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瓜春大棚高产栽培技术

时间:2022-10-14 03:41:07

黄瓜春大棚高产栽培技术

一、保证定植质量

确定定植期应由当地气候条件和大棚性能来决定。当大棚内10cm地温稳定在11℃以上时方可定植。如果大棚保护设施多,如棚围有草苫覆盖,棚内还有多层覆盖物或备有火炉等取暖设备,可适当提早定植。切忌盲目地抢早定植,以免造成不应有的损失。

定植前,应做好充分准备。有条件的,秋季应整好地。尽量早扣棚烤地,以利提高地温。提倡扣越冬棚,至少应在定植前一个月扣棚烤地。

因该杂交种喜肥水,所以应保证肥水的充足和及时供应。重施底肥,底肥要富含氮,磷、钾及微量元素。每亩施优质有机肥5,000公斤、过磷酸钙40公斤和草木灰100公斤,以保证氮、磷,钾的均衡供应。然后作畦覆膜。

该杂交种叶片较小,开张度中等,主蔓结瓜,适于密植。定植密度以每亩4,000株为宜,有利于提高前期和总产的群体效应。

定植应选寒流刚过的“寒尾暖头”晴天上午进行。定植时要大小苗分开定植。定植时,要少浇水,以浇透土块为宜。定植后第2天再补水,第7天再浇扎根水,以利提高地温,促进早扎根、快缓苗。定植时要剔除病苗、弱苗。黄瓜苗定植宜浅不宜深,以土坨与畦面相平即可。定植后7天,及时补苗,确保全苗。同时,要通过偏浇水和偏施肥等措施,促进小苗生长,使苗齐苗壮为群体增产奠定基础

二、抓好田间管理

温度管理

定植后,首先要考虑的是防止冻害发生。要尽量采取各种保温措施,如大棚内用小拱棚覆盖5—7天,白天揭开,晚上或明显降温时盖上:准备好临时应急加温的火炉,以备必要时及时生火保温防冻害。

因刚定植时,气温偏低是影响苗子正常生长的主要矛盾,为促进快缓苗,定植后7-10天,一般不通风,实行闭棚管理以提高棚内温度,白天保持30℃,不超过35℃,夜间尽量提高温度。缓苗后,苗心叶长出时,开始少量放风,降温防徒长,但只能放顶风,不放侧风和底风,以避免秧苗受冻。结瓜初期,正午糊温30℃左右,下午降到20—25℃,以保证白天高温强光,同化作用增强,制造更多的营养,夜间温度保持13—17℃,促进白天同化产生的营养物质全部输送到旺盛生长部位,下半夜温度稍低些,抑制呼吸作用,减少养分的消耗。当夜间最低温度稳定在15℃时,叮昼夜放风,减少棚内湿度,但放风量要小于长春密刺的管理。

水肥管理

定植后,应加强肥水管理,以促为主,不宜蹲苗,若发现秧苗缺水,可适当给小水。当根瓜长到7-10cm时,即开始浇大水,促使根瓜迅速膨大,达到上市标准后,及时采收上市。浇水应看天、看地、看苗而定。随着气温的增高和秧苗需水量的增大,需增加浇水次数,缩短间隔时间。进入盛果期后,瓜秧齐长,需要大量水分,应经常保持土壤湿润。但要特别强调的是,每浇一次水后,都要及时放风排湿,防止病害发生和蔓延。

黄瓜进入结果期后,需要大量的养分,所以必须重施果肥。在根瓜座住后开始追肥,尤其是结果盛期,植株地上部和地下部均达到生育高峰,茎叶旺长,大量结瓜,急需大量营养,所以要结合浇水多次施人粪稀和速效化肥。但黄瓜根系弱,不宜一次大量施入氮肥,否则易使根系受损或使苗子徒长、但如果后期养分不足,则不利于果实迅速嘭大,而植株易早衰,直接影响产量和产值。结果期可结合防病喷药同时进行叶面喷肥,在药液中加入0.3%的磷酸二氢钾,促进植株生长。

及时插架、绑蔓、去老叶,利于植株通风透光,增强光合作用,促进瓜条嘭大和成熟。

病虫害防治

春丰二号黄瓜对枯萎病、霜霉病和白粉病等病害均有较强的抗性,一般可不打药或少用药防治。但应注意防治蚜虫、红蜘蛛等虫害。

对病害应以预防为主,切实抓好“放风排湿”这一关键性措施。若发现有霜霉病症状时,应施行全苗施药,可喷25%瑞毒霉800倍液、75%百菌清可湿性粉剂500~800倍液、64%杀毒矾300-500倍液。每7-10天喷1次,交替使用;若棚内湿度较大,可用百菌清烟雾剂防治。如细菌性角斑病发生,应喷施DT500倍、农用链霉素200PPm防治,整个生育期打药2—3次即可。

(作者单位:151126黑龙江省肇东市昌五镇人民政府农业站)

上一篇:浅析大豆密植高产栽培技术要点 下一篇:无公害黄瓜高产栽培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