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我国农民非农化的基本思路探讨

时间:2022-10-14 05:44:34

关于我国农民非农化的基本思路探讨

论文关键词:农民非农 必然性 途径 思路

论文摘要:农民非农化是指农民从第一产业转向二、三产业,从农民转为市民的过程和结果。我国农民非农化具有必然性。本文分析了我国农民非农化的途径,提出了农民非农化的基本思路

农民向非农化的转变只有实现了职业转变、地域转变和身份转变,并且享有与城镇居民同等的社会待遇,具有和城镇居民相应的思想观念和生活方式,才算完成了非农化转变的全过程。所以,农民非农化是社会生产力发展到一定程度后引起的人类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以及居住方式、思维方式变革的过程,是化农业社会为工业社会、化农耕文明为城市文明、化传统农民为现代产业工人和市民的过程。中国农民的非农化,无论对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还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都具有重要的意义。

农民非农化的必然性

发展经济学理论表明:农村劳动力向城市自由流动,这是一条世界性客观规律。人类前进的历史,就是一部逐步非农化的历史。从世界范围看,发达国家都以不同的模式完成了非农化的进程。美国通过城市化和西部开发,让农民从土地上解放出来;日本、韩国靠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和出口导向战略,创造更多的就业机会吸纳居民,实现了“农转非”。中国的农民非农化在计划经济体制下,却没有随着工业化的进程同步进行,而是农民被“固化”了,只有到改革开放以来,非农化的道路才逐步开通。目前,数以亿计的“农民工”正以自身的实践验证这一必然趋势。从这个角度而言,中国正经历着一场21世纪最深刻的社会变革,即农民非农化,这甚至可以被称为“中国第三次社会革命”。中国农民非农化的必然性,可以从理论和实践两方面加以理解:

(一)理论基础分析

从理论上看,中国农民非农化是工业化、城市化、现代化的必然趋势。英国经济学家克拉克对劳动力就业在产业间的变化情况进行了实证分析以后,得出了如下结论:随着人均国民收入水平的提高,劳动力在产业间的转移是必然的,总的趋势是劳动力在第一产业分布减少,在第二、第三产业分布增加。就中国而言,1978年第一产业占GDP的比重为28.1%,2000年下降为17.2%,下降了10.9个百分点,就业结构也从70.5%降为46.4%,同比下降了24.1个百分点,到2005年,第一产业增加值在GDP中的比重为12.6%,但农村人口却占57%。这客观上预示了中国农村剩余劳动力向第二、第三产业转移的趋势是不可避免的。刘易斯二元经济结构理论认为,由于传统农业和现代工业部门这种二元结构的客观存在,使劳动力在不同产业间的自由流动成为可能,特别是在多数发展中国家这种现象就更加普遍。就中国而言,由于广大农村存在大量的剩余劳动力,再加上人均耕地不断减少这一客观现实,使得大量农民不得不向城市转移。这就是中国目前所经历的“民工潮”、“农民工”不可避免的原因。另外由于我国长期以来城市与农村发展不协调,甚至是“城乡分治”,工业与农业发展不同步、不协调,农业发展明显滞后于工业,我国是典型的“二元结构”体制。从“二元结构”向“一元结构”的转化过程中,剩余劳动力必然从农业向工业转移,从而实现非农化。美国经济学家库兹涅茨在收集和整理了欧洲主要国家的长期统计资料后得出的结论是:在经济发展中,农业部门国民收入的相对比重同劳动力的比重一样是下降趋势;工业部门国民收入的相对比重呈现出持续上升趋势,但其劳动力的相对比重处于大体不变或略有上升的趋势;服务部门的国民收入的相对比重处于大体不变或略有上升的趋势,但其劳动力相对比重呈上升幅度较大的趋势。库兹涅茨的这一结论被称为“库兹涅茨定理”。当前我国的经济发展形势无疑是符合库兹涅茨定理的。

