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质玉米高产栽培技术要点

时间:2022-03-16 12:56:54

优质玉米高产栽培技术要点

l、选地整地。选择地势较平坦,土层深厚、质地较疏松,通透性好,肥力中等以上,保水、保肥力较好的旱地(田)或缓坡地,才能获得较高的产量。播种前要精细耕地,使土质松软、细碎平整后再播种。

2、种子处理

选择生育期适合本地区自然条件的耐密品种,其性状为高产、稳产、优质、抗病、抗虫、抗逆性强及商品性好,品种的发芽率≥95%。纯度、净度均≥98%。播前对种子人工筛选,去除破、秕、霉、病及杂粒等杂质,在播种前6—7d先晒种,把种子摊放在干燥向阳地方晾晒,每天翻动几次,晚上收回。防止受潮。播种前2—3d用多功能种衣剂进行包衣,放置干燥处阴干。

3、播前准备

整地是采取土壤耕作措施,为玉米播种、出苗、生长发育创造一个适宜的土壤环境。可利用灭茬机或旋耕机整地.旋耕深度8—12cm,根茬块、土块皆小于3.0cm,以床面平整达到播种状态为标准。选择正规厂家生产的肥料,以颗粒肥为主,流动性好、无板结、无潮解现象。根据玉米宽窄行密植播种机主梁上的排种器调节株距,使其播种2个窄行的行距是40cm,宽行为80-90cm。拖拉机的轮距为130—125cm.但要保证液压升降机构正常工作,并能配带宽窄行密植播种机。播种前,按照行距要求固定播种和施肥装置。对播种机的排种量和施肥量进行调试施肥量要比正常多20%—30%:调整好播种机位置、排种量和施肥量后。准确调整播种深度和施肥深度,播种深度为3—5cm,施肥深度于种侧下方5—8cm。

4、播种

实行机械播种可以缩短播种期,玉米可以短时间内播完,可以侧深施化肥,避免化肥与种子争土壤水分。玉米能否一次全苗,提高机械播种质量是关键。实行机播掌握播种时土壤墒情,达到种子均匀,深浅适宜,覆土一致,可以做到随播随压不失墒、提墒容易出苗。当地温稳定在7-8℃后开始播种,播种方式采用机械精量平播为宜。平播利于保墒.减少土壤水分散发。播种密度为6.5—7.0万株/hm2,达到保苗6.0~6.5万株/hm2以上。为保证播后种子与土壤紧实接触,减少失墒。在播种过程中,一定注意排种器、施肥器工作状态是否正常,避免发生漏播种和漏排肥现象:同时注意观察施肥铧、排种铧是否被碎根茬或土块堵塞。造成拖土现象。播种后要适时进行镇压作业,镇压器可选择苗带重镇压器或“v”型镇压器。选择镇压强度大小主要依据土壤含水率(墒情),播种后的镇压强度视土壤墒情而定,含水率在18%—22%时.要达到650g/cm2,含水率高时要减轻压强。镇压的适期以播后表层土壤蹦皮、压后不起鳞纹为宜。车速为5-6km/h。

5、田间管理

5.1因地制宜,合理灌溉:在玉米需水临界期(拔节至抽穗期及灌浆期),如缺水应及时喷灌。

5.2及时深松、疏松土层:于玉米三至五叶期进行深松,深度要达到25-30厘米。

5.3玉米病虫害防治

5.3.1玉米纹枯病防治方法:发病初期喷洒1%井冈霉素或用50%退菌特可湿性粉剂80—1000倍液喷施。喷药重点为玉米基部,保护叶鞘。

5.3.2玉米丝黑穗防治要点:用25%粉锈宁羟锈宁按照0.3%剂量拌种,防治效果不错;或用96%天达恶霉灵进行拌种,每公斤种子用种1—1.5kg。苗期用96%天达恶霉灵6000倍+天达2116粮食型600倍喷施基部1—2次。

5.3.3玉米大斑病防治方法:该病的防治应以种植抗病品种为主,加强农业防治,辅以必要的药剂防治。

5.3.3.1选用抗病品种。

5.3.3.2加强农业防治,适期早播,避开病害发生高峰。施足基肥,增施磷钾肥;做好中耕除草培土工作,摘除底部2--3片叶,降低田间相对湿度,使生长植株健壮,提高抗病力;玉米收获后,清洁田园,将秸秆集中处理,经高温发酵用作堆肥;实行轮作。

5.3.3.3发病初期喷洒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500倍液或50%甲基硫菌灵可湿性粉剂600倍液、75%百菌清可湿性粉剂800倍液、25%苯菌灵乳油800倍液、40%克瘟散乳油800~1000倍液、农抗120水剂200倍液,隔10天防一次,连续防治2—3次。

5.3.4玉米小斑病防治方法

5.3.4.1因地制宜选用抗病杂交品种。

5.3.4.2加强农业防治清洁田园,深翻土地,控制菌源;摘除下部老叶、病叶,减少再侵染菌源;降低田间湿度;增施磷、钾肥,加强田间管理,增强植株抗病力。

5.3.4.3药剂防治:发病初期喷洒75%百菌清可湿性粉剂800倍液或70%甲基硫菌灵可湿性粉剂600倍液、25%苯菌灵乳油800倍液、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600倍液,间隔7—10天一次,连防2—3次。

6、科学促控,实现高效

传统玉米整个生育期自然生长,不仅营养生长过于繁茂,而且抑制了生殖生长,如果种植密度增加,穗小空秆率高,产量严重受影响。为实现玉米亩产1100公斤以上产量,必须采取措施科学促控,调节生长与发育的关系,对玉米的功能叶片进行科学处理,调控玉米生长发育机制,使功能叶节间缩短,提高光合效率,促进地上气生根(支撑根)和地下次生根的生长,可使根量增加一倍,根系吸收面积增加2-3倍,提高抗旱性和抗倒伏性,激发功能叶中光合酶的活性,加速光合产物的合成并向果穗方向流转,使果穗穗轴变长变细,籽粒变厚,百粒重增加,并能提早成熟5-7天,使产量每公顷达到15000公斤以上。

使用方法:于玉米大喇叭口后期,即雄穗抽出前3-5天(倒数第二叶半展开,雄穗离喇叭口一寸远)喷施最好,可将植株高度控制在1.4-1.8米之间,我地区一般在7月15日—7月22日前后。喷施量每公顷用“玉米超高产生控剂”1500毫升(即3瓶),加水300-350公斤叶喷,喷时要注意两边用丝袋挡住,不要喷到大豆叶片上。

(作者单位:151822黑龙江省巴彦县镇东乡农业技术综合服备中心)

上一篇:无公害番茄宽厢稀植高产栽培技术 下一篇:油葵高产栽培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