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变学习方式,促进学生主动发展

时间:2022-10-14 12:31:57

转变学习方式,促进学生主动发展

由于受新课程理念的熏陶,教师在授课时,经常会采用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然而,究竟应该怎样组织学生合作、探究,确是茫茫然,部分教师往往追求的是形式上的轰轰烈烈,场面上的热热闹闹,而收效却不尽人意。那么,怎样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学习方式的转变,促进学生的主动发展呢?

1.转变学习方式,让学生“乐”起来

学生是学习的主人,可是,在实际教学中,主人“不主”的现象较为普遍。我认为,衡量学生是否成为学习的主人的一条重要标准是:学生思想是否得到了解放,能否畅所欲言、各抒已见,学生在学习中是否“乐”起来了。而要做到这一点,首先,教师与学生之间应建立起民主、友善、和谐的新型师生关系。教师要精心呵护学生,循循善诱。其次,教师应尊重学生的主观意愿,关注学生的情绪变化。教师要尽量多采用对话的形式,征求、激励性的教学语言去引导学生,不要用一把尺子去度量所有学生。教师要关注学生已有的知识基础,准确把握学生的起点能力;关注学生的生活经验世界,不低估现实生活中的孩子;关注学生的情感发展,师生共同浇筑起一座爱的金桥,让孩子们能成为血肉丰满的自然人。再次,还要改变教学内容的呈现方式,增强教学的新颖性和趣味性。这就要求教师做到:一、强化自身的专业素质,根据教学内容的需要,提倡动手制作一些精美的卡片、教具,在课中即兴作简笔画,发动学生的收集资料。二、充分、有效地利用直观的教学具、电教手段,把问题形象生动地呈现出来。三、通过语言描述,再现生活场景,为学生创设出理想的教学情景。另外,教师要善于扑捉学生的闪光点,让其体验到成功的喜悦。教师要学会播撒阳光。教师心中有多少阳光,孩子们的脸上就洋溢出多少微笑。教师不要放过对每个孩子的评价机会,学会欣赏,对孩子们的出色表现,哪怕是点滴进步,特别是那些平时表现机会极少的中、差生,教师要大度、豁达,及时给予表扬、鼓励,让每个孩子都体验到成功的快慰。

2.转变学习方式,让学生“动”起来

有的老师“望生兴叹”。难道那些规规矩矩的所谓听话的学生就是教师心目中的“好学生”了吗?爱动是孩子们的天性,甚至是至高无上的权力。在教学活动中,教师应让学生“动”起来,要为学生创造动脑、动口、动手、动眼、动耳的机会,使学生的多种感官协调运作,并注重引导学生通过不同形式的教学实践活动,使每个学生都有效参与教学,为不同层次的学生提供相应的表现舞台,给学生充分的想、做、练的时空。必要时,参与到学生中,进行有的放矢的指导。在学习过程的调控上,教师应对合作的方式、合作的时间、合作的效益进行通盘地考虑。教师要相信学生,给学生较充分的独立思考、与文本互动、主动获取知识信息的时间,逐步实现以学促教、以学代教的新的教学方式的转变。为此,教师要做好五个方面的工作:一是教师要加强有关小组合作教学方面的理论学习 ,及时认真总结反思,把学习小组合作引向健康、良性循环发展的轨道。二是教师要抓住学生的性格特点,引导内向型学生向外向型发展,丰富学生的情感,消除小组内参与的死角。三是教师应明确小组合作的目的,将自主学习后的收获在小组内交流展示。四是小组长汇报时最好是代表小组的集体意见,允许组内其他成员补充,教师应尽量为每个小组创造汇报的机会。五是教师要重视小组合作学习的评价,可采用教师评或小组评的形式,引入竞争机制,明确改进方向,规范合作的行为,可参照以下流程进行:合作――汇报――评价――反思。

收稿日期:2011-04-25

上一篇:浅谈数学方法在英语教学中的使用 下一篇:让学生拥有一片自主发展的绿洲