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让英语课堂活而有趣

时间:2022-10-14 07:41:30

如何让英语课堂活而有趣

英国心理学家托尼o布赞说:“婴儿出世那一刻,就真的已经是才华横溢了。仅仅两年时间,他就学会了语言,比任何一位语言学博士都要好,并且到了3岁或4岁,他在语言方面就是一位能手了。”这话确实有道理。其实我们都知道,三四岁小孩的母语水平好,其主要原因是生活的大课堂给他们提供了良好的语言学习环境,在他们与父母、亲友、伙伴的交往中,自然地学会了语言。而对于作为第二语言――英语的学习,恰恰是缺少了这样的学习环境。他们的学习时间大部分集中在课堂上,而课堂时间却是非常有限的。正因如此,教师必须充分把握并合理利用课堂时间,充分调动起学生的英语学习热情。

一、创设生活化的英语课堂环境

课堂是英语学习的主阵地,我们应营造出富有浓浓的英语氛围的课堂环境,调动学生的情绪,让孩子们真正有学语言的感觉,能够无拘无束、轻松愉快地展开交际活动,交流思想感情。例如,让学生自制单词“标签”;墙壁上贴起包含英语文化的图片、文字介绍;在不同的教室里,开辟出学生喜爱的日常英语交流角、异国风景区、节日介绍、名人角、生物角……为他们提供学习交流的平台。

二、引导学生感受英语文化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有意识地加强对英语文化的渗透。初中生的求知欲强,对新事物接受快,印象深,来自异域国度人们的生活方式,截然不同的风情习俗,定能起到激发兴趣、营造氛围的双重效果。

1、在教学中直接利用本国文化进行对比,可以发现中外文化之间的差异。如对“Thank you”的不同回应,对询问生活状态的不同看法等。

2、对教材中涉及到具有特定文化背景的内容加以图解和讲述,让学生直观地感受西方文化。例如,在介绍圣诞节时,就可以收集各种相关图片或放映有关录像,边展示边解说,“人们庆祝圣诞节时会装饰美丽的圣诞树,母亲会准备一顿丰盛的圣诞大餐,还有欢乐的圣诞歌曲在街上飘扬,白胡子的圣诞老人会送来小朋友喜欢的圣诞礼物”等等,自然地引出相关的语言知识。再如,一个学生突然打了个响亮的喷嚏,教师可作祈祷状并随口说:“Bless you!”在课堂中,体现平等与开放,学生可以直呼教师的名字,可以不必站起来回答问题。

三、灵活变换角色,使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

在传统的课堂教学中,教师是演员,学生是观众。为了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教师要经常转换角色,充当导演,让学生充当演员。通过教学活动设计剧情,科学、合理地利用演员(学生)调动各种因素,让舞台(课堂)充满光彩,使演员投入其中,乐在其中。如:为了让学生学会有关“Shopping”的语言,可进行言语表达,创设教学活动:(1)把讲台当柜台,用精美的剪贴充当“货物”,如:a glass of milk、a cup of coffee、bread、apples、oranges等;(2)师生分别扮演“营业员”和“顾客”进行购物情景对话;(3)引导学生着重掌握“Can I help you? Would you like something to eat (drink)? What else do you want? Is that all? How much is it? It’s too expensive. I will take it.”等语言知识,使学生由“感性接触”到“理解表象”,进而运用学到的语言材料尝试交际性操练,充分展示主体的能动作用,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四、采用生活化的英语教学方法

1、看看听听。 心理学的研究表明,人们从视觉获得的知识能记住25%,从听觉获得的知识能记住15%。如果两者结合起来,则能记住内容的65%,而不是两者数字的简单相加。因此在新授课时,听觉和视觉的双重刺激,将使教学效果大为改观。如在教 What time did you see him? 一课时,先根据多媒体课件,结合已有的知识谈论职业,引出本课的关键词――thief,再用录音机以听新闻的形式输入语言材料,并让学生听新闻完成相关的对话,把语言使用的环境同时输入给学生,为学生创造一个又一个逼真的生活情景,在看、听、说、写的多维环境中储存、建构自己的语言。

2、做做记记。 让学生在付诸行动的过程中,不知不觉牢牢印下所学知识的痕迹。比如:教学家庭成员的词汇时,教师可让学生带来“全家福”照片,并让学生互相介绍自己的家庭;教学人体部位的词汇时,可让学生相互做“摸鼻子,摸眼睛”等游戏;教学表示颜色的词汇时,教师可让学生谈论各自服装、学习用具和手表等物品;如操练fat时,师生同做动作:双手手心相对,手指并拢,说一声“fat”,双手向外各移一点直至最后手臂伸直,无法再 fat 为止。对于 thin 则相反。

3、说说编编。 以前,我们总认为学生只要能跟着读、照着说,把教授的内容全记住也就行了,所以教师的做法使学生总处于机械学习的被动状态。结果教师教得累,学生学得烦,实践中更是不会用。语言是用于交际的。学习英语要靠学生自己实践,在交际化活动中掌握英语的特点。因此,可以定期组织一些活动,如:每周两次“口语秀”每周一歌。每月阅读、欣赏一篇美文。做值日报告。这样,既可以营造浓厚的英语学习氛围,起到课前“热身”的作用,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又能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4、赛赛猜猜。 初中生都有争强好胜、好奇心强的心理特征,只要有竞争项目他们的热情立刻高涨起来,学习效果也大大提高。

例如:在教学 When is your birthday?时,我引入了这样一个话题:猜猜我的儿子有几岁。我告诉同学们:I have a son. Do you want to know how old he is? Can you guess out how old he is? Let me see who is lucky enough to guess it out first。在同学们跃跃欲试、摩拳擦掌的激情中,我让他们猜我儿子在哪年、哪月、哪日,是上午、下午、晚上,是雨天还是晴天出生的。在他们猜的过程中,学会了新句型 be born,介词用法的难点也一一攻破。

当然,生活化的英语教学方法还很多,如尝一尝、演一演、辩一辩、画一画等,都是学生喜闻乐见的形式。我们要尽可能多地给学生以新鲜感,让他们猜不着、摸不透下次会怎样做,他们会对以后的课程充满期待,同时也就在不知不觉中克服了学英语的畏惧心理,课堂自然会充满活力。

上一篇:浅谈美术教学中学生创新精神的培养 下一篇:对数学课堂有效性教学的几点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