鼓励学生“接下茬”

时间:2022-10-14 04:59:16

鼓励学生“接下茬”

在课堂上“接下茬”是大多数老师很讨厌的事情,是一度被老师在课堂上封杀的现象。而我在这里却大肆宣扬我鼓励这种现象,很有点公开作对的意思,然而这并不是我的本意,也不是在哗众取宠,我认为事物总有其两面性,如果善于引导是可以向好的方面转化的。通过多年的教学经验,我把学生的“接下茬”分为三种情况:

一、积极思维的“接下茬”

很多学生在上课时是跟着老师的思维走的,随着老师的知识链在思考,当老师提出问题时会随时做出响应。

例如:在讲电磁关系时,我提出1820年丹麦物理学家奥斯特发现了电生磁的现象,按逆向思维磁是否能生电?是哪位物理学家发现的呢?我的话音刚结束,学生们就七嘴八舌的说开了:有的说是法拉第发现的;有的说是麦克斯韦;还有的说是伽利略……,好像是物理学家大集会,我并不着急打断他们,等学生安静下来想听我的结论了,我才把一段物理学史为他们娓娓到来:电磁感应现象是由著名的英国科学家法拉第在1831年发现的。然而早在法拉第做出这一伟大发现之前的1822年,法国科学家安培已经发现了一电流可以感应出另一电流来,但是因为安培提出的“分子电流说”不能解释此现象,因此安培在记述里作了轻率的结论,从而错过了这个伟大的物理学发现,人们不禁要感叹:如果安培及早把他的实验公布出来,那么法拉第会很快悟出产生感生电流的必要条件,得出他直到1831年才得出的相同结论,电磁学的进展会因此加快7―8年,而安培本人也不必在10年以后向法拉第乞求分享电磁感应的优先权。然而历史老人不喜欢用虚拟语气,历史的判决是无情的,却是公正的:发现电磁感应的优先权无可争辩地属于法拉第!尽管安培最先发现了感应现象,但终究没能结出果来。“分子电流说”固然使安培取得了某些成功,但不恰当地以此去说明其他众多的电磁现象,却使安培陷入了泥坑而不能自拔,从而失去了做出更伟大发现的机会。他是物理学史上又一位“当真理碰到鼻尖上的时候,还是没有得到真理”(恩格斯语)的人物。在此留下遗憾的不只是安培,在这个问题上,最遗憾的应属科拉顿。1825年,科拉顿做了这样一个实验,他将一个磁铁插入连有灵敏电流计的螺旋线圈,来观察在线圈中是否有电流产生。但是在实验时,科拉顿为了排除磁铁移动时对灵敏电流计的影响,他通过很长的导线把接在螺旋线圈上的灵敏电流计放到另一间房里他想,反正产生的电流应该是“稳定”的(当时科学界都认为利用磁场产生的电应该是“稳定”的),插入磁铁后,如果有电流,跑到另一间房里观察也来得及就这样,科拉顿开始了实验。然而,无论他跑得多快,他看到的电流计指针都是指在“0”刻度的位置。科拉顿失败了。科拉顿的这个失败,是一个什么样的失败呢?后人有各种各样的议论。有人说这是一次“成功的失败”;也有人说,这是一次“遗憾的失败”;还有人说,这是一次“真正的失败”。总之科拉顿留下了永远的遗憾。学生听完这段历史故事后发出了不同的声音,我借此机会教育学生:要珍惜现在的学习机会,认真对待每一个学习中的发现。

这种“接下茬”现象是课堂上经常发生的,它说明学生在积极思维,是认真听讲的表现。

二、主动提出问题的“接下茬”

在课堂上,我鼓励学生在听讲过程中如果有听不懂或没有听清的内容,可以随时提问或发表自己不同的意见。

例如:如图所示(略),ab是半径为R的圆的一条直径,该圆处于匀强电场中,电场强度大小为E,方向一定。该圆周所在的平面内将一个带正电荷q的小球从a点以相同的动能抛出,抛出方向不同时,小球会经过圆周上不同的点,在这些所有的点中,到达c点时小球的动能最大。已知∠cab=30°,不计重力和空气阻力。求(1)电场方向与ac间的夹角为多大?(2)若小球在a点时的初速度方向与电场方向垂直,则小球洽好能落在c点,则初动能为多大?

在分析该题时,我引导学生重点理解:到达c点时球的动能最大,理解快的学生很快回答出:通过c点画圆的切线为等势线,在该平面内画等势线的垂线为电场线。我正准备再往下分析时,有学生提出为什么这样分析?再看看其他学生,有很多学生的表情是困惑。我灵机一动,请这位提出问题的学生到前面在图中任意画出一匀强电场,等他画完后我提出:小球在该电场中运动到哪动能最大?学生很顺利回答出了问题,我顺势又画了另外一种匀强电场,学生以更快的速度回答出小球到哪动能最大。于是我调转问题的方向:现在小球到达c点的动能最大,如何画出电场线呢?学生恍然大捂,问题解决了。

通过学生“接下茬”我立刻知道了教学效果,及时对教学方法做了改动,激发出很多灵感,这种教学灵感来源于学生的“接下茬”。

三、不着边的“接下茬”

有人把不着边的“接下茬”称为“乱接话茬”,是三种情况中最不受欢迎的,在课上发生时或受到老师的“冷遇”,或遭到严厉的批评。我觉得这种行为有可取之处,能够“接下茬”说明学生没有“溜号”而是在听讲,而且在思考,只是不对路而已,有些情况可以一笑了之,当做活跃了课堂气氛;如果事情经常发生在某个学生身上,课下可以单独和他聊一聊,以鼓励表扬为主,辅助以引导工作。坚持一段时间,学生会很好的配合课堂教学工作。

我鼓励学生在我的课堂上“接下茬”,可以是积极思维的“接下茬”,也可以是主动提出问题的“接下茬”。在课堂上我说完上句话会故做停顿,留机会给学生“接下茬”,我在叙述一个概念或一个公式时我会鼓励学生和我一起说,我告诉学生积极主动的叙述一遍知识,就是一次记忆,长期坚持就会潜移默化为自己的知识。

和那些“安静、沉闷”的课堂相比我更喜欢“热闹、活跃”的课堂。爱说、爱笑是学生的天性,让学生的话语和笑声充满课堂,让学生成为课堂的真正主人。

(责任编校:白水)

上一篇:教学中如何加强教师的心育能力 下一篇:“有效提高中学物理教师科研意识与能力的行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