桃姐为何越来越少

时间:2022-10-14 05:27:14

雇主和家政服务人员之间,不妨摈弃裸的金钱雇佣关系,投入真情和谐相处。

这段时间,香港电影《桃姐》在内地热映,轻松取得票房冠军。有影评写道,看到桃姐和罗杰一家的脉脉深情,没有哪颗心还能继续冷漠,没有哪双眼还能保持干燥。实际上,电影没有惊心动魄的场面,只是讲述了一段雇主和保姆的平凡故事。主角桃姐每天都为一大家子买菜做饭、打扫房间等所有家务,一做就是60多年,直到70多岁突然中风,才不得不停止工作,主动要求住进老人院。此时,一直被桃姐照顾的雇主家第二代孩子罗杰开始反过来照顾桃姐,一段感人的故事也从这里展开。

桃姐是个住家保姆,她和雇主之间,已不是简单的雇佣关系,而是有着平凡和真挚的感情。桃姐知道去哪里买最新鲜的活鱼,买菜总是讨价还价,把雇主家的钱当自己的钱那样精打细算,在遇到罗杰想吃牛舌等不健康的食品时,桃姐也不因为雇主给钱就买,而是出于对罗杰的健康考虑,只是偶尔“奖励”他一次。与此同时,罗杰一家也把桃姐当成自家人,多年前就为她谋划好了退休后的住所,拍全家福也不落下她,老太太的首饰也送给桃姐。不过,多年后,桃姐又把这些首饰转送给雇主家年轻的小辈。

这让我情不自禁想起小时候,外公外婆家也有一位纯朴厚道的保姆,时常逗我们小辈玩,我们也没觉得她是“外人”。后来她结婚回到乡下,每年总会来探望二老。身边一位长辈说:以前有很多这样的保姆,他所认识的一户人家,保姆亲手把雇主家两个孩子带大。后来孩子们成家立业,在保姆年老后,其中一个孩子干脆把她接到自己家养老,另找了年轻的保姆操持家务。毕竟,几十年的共同生活,已经形成了难以割舍的情义。

然而,在今天的社会里,桃姐这样的保姆却越来越少了。雇主和保姆之间,似乎少了人情味,多了“铜臭味”。家政服务人员最关心的,莫过于工资待遇。阿姨们遇到一块儿,最喜欢做的事情是互相打听待遇多少,然后撺掇着向雇主提出涨工资。由于月嫂薪酬最高,大家都争相去做月嫂。问题是,保姆们的工资虽已超过了大学毕业生,可服务水平却没有提高,导致雇主对保姆、月嫂的投诉不断上升,家家都说好保姆难找。在供需矛盾突出的情况下,家政公司的培训只是走过场,以至于那些没责任心、偷懒、耍小聪明的保姆纷纷进入市场,认真干活、勤恳工作的人反倒少了。

或许,正因为现实如此冷漠,才让人那么感动于《桃姐》中的温情。那么,为何桃姐越来越少了?从深层次说,工业文明冲淡了情感,商业社会泯灭了人与人之间的感情。而贫富差距的加剧,城乡两元社会的巨大隔阂,也让人的心理发生了变化。当保姆看到雇主家里生活富裕,出于本能产生了仇富心理,明里要求涨工资,暗地里想方设法偷懒,做事马虎应付。而雇主对保姆也有偏见,难以做到诚心相待。

可以说,中国社会的矛盾和现状,就浓缩在雇主和保姆每日的相处之间,要彻底改变谈何容易。一方面,我们只能从舆论导向和行业自律方面做点推动,比如,不少媒体喜欢“家政人员工资超过大学生”的鼓惑性报道,而采写雇主与服务人员和谐相处、互帮互助的报道很少,这就导致家政服务人员只看重价格,不考虑服务质量。而行业方面,主管部门、行业协会应该强化培训,注重“服务”的内涵,并且对家政公司制定的服务价格进行审查,从服务水平而不是服务价格方面引导行业健康发展。

另一方面,雇主不妨和保姆一起看一看《桃姐》,学一学待人之道。眼下,很多雇主觉得支付的服务费用太高,于是对家政服务人员一味苛求,忽视了人与人之间的互相尊重和帮助。其实,雇主和家政服务人员之间,不妨摈弃裸的金钱雇佣关系,投入真情和谐相处。对保姆来说,需要改变心态,这方面,桃姐是个榜样。《桃姐》的英文片名直译为“简单的生活”,因为桃姐的要求不高,她珍藏着的,都是老旧家什,却承载了她一生对雇主的付出和关心。当然,她也得到了满足和回报:一生简单而又幸福,始终有归属感。

或许,经历了浮华和世事变迁,雇主和保姆回过头来看,生活的过程远比结果重要,一段真情比增减几百块钱更有价值。

上一篇:“松下们”的退与进 下一篇:大都会人寿:帮助人们实现财富自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