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让青少年插上科技的翅膀

时间:2022-10-14 06:03:44

如何让青少年插上科技的翅膀

在当今社会,科学创新被高度重视,科学人才的竞争已成为未来社会竞争的重点。创新是人类智慧的灿烂花朵,不仅是科学理论的生命,而且是社会发展的本质。创新对于一个民族、一个国家的兴旺发达至关重要。青少年是祖国的未来,是新世纪的主人。作为科学课教师,开展创造性活动,培养创造性人才至关重要。那么,教师如何利用好科学课,让青少年插上科技的翅膀呢?我认为可从以下几点入手。

一、打破科学课的神秘,让青少年走近科学

对于初次接触科学课的青少年来说,总觉得里面的知识太抽象、太遥远。如何才能打破科学课的神秘,让青少年亲近科学呢?于是,我在学生第一次接触科学课时先不急于讲课本的知识,而是让学生寻找、收集身边的科学现象。在第一节课上,我带领学生到校园的植物园里观察植物的根、茎、叶等,学生在园里的草地、花坛、树枝上寻访着小动物,他们在花间找到了飞舞的蝴蝶、蜻蜓、蜜蜂,在地上发现了运输粮食的蚂蚁,在草地上寻觅到背着壳一步一步地爬行的蜗牛,在树枝上找到鸣叫的蝉……通过观察,培养了学生对科学课的浓厚兴趣,快乐地体验着科学课的魅力。

二、从简单到深入探究,让青少年梦想起飞

每个人的童年都有着美好的梦想,但随着时间推移,长大后的我们发现梦想离我们越来越远。如何让学生的梦想在自己手中实现呢?我首先从简单制作入手。如教学《造一艘小船》一课,让学生自行设计制作船,有的用纸来制作纸船,有的用废弃的一次性筷子制作船,有的用泡沫雕刻成船……由于材料不同,制作的方式也不一样,用途和功能也各显其能。学生对自己的创作作品都充满了成就感,喜悦和欢乐的心情溢满活动的全过程。这样,简单的船制作活动激起了学生对科学的浓厚兴趣,从而延伸到军舰、航空母舰、潜水器等高科技发明的更深层次的探究活动中。

又如,在教学《用橡皮筋作动力》一课时,我加深了制作的难度,开展橡皮筋动力车模、航模竞赛。在车模、航模的设计和组装、调试中,学生亲身体验到了如何利用橡皮筋作为动力驱动小车前进、飞机起飞。学生在活动中体验到挑战困难、超越自我的快乐,增强学习科学知识的自信心,让学生在玩中找到学习乐趣。发挥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和实践应用能力,有助于培养学生动手实践、开拓创新、勇于探索和团结协作的能力,开发学生的智力潜能。在橡皮筋动力的驱动下,车子在飞驰,模型飞机冲上蓝天,如同青少年插上科技的翅膀飞翔在科学的海洋中。在科学课上,青少年的梦想在自己的手中起飞。

三、充分利用科学实验室,让青少年亲身经历探究过程

在科学课上,教师要充分利用科学实验室,让学生通过实验亲身经历探究过程。如在做蜡烛的点燃实验时,学生充分利用自己的各种感观,把在做实验过程中发现的光、热、烟等现象记录下来,亲身经历、亲眼见证蜡烛的变化过程,因此学生对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理解得相当透彻。学生在实验的过程中思维活跃、情绪激昂,体验了学习的乐趣、成功的喜悦,获得科学的知识,增强探究的能力。

在科学课上涉及天文知识时,组织学生在科学实验室里通过观看光电星象仪、三球演示仪、天文望远镜、气象观测仪,近距离了解宇宙,洞悉太空,满足学生对宇宙奥秘、航空航天知识的渴求,激发学生科学探索和科技创新的热情和志向,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

四、开展“品牌”活动,让青少年的思维能力得到发展

开展“大手拉小手”科学结对子教育活动是我校开展青少年科学课的一种新尝试。这项活动启动后,我校与农学会建立了结对子关系,在学校与社会联合开展青少年科学课方面进行了大胆尝试,取得了初步成效。农学会在我校建立水稻栽培实验基地,并不定期对学生进行培训和指导。通过水稻基地的建立,让学生了解农业生产的基本知识,激发他们学习科学知识的兴趣,培养他们从小珍惜粮食、热爱劳动的良好习惯。农学会的技术员把课堂搬到了实验基地,用通俗易懂的语言向学生讲解水稻从选种、播种、插秧、收割等生长的全过程和施肥、病虫害防治技术,学生每堂课都听得入心、记得入脑。农学会的专家到我校指导学生如何选种、泡种、观察种子的发芽情况,当种子发芽完后,农学会的专家开始指导如何利用秧盆育苗,如何盖地膜。学生每天观察秧苗的生长情况,并做好记录。当秧苗长到一定程度,专家指导学生如何插秧,如何护理秧苗。在水稻生长过程中,专家指导如何防治水稻的病虫危害。通过参加一堂堂生动具体的农业知识科学课,给那些生长在城市不知道大米是怎么生产的学生很大启发,学生不但学习了农业知识,还对“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的哲理认识更加深刻。学生还参观了农业科技试验示范基地,听取专家介绍食用菌的种植方法,学习施肥技术,了解小气候信息采集系统的使用……并将此项活动写成科学实践活动报道,在广西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中获得了一等奖。在这项科学课延伸活动中,我校学生的动手实践、思维能力得到了发展,同时也得到了社会和家长的充分肯定。

总之,科学课是以培养学生科学素养为宗旨的科学启蒙课程。培养学生的科学素质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要使青少年插上科学的翅膀需要科学教师与全社会共同努力。作为新时代的科学教师更加要有责任感,为学生在科学课的天地里搭建更为广阔的舞台,让每一个学生在领略、感受科学课魅力的同时,深刻体会到科学课让我们的生活熠熠生辉。

上一篇:优化区域体育活动促进幼儿自主发展 下一篇:让少儿刮画的线条别具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