(二)实践进程分析

从实践看,中国农民非农化是消除城乡二元结构、统筹城乡发展,实现城乡经济一体化的必然选择。在我国现有农业生产条件下,户均耕地2公顷被认为是比较适度的规模。如此,我国1.2亿多公顷耕地最多只能为6000多万个农户提供耕作对象,以户均3口人计算,耕地种植业只能承载不足2亿农业人口,其他农业用地如林地、草地、水面等可承载约1亿农业人口,加上就地转移到二、三产业的1亿多农业人口,共计可容纳4亿多人口。20世纪末我国有9亿农村人口,也就是说有将近5亿人需要在农业之外谋求生路。截止2005年底,虽然通过近几年的城镇化推进,乡村人口仍有7.45亿,即仍有2.5亿的农村剩余人口等待转移。再考虑到农业人口和劳动力继续增长以及农业劳动力的替代性剩余,劳动力供大于求的矛盾将更加突出。农村劳动力供需矛盾如此尖锐,因而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正以不同方式向城市进行超常规转移,其速度之快,规模之大,是异乎寻常的。

农民非农化的途径

(一)农业产业化

农业产业化使农业生产形成合理规模,一方面,有利于专业化分工,形成众多的涉农产业,即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将部分农民转为产业工人;另一方面,延长农业产业链把一部分农产品加工业、销售、运输业直接和农业联系起来,从而为农民非农化创造有利条件,使农民成为农业工人。首先,依托龙头带产业,建设交易大市场。大力扶持农产品主产区中的农产品加工业,提供银行资金,建设龙头企业,以带动农业产业化,促进农村第二、三产业的发展,有效地提高农民收入,刺激农村消费,搞活农村交易市场。其次,依托基地带农户,建设专业大市场。专业市场对农村城镇经济发展具有独特功能,有利于专业生产基地带动农户生产的特色产品的价值实现;有利于生产要素的跨区域流动和农村聚集程度的提高;通过流通领域专业市场的建设,带动小城镇第三产业的发展,有利于提高对农业剩余劳动力的吸纳能力。再次,依托城镇带农村,融入国际大市场。挖掘和创新以乡村为基地的传统名优产品,在农村城镇加工经销,在大城市广设“窗口”,利用我国加入WTO后自营进出口权,形成上接国际大市场、下联千农万户的格局。

(二)农村城市化

首先,以户籍管理制度改革为突破口,“变农民为市民”。改革现行户籍管理制度,建立适应市场经济要求的新的人口管理制度。我国户籍制度改革应按照国际惯例,建立城乡统一流动的一元户籍制度,打破“农业人口”和“非农业人口”的界限,实现城乡居民在发展机会面前地位平等。其次,建立完善的住房、社会保障制度,为进城农民子女提供平等的受教育权利,解除农民进城的后顾之忧。再次,建立多元化的小城镇投资体制,推动小城镇健康发展,增强其对农民的吸引力。

(三)农民市民化

通过发展大工业、大中城市,吸纳劳动力,实现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减少农村人口,增加城市人口,彻底完成农民非农化的转移。对在城市已有稳定职业和住所的进城务工人员,创造条件使之转为城市居民;对因城市建设承包地被征用、完全失去土地的农村人口,应转为城市居民;鼓励农村人口进入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定居。要把城市群作为推进城镇化的主体形态,以特大城市和大城市为龙头,发挥中心城市作用,形成若干用地少、就业多、要素集聚能力强、人口分布合理的新城市群。

“农转非”的客观条件是产业结构高速升级,城市化的推进;“农转非”的主观条件是农民知识化和技能化。改造传统农业,推行产业化经营,实现农业现代化;促进农业剩余劳动力向二、三产业转移,向城镇转移,都离不开高素质的劳动力队伍。

