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学困生在全程关注中得以转化

时间:2022-10-14 06:45:59

摘 要:苏霍姆琳斯基说过:“大概不会有教师不同意,我们教育工作中‘最硬的核桃’之一是对困难学生做工作”。每个班级中都有一些学生在学习上存在不同的困难,尤其是初中阶段,学困生的知识缺漏较多,上课听不懂,最终成为了课堂中的旁观者。时间一长便容易形成自卑心理,甚至有厌学情绪,当这样的学生比较多时,会影响整个班级的学习风气和学习成绩,要想大面积提高教学质量,转化学困生是关键。如何转化学困生?笔者认为应在学习全过程中关注他们,帮助他们学会学习,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关键词:学困生 全程关注 转化

一、上课前关注,为新知的学习扫除

障碍

数学是一门逻辑性很强的学科,对旧知识的理解与掌握直接关系到学生的听课效率,尤其是学困生,知识基础簿弱,学习新知时容易出现“卡壳”现象,跟不上老师和其他同学的思维进度。怎样才能使他们在课堂上不掉队呢?有效的方法是让他们学会预习,然而并不是每一名学困生都会预习,这就要老师课前做一番准备,将他们可能存在的问题编成提纲以填空、选择等多种形式,分发到他们手中,让他们根据预习提纲进行有效地预习。

二、上课时关注,促进新知识的掌握

提高教学质量的阵地在课堂,学困生只有积极参与学习新知识的全过程才能在课堂上获得新知,得到真正的发展,因此在课堂上教师应多给学困生机会,有意识地设计一些问题,让他们积极参与到教学中。要做到这一点分层教学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方法,课堂上要将学困生能够解决的问题留给他们去解决,以提高其课堂参与的积极性。就整个教学流程看,引入环节、例题教学后的二次尝试环节、巩固环节都可以安排相应的难度不大的、为学困生量身定做的问题,引导他们去思考、去回答、去参与。当他们遇到困难时可以发挥集体的作用,让他们在他人的帮助与启发下获得发展。如教学矩形的性质定理时,可以安排这样的问题:“已知矩形ABCD中,AB=4,BC=3,由此你还能知道哪些边的长度?”这是一道开放题,分为三个层次,一是根据“矩形对边相等”这一性质说出另外两边长;二是根据勾股定理求出对角线的长;三是根据“对角线相等且互相平分”说出另一些线段的长。第一个问题不难,但第二三个问题学困生不一定想得起来,此时可安排基础相对好一点的学困生来回答,如有困难就让优生提醒他们一下,比如告诉方法,让学困生说过程并计算结果,这样的安排,既能帮助学困生解决问题,让他们体面地做下去,也容易调动优生的积极性,更拉近了学生之间的距离,达到了合作学习共同进步的效果。

三、作业时关注,促进新知识的内化

练习是巩固内化新知识的重要手段,能否独立有效地完成练习巩固题,对学生是否真正掌握知识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对学困生来说,习题太容易达不到巩固深化的作用,太难则不能独立完成,会使其逐渐丧失学习的信心。因此每节课我都会为学困生特别设计一些作业题,这些题目不仅与新课内容直接相关,而且在难度和形式上使他们容易接受。几何证明题是学困生最头疼的作业,尤其是面对比较复杂的证明题学困生往往会一筹莫展,此时将题目细化一下,将证明的过程采用填空形式呈现给他们,要求他们先不看填空题尝试独立完成,如有困难可参考填空题,这样,他们在证明时便不会不知所措,也不需要盲目抄袭,容易独立完成证明的全过程。

事实证明,当学困生能够独立完成作业时,他能感受到一种成功,而学习上的某些或某次成功,会导致学生最初的学习兴趣的萌发,并在这种萌发了的兴趣下获得进一步的学习成功。从而增强了学习兴趣,形成良性循环,成功―兴趣―更大成功―更浓厚的兴趣……新知识的掌握和运用会为新一轮的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四、情感上帮助,树立良好的自信心

转化学困生除了对学习本身关注外,对师生情感交流的作用也不容忽视,良好的师生关系会让学生爱上老师,爱上老师所任教的学科。笔者觉得良好的师生关系可以借助评价来构建。初中生也是孩子,在他们的心目中老师是有权威的,能得到老师的肯定会使他们非常开心,学困生更是如此。教师的一个微笑,一个赞许的眼神都会使他们欣喜异常,所以教师应不吝啬地将自己的微笑和赞许送给学困生,通过一频一笑,一个眼神,一个手势等对学困生施爱于细微之处,采用多鼓励的方法。当他们取得进步时,及时表扬。对学生的评价可以在课堂上,哪怕是路上的偶遇,一个微笑,一句“今天你的作业写得不错”“你今天上课表现很好”往往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学生会在老师的肯定和赞许中得到心理的满足,消除自卑感,从而树立起学习的自信心。

事实上,要想让学困生从课堂上的看客变成学习的主人,从不会学习变成一个会学习的人,老师就得付出艰辛的劳动,在学习的各个环节中引导他们,给他们实实在在的帮助,让他们学会预习新知,学会回答问题,学会完成作业。从而最终学会学习,只要我们长期做到这几点,相信再硬的“核桃”也必然会被我们打开。

作者单位:江苏省金湖县枫叶国际学校

上一篇:数学课堂教学中的顺应 下一篇:小学数学课堂自主探索学习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