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养生绝活――揉一揉拉一拉,耳朵运动补全身/饭后8件事不能急着做

时间:2022-10-14 04:32:18

中医养生绝活――揉一揉拉一拉,耳朵运动补全身/饭后8件事不能急着做

中医养生绝活――揉一揉拉一拉,耳朵运动补全身

文/王耀堂

中医认为“五脏六腑,十二经脉有络于耳”,也就是说,耳朵是全身经络的汇集之处,经常按摩耳朵,可以刺激全身脉络,有助于全身的健康保健。

经常有小孩子因为犯了错被家长揪耳朵,表示惩罚,其实,经常有意识地揪揪耳朵还是一种很好的养生方法。中医认为“五脏六腑,十二经脉有络于耳”,也就是说,耳朵是全身经络的汇集之处,经常按摩耳朵,可以刺激全身脉络。另外,如果你仔细观察耳朵的形态就可以发现,它像一个倒立在子宫中的胎儿。按照生物全息理论,全身各部位在耳朵上都有相应的对照,耳垂代表头眼部,耳的外缘部分为躯干及四肢,而内侧部分为人体的内脏器官。中医有耳穴疗法,即用针刺耳朵上相应的穴位来治疗躯体或内脏的疾病,但在家自我按摩时就简单得多,不必严格地按照穴位进行。下面介绍几个常用的方法。

1.提拉耳尖

用双手的拇指、食指捏住耳朵上部,先揉捏此处,然后再往上提揪,直至该处充血发热,每次15-20次。此处的穴位有神门穴、肝阳穴、风溪穴,以及盆腔、内外生殖器、足部、踝、膝、胯关节等的反应区。

2.上下按摩耳轮

用拇指、食指沿耳轮上下来回按压、揉捏耳轮,使之发热发烫,然后向外拉耳朵15-20次。耳轮处主要有颈椎、腰椎、胸椎、腰骶椎、肩、肘等的反应区。

3.下拉耳垂

先将耳垂揉捏,搓热,然后向下拉耳垂15-20次,使之发热发烫。耳垂处有头、额、眼、舌、牙、面颊等的反应区。

4.按压耳窝

先按压外耳道开口边的凹陷处,此部位有心、肺、气管、三焦等穴,按压15-20下,直至此处明显发热、发烫,然后按压上边凹陷处。此部位有脾、胃、肝、胆、大肠、小肠、肾、膀胱等的反应区,同样来回摩擦按压15-20次。

5.上推耳根

用食指和中指沿着下耳根向上耳根推,中指放在耳前,食指放在耳后,两手指都要用力向上推,推40-50次左右,可健脑,对头痛、头昏、神经衰弱、耳鸣等有非常好的疗效。

在按揉耳朵的过程中要牢记两个关键词:发热、发烫。建议在每天睡觉前和起床后坐在床上做两次。按摩时要注意:轻按压时,用鼻呼气,轻提起时,用鼻吸气。配合呼吸进行,效果更好。

饭后8件事不能急着做

文/刘源隆

“饭后一支烟,赛过活神仙”,很多人把这句广为流传的俗语,依然当成饭后的享受。其实,这些举动虽图了一时之快,对健康却极为不利。中国中医科学院教授杨力说,饭后尤其有八件事不能急着做。

不急于吸烟。饭后胃肠蠕动加快,进食后消化道血液循环量增多,致使人体吸收烟中有害成分的能力大大提高,危害比平时大10倍。吸烟有害健康,任何时候都不鼓励吸烟。

不急于饮茶。中国人有饭后饮茶的习惯,但是茶水中大量的酸性物质可与食物中的铁、锌等结合成难以溶解的物质,无法吸收,致使食物中的铁白白丢失。过半个小时后再喝,便不会产生太大影响。

不急于洗澡。饭后洗澡,体表血流量会增加,胃肠道的血流量则会相应减少,从而使肠胃的消化功能减弱。最好先休息1-2个小时,再洗澡。

不急于松裤带。吃太饱后马上放松裤带,会使腹腔内压下降,减弱对消化道的支持作用,致使消化器官的活动度和韧带负荷量增加,容易引起胃下垂,出现上腹不适等消化系统疾病。所以吃饭别吃太撑,这样裤带就不会给腹部造成压力了。

不急于上床。俗话说:“饭后躺一躺,不长半斤长四两”,说的就是饭后立即上床容易发胖。医学家告诫人们,饭后至少要休息20分钟再上床睡觉。

不急于散步。饭后立即散步,会因运动量增加而影响胃肠道的消化吸收功能。特别是老年人,会引发心功能减退、血管硬化及血压反射调节功能障碍。建议饭后休息30分钟,待食物有所消化后再活动。

不急于开车。有调查显示,司机饭后立即开车容易发生车祸。这是因为人在吃饱后,胃肠对食物的消化需要大量血液,容易造成大脑暂时性缺血,从而导致操作失误。适当休息,30分钟后再开车最好。

不急于吃水果。食物进入胃里需1-2小时的消化过程,才能被慢慢排入小肠。餐后马上吃水果,食物会被阻滞在胃中,长期可导致消化功能紊乱。最好饭前吃水果,有利于维生素的吸收。

上一篇:名老中医谈养生(之四十六)――气功与长寿/防癌... 下一篇:减肥误区(之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