验法、实习作业法等;以欣赏活动为主的教学方法,如观看观赏法、陶冶法等;以引导探究为主的方法,如发现法、探究法等。教学有法、教无定法,只有得法才是好办法,教师要根据教学内容去选择最恰当的教学方法。讲究教学艺术教师就要巧妙处理课堂教学诸环节。课堂教学几个关键环节处理有如下技巧,新课导入方法:课堂到到一定阶段学生进入大脑疲劳期,需要创设高潮,创设高潮的方法有启发式、议论式、探究式、形象式、“歧路分析”法。教师讲究教学艺术就要形成自己独特的教学个性与教学模式。大凡优秀教师,都有鲜明的教学个性,魏书生的民主,窦桂梅的激情,于永正的幽默,独特的个性将他们造就成为名师;大凡名校,都有独特的教学模式,洋思中学“先学后教、当堂训练”模式、杜郎口的“三三六”教学模式都堪称成功的范例,名校的教学模式也是由名师创建的,。教师只要在以上诸方面有足够的积累,做到活学活用,并不断创新,就一定能够练就精湛的教学艺术。不断创新是教师发展的源动力。创新型教师必须具备勇于开拓进取的创新才能和灵活机智的应变才能。教师的创新才能是指在教育实践活动中,教师能够针对教育对象、教育内容和教育情景的特点,有的放矢地提出新见解,创造新方法。

教育科研是教育发展的第一生产力,教育科研是教师专业发展最主要途径,也是培养创新型教师的重要渠道;教育科研能给教师的生活带来无穷乐趣,也能为教师的专业发展提供不竭动力。教育科研是指人们有目的、有计划地采用科学的方法对教育现象和教育实践进行系统的探索,揭示教育现象的本质和客观规律的认识活动和实践活动。教师的教育科研要以研究教材为立足点。教师只有研究教材、吃透教材,才能准确把握教材背后的知识体系、能力体系和道德体系,才能全面落实国家的课程计划和学科的课程标准,才能实现国家的教育意志。教师的教育科研要以学生发展为着眼点。教师只有研究学生,掌握他们身心发展规律规律,才能找到适合每一名学生的教育方法,才能促进每一名学生的发展。教师的教育科研要以教学反思为落脚点。叶澜教授曾经说过:“一个教师写一辈子教案不一定能成为名师,但是写三年反思就有可能成为名师。”反思是一名创新型人才必备的特质和习惯,教师的反思就是对自己教育实践活动的反复思考。教师要反思成功之处,对其加以推广;教师要反思不足之处,对其加以改进;教师要反思课堂再生资源,对其加以利用;要反思教学再设计,使其更加完善。教师教育科研要以“解决问题、揭示规律”为生长点。每一名教师都要主持或参与课题研究,都要树立“问题就是课题、工作就是研究”的意识,把教育教学实践中遇到的一个个问题作为课题,从而揭示出教育的内在规律,推动教育的创新与发展。

教师的自身发展是一个在科学的教学理念指导下教师自主探索、不断反思、渐进提高的过程,有其客观规律性。广大教师要提高教学的艺术水平和教学效率,就必须自觉探索教师专业发展的客观规律,在教学实践中学会和学生共同成长。

参考文献:

[1] 谈如何提高教师课堂教学创新能力.李玲 杨彬 《天津市教科院学报》2011.2

上一篇:小学英语高效课堂之我见 下一篇:高等职业技术院校辅导员社工化可行性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