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助探究 合作共赢

时间:2022-10-14 02:22:30

互助探究 合作共赢

小组合作探究教学是一种富有创意的教学模式。它是指在承认班级授课教学组织形式的前提下,以小组成员合作探究活动为主体,小组目标达成为标准,小组总体成绩为评价和奖励依据的教学模式。它不仅关注活动的结果,更关注的是学科学习的活动过程。这样有利于充分体现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地位,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使学生在自主探究、合作交流的过程中理解和掌握基本的知识与技能。因此,在初中科学教学中,教师应积极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指导学生进行合作探究式学习,使学生养成自主学习的习惯,从而提高教学效率。

一、精心设计学习任务——想合作

教学中,我们不难发现,不是所有的学习任务都需要合作。一些教师为了追求学习方式的多样化,不根据教学内容的特点和学生实际,盲目地采用合作学习方式,合作任务不能引起学生共鸣,结果收效甚微。笔者认为,学习是满足个体内部需要的过程,只有满足学生对归属感和影响力的需要,他们才会感到学习是有意义的,才会愿意学,才会学得好。因此,教师要根据教学内容的特点和学生实际,把握好合作的契机,精心设计合作学习的任务,才能让学生意识到这个问题不是学生个体(或短时间内)能独立完成的,只有与其他同学共同合作,依靠团队协作才能更好地完成学习任务。

例如,学习《水的压强》这节内容后,我让学生以小组的形式在课后通过采访、调查、网络查询等多种途径,收集相关信息,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国道不堪重负”的原因,并结合社会实际,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这既培养了学生对小组合作的正确认识,也培养了学生热爱科学、关心社会的意识和利用正确的价值观处理社会问题的能力。

二、加强合作指导——会合作

1.关注个体差异,构建异质小组

在日常的课堂教学中,最常见的合作学习形式是按前后座次自然分成四人小组。虽然,这样的分组形式简便易行,但也存在小组成员搭配不合理、分组过于随意的问题。教师应该根据合作学习的分组原则,即组间同质、组内异质的原则来帮助学生建立合作小组,避免差生与差生搭档。以六人为一组的合作学习小组为例,一般由二名优等生、二名中等生、二名差生组成,小组内各成员间形成性别、学习成绩、能力方面的差异,这样才有利于让不同特质、不同层次的学生进行优化组合、优势互补、相互促进。

2.传授合作技能,创建和谐氛围

有的教师提出一个问题后立即让学生讨论,教室里马上就会出现一片热烈讨论的场面。但这只是一种表面上的“假热闹”,实际上“活而无序”,合作小组中存在分工不明,任务不清的情况。因此,教师要建立起课堂合作学习规则,培养学生合作学习的规则意识。这不仅包括帮助学生学会合理分配学习任务和学习角色,而且,更要教会学生与小组成员的和睦相处、相互尊重、相互支持。例如,如何倾听同伴的发言、如何相互讨论、如何协调分歧等。这样才能让每个小组根据自己成员的不同情况设定目标,共同协作,取长补短,最终达到预定的目标。

三、让学生体验成功——乐合作

1.有序分工,体验成功

合作是个人取得成功的重要的基本途径。一旦学生亲眼目睹合作的优越性,亲身感受其中的乐趣,才会具有强烈的合作愿望。在合作过程中,成员间形成积极的相互依赖关系,每位学生肩负的责任促使他们积极投入,从而真正懂得他人对个人生存和发展的重要性。例如,在“测定海波熔点”的四人小组实验中,一位同学观察温度计示数;一位同学负责酒精灯,一旦水浴与海波的温度差接近50℃,便及时撤除酒精灯;另一位同学负责读取海波的温度;最后一位同学负责记录,并在坐标上进行描点连线。通过有序分工,确保了原本复杂的实验得以顺利进行,这不仅让学生亲身经历了实验的全过程,也让学生在小组合作的过程中体验到成功的乐趣。

2.建立合理的评价机制

科学合理的评价机制是科学课合作学习顺利实施的关键。对于初中科学课的合作学习评价而言,不仅要关注学习结果,更应关注学习过程。教师的评价对激励学生参与活动、提高合作学习质量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因此,教师的评价一定要具有鼓励性、针对性、指导性和全面性。尽可能发现和表扬每个学生身上的闪光点,让他们在小组内看到自己的价值,使合作学习体现出真正的有效性。

总之,自主、探究、合作、交流的学习方式是新课程改革倡导的一种全新理念,合作学习的新教学模式也逐步被广大教师接受并应用在教学当中。教师应充分发挥合作探究模式的作用,使学生在合作探究中经过交流、整合,学习能力和思维方法都得到提升,让整个初中科学教学活动充满生机与活力。

上一篇:对初中信息技术教学的一些反思 下一篇:中考物理复习技法管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