推进农民非农化,还要加快有利于推进农民非农化的机制体制建设。主要有市场调节机制和政府推动机制建设。包括加快土地流转,使农民易于从农业生产领域分流出去;改革农村教育体制,加强适龄农民的职业教育和科技培训,使他们掌握到二、三产业就业的需要的本领。在提高农民专业技能素质上,还要广泛建立乡村图书馆、乡村农技培训站;全面普及广播电视、远程教育、信息网络;激发农民对知识与技术的兴趣,满足农民对知识和技术的渴求;帮助他们学习市场经济和现代管理知识,掌握现代科技和生产技能。

农民非农化的基本思路

农民非农化要立足于本地的市情、县情,针对优势和劣势,探寻能够加快非农化进程的路子,选择有效、有利、可行的方式,把农民的非农化和新农村建设紧密结合起来,在实现非农化的过程中,实现新农村建设的目标任务。非农化既包括农民的非农化,即工人化、市民化、知识化,也包括农村的非农化,即城镇化、工业化和现代化。非农化既不是让农民消失,全部转化为产业工人,也不是让农村消失,全部转化为城镇,而是在把大部分农民转化为市民、产业工人的同时,把留在农村从事农业生产的劳动者也造就成为农业工人和农业经营者,而不再是传统的以小农经济为生存基础的原有意义上的农民。

推进非农化“内化”和“外化”。所谓“内化”就是加快农村工业化、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通过调整农村产业结构,发展优势产业和特色经济,壮大内力,就地就近转移农业人口,使原来从事农业(特别是种植业)的劳动者转移到非农业产业领域或涉农产业领域从事非农产业生产,从而实现非农化的转换。主要途径有:第一,农村工业化。因地制宜推进农村工业进程,发展后发的新型工业经济,形成县域经济中的支柱产业或乡镇里的龙头企业,实现农村工业化;第二,农村城镇化。在非农产业发展的集中地,建立小城镇,发展生产性企业和居民生活服务的第三产业,不断提升城镇品位,提高县域经济对农村的辐射力,加大县域对农村经济的支持力度,在非农化的过程中实现城镇化。第三,农业现代化。农业现代化包含农业种植业、养殖业的现代化生产和产业化经营,包含为农业生产服务的社会化服务体系。农业现代化不仅是一部分农民分离出来,转移到涉农领域以进行非农业生产,而且使原来的农民成为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使农民的素质发生质的变化,实现农民素质的高度化。第四,大力发展特色经济。不同地区的农村都有独特的自然环境或资源优势,包括自然资源、人文资源、无形文化遗产等。因而,要解放思想,开拓思路,转换脑筋,创新机制,制定政策,营造环境,发展本地的特色经济。包括大力发展民营经济,鼓励农民个人或合作发展手工艺和文化产业,发展旅游业和经营旅游商品,发展在农产品市场竞争中占优势的特色农业。

所谓“外化”,就是借助外力,异地转移农村富余劳动力。主要途径有:第一,发展国内劳务经济,实施农村富余劳动力向大中城市、向经济发达地区、向开发地区转移。这是非农化的主渠道。在从农业国向工业国过渡实现国家工业化、在从农村向城镇发展实现城镇化、在人口结构从农民为主体向工人为主体升级这三方面,都要靠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第二,发展国际劳务经济,实施“国外化”。通过职业教育和技能培训,储备合格的外出务工人员,加强人员提供境外就业中介费担保;组织中青年农村居民到国外务工。第三,发展开放型经济,实施经济外向化。努力营造安商、亲商、富商、护商的浓厚氛围,规范政府行为,改进服务方式,提高服务效率,着力建设诚信政府和服务型政府,加大招商引资力度,作好规划项目,提高利用外资的质量和水平;同时,鼓励民营企业“走出去”参与国际竞争。开放经济的主要内涵是农村经济与大市场相联系,向国内、国际大市场靠拢,实现农村经济的市场化。

参考文献:

1.张兆虎.关于农民“非农化”的思考[J].理论学习,2007

2.原英等.农村工业化过程中土地非农化模式研究[J].山西财经大学学报,2006

上一篇:关于中西部农村市场培育与连锁超市发展探析 下一篇:高职院校网络技术实训室问题分析及建设思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